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盖世英雄,东方战神》全集免费在线阅读(李世民窦建德)

盖世英雄,东方战神

作者:巴山蜀水550

字数:188661字

2025-11-06 19:08:30 连载

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历史古代小说——《盖世英雄,东方战神》!由知名作家“巴山蜀水550”创作,以李世民窦建德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88661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盖世英雄,东方战神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十六、绊草降铁骑

五月二日早晨,天空乌云密布。往日按时升起的太阳,今日却好似不忍心看到虎牢关将会发生的一场血腥大搏杀,躲着不出来见人了。

夏军和唐军都各按自己的谋划进行了部署。

吃过早饭后,窦建德为了给唐军造成正面强攻的势态,掩护北岸夺马,便率领将士,沿着汜水河东岸,摆开了20里长的战阵。举目望去,羽旄扫霓,云旗拂天,人声如潮,鼓声震天。声势之浩大,恰似钱塘波涌,黄河泛滥;场面之壮观,犹如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

在虎牢关上的唐军谋臣武将,看到夏军布下如此声势浩大的阵势,有的吃惊,有的迷惑不解。

性情急躁的尉迟恭觉得这简直是在瞎胡闹,恰似过年赶庙会一般。他对旁边的薛收道:“薛大人,你说这窦建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轰轰烈烈吵得心烦,恰似一辈子没听过鼓响似的敲过不停。按理说,攻城掠地,理当集中优势兵力,选择一个点或几个点,一鼓作气,强行突破。他将兵力沿汜水河东岸拉长了20里的战线,不讲究重点突破,分散了兵力,是兵家大忌啊。”一个多月来,薛收的谋划多次使唐军化险为夷,令他肃然起敬。他觉得这个不起眼的书生,确实见识广,故虚心向他讨教。

薛收认真分析后,认为夏军这样布阵,有他的道理,解释道:“窦建德身经百战,手下谋士又颇有韬略,岂能不知阵图兵势。他们这样布阵是根据特定战略需要针对性用兵。此战正面攻势是假,掩护北岸夺马是真。假如他们在正面战场把兵力集中在一个点或几个点,战线就大大缩短。我们的重点防线也就相应缩短。这样的话,他认为我们就会有足够的富裕兵力,就会把富裕兵力投放北岸看守马匹,对刘黑闼夺马不利。

听了薛收这一分析,尉迟恭觉得窦建德简直在瞎张罗:“我们就那么丁点兵力,穷得揭不开锅了,还用得着拉长战线分散我方兵力。脱掉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薛收笑了笑,继续解释道:“问题是他不知道我们的兵力穷得丁当响啊。我们已经给他造成了有10万大军守关印象,他的部署,是针对我们虎牢关10万军马考虑的,才摆开此浩大场面。如果他知道我们只有几千军马,肯定不会这样布阵,早就一窝蜂硬打强攻了。”

尉迟恭又有话说了:“可他们这样分散兵力,正好我们突袭创造了条件阿。一旦我军对夏军中军帐发起突袭,他的指挥系统来不及调动大量兵力从容应对,就可能被我方一锅端了。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个潜在的危险?”

“决定战争胜败关键在谋略,而谋略的核心要诀就是主动运作,采用诈术,摆出一种存在着多种可能性的势态,尽可能让对手在多种可能性的选择下,作出误判断,再由此作出错误的应对决策,中自己的圈套,由此而使自己胜券在握。所以,一场的战争的胜败,表面上看,是由战场上的搏杀决定,实际上,胜败的结果,在开战之前就已经由双方决策人的大智慧全方位较量决定了。”李世民看到夏军布下了如此战阵,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因为昨天晚上,他发现夏军大营建起了一个高高的瞭望塔,很显然是针对瓮城而建,幸好自己早有预见,在瓮城上面遮上了布,夏军眼前的布阵说明他们借助瞭望塔,并没有发现我军瓮城奇门遁甲的玄机,天命当绝!他觉得尉迟恭的问题提得好,理当让他弄明白,又补充道:“你站在窦建德的角度去看问题,你就明白了。他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我们不可能突袭。其一是,他们建了两个假的中军帐,且深入到夏军大营5里之遥,这就给我军突袭中军帐制造了两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其一是我军无法确定哪个是真的中军帐,不敢冒然发起突袭;其二,即便我军兵力充足采用两路进军的方式,同步突袭两个中军帐,也断不可能。我军要成纵队突入那么远的路程,他们完全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反击,把冲进夏营的我军围困剿灭。”

