经过五日的休养,李彧的伤势已基本痊愈。
我见他恢复得差不多,便开口道:
“你的身子已然大好,按我给的方子再服三日药便可无碍了。我尚有要事在身,这便告辞了,后会有期。”
“哎,百里兄,请稍等!”
“何事?”
“不知百里兄是否方便让在下与你同行?李彧虽不知百里兄接下来有何安排,但我这条命是你救的,我想寻个机会报答这份恩情。”
“与我同行?”
“前路漫漫,变数难料,若有个人作伴,路上也算能互相有个照应。李彧虽没什么大本事,却绝不是贪生怕死之徒——若真到了危急关头,我愿以性命相护。不知百里兄意下如何?”
我听此思虑片刻,见其立场如此坚定,便答应二人一同前行。
“百里兄你下一站准备去哪里?”
“我心里也不知去向何方,只是想着借着这在外游历的机会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修为,同时打探一些我所需要的消息。”
李彧见我满脸沉重的表情,便未再多问,想必他也明白,日后相处之中总会慢慢了解到关于我的故事。
二人沿着南泓国已破烂不堪的街道,到达了通往后山之地。
由于南泓国依山而建,要想穿过这里到达背后接壤的国家,必须翻越这群高山。
我们走了大概半天路程,天色渐渐暗了。后山不同于城池之中,危险系数较高,便计划寻一处安全之地过夜。
环顾一周,发现前方不远处似乎有个山洞,便打算在那山洞中过夜。
夜已完全黑透,我与李彧燃起柴火,坐在山洞洞口,从行囊中拿出干粮和水补充体力。
“百里兄,给你一个锅盔尝尝,以前是南泓国的特产,现在很难吃到了。”
我接过李彧递来的锅盔尝了起来。见他水壶中的水喝完了,便将自己的水壶扔给了他:
“喝我的吧!”李彧拿起水壶,与我对视一笑。
漆黑的夜里,二人沉默了许久,我率先开口问道:
“李彧,你可是南泓国之人?”
李彧淡淡一笑,回应道:
“不怕百里兄笑话,说实话我也不知自己究竟是不是南泓国之人,只是记事起便随爷爷生活在这里,直到……”
这个问题似乎勾起了他的伤心事,只见他左手握紧拳头,喝了一大口水。我见状便没再追问,只说道:
“没关系,我就是随便问问,过去的事就不提了。”
“哈哈哈,无妨,百里兄。”
说到这里,李彧陷入了回忆,说起了自己的过往。
他本是孤儿,出生便被原生家庭抛弃,幸运的是被一位好心爷爷带回了家,抚养长大。爷爷是个仅有探微修为的修行者,靠自己的手艺活谋生,日子虽过得拮据,却从未想过要放弃他。
虽然生活清苦,但爷孙俩共同生活的八年,是他一生中最欢乐的时光。爷爷在他五六岁时领他踏入修行之门,一步步助他步入探微繁枝境,爷孙俩还经常互相切磋。爷爷教育他,作为修行者不可恃强凌弱,要悬壶济世;做人则不能有仇恨、怨念等负面情绪,要做个阳光、充满正能量的人。这话对他影响深远。
好景不长,在李彧八岁那年,南泓国遭遇持续干旱,宁静从此破碎。饥荒、缺水、瘟疫、谋权篡位的战争接踵而至。过去的欢乐烟消云散,每天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新上任的掌权者还要求国民按月上缴人头税,让本就拮据的生活更雪上加霜。
爷爷不愿见年少的他饿着肚子,便将家里所有吃的喝的都留给他,自己则靠草根、树皮、黄土充饥。李彧说,印象最深的是,他问爷爷为何吃的和自己不一样,爷爷为了不让他担心,哄他道:
“大人要吃大人饭,小孩儿则要吃小孩儿饭,当然不一样啦。”
那时他还小,不懂爷爷是骗他的。直到有一天,噩耗降临。爷爷因长期饥饿、营养不良,感染了瘟疫。为了不连累他,把自己反锁在内屋,说什么也不让他进去,甚至用尽最后力气大声叫骂着让他离开:
“你走,我不是你爷爷,我没有你这个孙子!”