“原来如此。”尉迟恭觉得秦王分析在理,点头认同。

两军交战,准确判定对手的思路,肯定对手正确在什么地方,错误在什么地方,对启发下属多动脑筋,是非常有益的。秦王指着不远处的汜水进一步解释道:“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关门离汜水有两箭之地。如果我军成纵队出关直接冲向敌军,力量单薄,去一个死一个,毫无意义;如果一个一个出关后,排列成具有摧毁性的横排战列时,不远处看得一清二楚的夏军也有充足的时间形成横排战阵严阵以待。这样的话,我军又没有突袭意义了。所以,他们分析了虎牢关特定的地理环境后,认为我军缺乏突袭成功的条件,由此断定我们不可能突袭,他们才敢大大咧咧布下20里战阵。应该说,根据他的声东击西的实际需要,窦建德、刘斌这样布阵还是合理的。问题的两大关键点在于:他们不知自己的中军帐确切位置已被我军获知;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我军采用薛大人的办法——奇门遁甲,解决了关门狭窄难题。他们败就败在这两点上。”

尉迟恭发自内心地赞叹:“这哪是在打仗,简直是在打心机,未开战就大局已定,窦建德这次真的要栽了。”

李世民告诫道:“也不可大意,面对庞大的夏军阵势,我们的军士现在普遍胆怯,还得做点工作鼓鼓士气。”

城上的唐军内心胆怯,这是事实。秦王带了3500军马出发,加上王君郭原来化装成百姓先到虎牢关的100名军士,总共才3600军马。北岸徐懋功带去了100军士,埋伏在瓮城里总共有3000军马,留在城垣上只有500军士了。而这500百名军士,李世民又要马上带400多名出关应付窦建德的挑战,那城垣垛子口上,站立的全是稻草人。也就是说,绵延20里远的虎牢关城垣,实际上已经没人守卫!夏军沿河岸摆开这么大的阵势,一旦强攻,事实上只管往上攀就是,顷刻便会被攻破。此仗李世民真的是在冒弥天大险!那城垣上的几百名唐军,望着虎牢关下鼓声雷动,杀声震天的十几万夏军,个个心惊肉跳。如此场面,谁能不怯!

为了消除军士的恐惧心理,鼓舞士气,让军士们了解自己的战术意图,李世民走到高处,向将士们分析窦建德的弱点:“窦建德从山东起事,还没有遇见过真正的对手,今日将其战阵隔河摆开20里之遥,看起来气势逼人,不过是虚张声势佯攻,其意在吸引我们的守关兵力,掩护北岸夺马。由此可见他并不清楚我们城垣上兵力虚实,断无强攻意图。实际上这种战阵自由散漫,不便统一指挥迅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更经不起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冲击。如此布阵,正合我意。我们暂时不理他,待他们擂鼓吹号呐喊折腾够了,肚子也闹饿了,再瞅准机会破之。”

军士们经李世民这一说,心情稍安。

李世民认为,为了装作不知窦建德真实意图,应该出关列阵麻痹对方。再说,在发起突袭时,离河对岸的夏军愈近愈能令对方猝不及防。主意拿定,他便只留了50名军士守关门,自己带着仅有的400多名军士出关,与夏军相隔一箭之地列阵。

几百名唐军近距离面对10多万铺天盖地摆开阵势的夏军,恰似羔羊面对虎群,不能不提心吊胆。就连秦王周围骁勇善战的虎将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史大奈、扬威武、白仕让、瞿长孙、宇文士及等也觉得此仗打得太险了,毕竟对手是我们的30多倍啊!大家都从没面对过如此实力悬殊的拼杀场面,都暗自捏把汗。

尉迟恭小声地对秦王说:“秦王,我说句实话,我心里都有点七上八下。你胆子太大了!我们只留了几十名军士守城门,几十里城垣上没有士兵把守,人影不见一个,万一夏军从任何一点往城垣上攀,岂不轻而易举入关?”

李世民笑了笑,又拍了拍胸口,胸有成竹道:“敬德放心,窦建德多疑,城垣上愈是无动静,他就愈会怀疑我们有伏兵,断不敢冒然强攻。”

程咬金暗中嘀咕:“我的妈呀,如果这样的兵力对比都要打胜仗,真他娘的是不知哪辈子积了德,菩萨在暗中保佑我们。真要胜了,爷们定要去少林寺给菩萨叩几个响头,一年供奉不要也要给菩萨镀金。”

众将一致附和,击掌约定:定要去少林寺给菩萨叩几个响头、一年供奉不要也要给菩萨镀金。

秦叔宝对秦王说:“万一窦建德突然指挥大军掩杀过来,我几百名军士岂不泥牛入海,转眼之间便被吞没?”