“爷爷,您怎么不要李彧了,是李彧让您生气了吗?”他哭着喊着想见爷爷最后一面,可爷爷始终没开门,也没再说话。最后,他悲痛万分地独自离开了南泓国。
机缘巧合下,他遇见一位修为高深的大叔。那位大叔奉宗门之命在此驻留七年,见他可怜且已有探微修为,便收留了他。七年间,大叔严格要求他修行,助他一路突飞猛进,跃入淬骨境三生期。
七年期满,又到了分别时刻。碍于宗门之秘,相处七年,李彧也不知大叔的真实姓名。经历过童年撕心裂肺的分别,他的心境变得更坚强,这次分别虽表面平静,但心中仍有波澜。
辞别大叔后,李彧回到南泓国,回到承载着童年回忆的老房子。这次他打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爷爷的尸骨。环顾屋内,他才明白七年前的一切:
“原来不是爷爷不爱李彧了,而是爷爷爱我入骨,不愿看到我被瘟疫感染,所以才离我而去。”
他看到爷爷尸骨旁放着一个碗和一把筷子,碗中盛满了东西,不像是屋内的灰尘。拨开蛛网和灰尘,才看清碗中竟是一碗黄土。这时他想起爷爷口中的“大人饭”,不禁潸然泪下。
知晓真相后,他将爷爷的尸首入土为安。老房子不能久住,便在南泓国附近流动居住。回到南泓国一年后,他并没有懈怠,将自己的修为突破到了通脉境灵芽期,又过了半年之久,李彧已达通脉境繁枝期。
几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我在南泓国萍水相逢。又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事,事到如今也算是生死之交了。
“哈哈,百里兄,这就是我。”李彧强颜欢笑,偏过头去,想必是不愿让我看见他脆弱的一面吧。
“这样说来,你要比我年长些,这几日还一直被你叫作‘百里兄’,岂不倒反天罡。往后你就叫我‘知淮’吧!”
“哈哈哈,好!知淮,说完我了,我现在蛮好奇你身上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我……”就在这时,山洞深处传来一阵强烈的吐息声,打断了我们正尽兴的交谈。
为看清山洞深处究竟是什么,我立即抓起一根燃烧的柴火,扔向深处那无尽的黑暗中。
此刻,氛围瞬间凝固到了极点。我们盯着柴火照亮的地方看了许久,却没发现任何异常。为确保安全,我与李彧决定进入山洞深处一探究竟。
我等二人手举火把走了大概一个时辰,还没到山洞尽头。李彧一路上时不时观察洞壁,发现这山洞竟是天然形成的,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
“吐息声越来越强烈了,似乎就是从这堵墙壁后传出来的。”李彧说道。
这墙壁上有一道细小的缝隙,可里面一片漆黑,我们无法透过缝隙判断里面的情况。
“既然有缝隙,这里应该比其他地方薄弱些,你往后退,我试试看能不能将其劈开。”
我唤出墨绛,汇集大量清浊二气和水元素于刀刃之上,朝着墙壁缝隙挥刀砍去。
顿时,山洞内剧烈震动,许多碎石掉落,可眼前的墙壁只留下一道斩击痕迹,整体却纹丝未动。
“知淮,我想这墙壁里应该藏有机关,不然一般的墙壁不可能承受住这么强的斩击还纹丝未动。”
说罢,我们便在周边洞壁上寻找打开墙壁的机关。
不多时,我们顺利找到了机关所在。
原来,这墙壁被前人设计成双匣机关,洞壁两侧各有一个隐蔽的转动轮盘,需要两人配合默契,同时朝相反方向转动,墙壁才会打开。
“知淮!”说罢,我们默契地对视一眼,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轮盘。瞬间,山洞再次剧烈震动,那堵墙壁顺利打开了。
打开墙壁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空间,里面的吐息声愈发强烈。李彧打算直接进去一探究竟,我立即拦住了他:
“等等,不要以身试险,待我先用意窬之术探探这地方的虚实。”李彧点头同意。
“这里面有东西。嗯……那是?”
我发现内里别有洞天,清浊二气在此汇聚,气息尤为浓烈。同时,感知到最深处似乎有一物存在,只是受限于自身意能尚未达到强者水准,无法探查清楚。我们见状,决定进去探查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