李世民胸有成竹道:“叔宝勿忧,夏军根本没有向我们发起攻击的打算,他的心思在北岸。”为了麻痹敌军,掩藏自己突袭意图,他叫军士们把盾牌立起来。

秦叔宝不解其意,问道:“我们离他们有一箭之地,他们的弓箭射不着我们,立盾牌何用?”

秦王悉心指点道:“我们即便到最后一刻,也要掩饰自己突袭意图,阵前排立盾牌,意在向窦建德暗示,我们一心在守,没有进攻的打算,以此麻痹对手。”

秦叔宝点头,深感秦王诈术运用之精妙。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强敌,依然能淡定从容,精心谋划,看他那气定神闲的姿态,恰似身后有百万雄兵。胸无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怎能有如此旷世壮举。几千军马在正面战场上主动攻击十几万大军,换得其他人,想都不敢想,恐怕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他才敢挥洒这样的惊天大手笔了!受到秦王感染,他也觉得斗志倍增。

窦建德见李世民只带几百兵出关,又立起盾牌,清楚李世民没有要摆开战阵与他对打的势态,不过是出来应付而已。从这一点也看出,由于自己摆开了20里战阵,李世民为了应对,防线相应拉长,兵力吃紧,只抽得出几百兵出城,说明李世民被蒙了。而且,李世民既然亲自出来,可见他专心应付正面战场的攻击,没把心思放在北岸,正中下怀。正值此时,探马飞马来报,李世民1万战马已经驱赶过黄河放牧去了,只有100余名军士过河看守。他听了大喜,得意地对刘斌说:“我们的瞒天过海之计把这小子蒙住了!他只顾眼前,不知北岸大祸临头也。”

刘斌也得意地微笑,对探马道:“传令牛口军士做好准备,但看北岸狼烟升起后,马上渡河与刘黑闼会合。”

探马双手抱拳作揖:“尊令。”打马离去。

窦建德又传令军士继续吹号擂鼓,却不发起进攻。众将依令而行。霎时间汜水河畔,战鼓擂动,号角震天。

大将董康卖见城墙上毫无动静,对夏望道:“夏王,你看他城墙上不见一个兵士,何不乘机一鼓作气强攻?”

夏王笑了笑,指着对面的几百名唐兵道:“兄弟,你真要往城垣上攀,就正好中了李世民的圈套。你想,李世民出关就那么几百名军士,剩下的那么多军士哪里去了,总不会躺在床上睡大觉阿,此刻必然埋伏在城垣下面等着我们上套。此等小计怎能瞒我?所以,断不可攻之。我们还是按照我们原定计划在此佯攻为妙。”

董康卖点头,不说话了。

看到对面的李世民竖起盾牌,刘斌暗想:此意在向我暗示他无进攻之意,只在防守?习惯逆向思维的刘斌,心里琢磨,李世民诡得很,兵道向来示假藏真,万一乘我不备突然向我发起攻击,虽说那几百名军士不可能撼动我十几万大军,但出关的那些唐将那么勇猛,弄不好还是要吃亏的。眼前的几百唐兵倘不足惧,万一他瓮城里有伏兵,突然杀出,岂不大祸临头,不得不防。为了慎重起见,他竟爬上高高的瞭望塔往瓮城张望,没看到瓮城里面有什么可疑之处,方才小心翼翼滑下瞭望塔。他还是有点不放心,为防唐军突袭,便命张青率5000军马涉过汜水,以汜水为月弦,摆成一个弓型的“却月阵”。那腰挂弓箭,手握长槊的夏军士兵,一个个虎视眈眈面对唐军。

李世民看到夏军并没有被自己“列盾示守”的假像蒙蔽,居然有5000士兵越过汜水,摆了个“却月阵”应对。面对此突发阵式,他表面上不露声色,暗中却惊得出了一身冷汗——对手太高明了。熟读战史的他深知“却月阵”的来历、御敌原理,厉害至极。凭自己的几千军马,断难突破此阵。如果夏军此阵不撤,一直对峙下去,突袭计划必然全盘落空。眼看突袭时间临近,对手却突然布下了如此难以突破的绝阵,此招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心中再次感到慌乱。此阵如何应对?

李世民周围的众大将征战多年,从未见过这种半月形的战阵,不知其妙。看到秦王沉默不语,尉迟恭问道:“秦王,为何沉默不语,莫非此阵有什么玄机?”

“对手居然布此阵应对我们,太出人意料!”李世民长叹一声,指着对面的半月形战阵解释道:“此阵是南北朝时,史称‘气吞万里如虎’的军事奇才宋武帝刘裕首创,名为‘却月阵’,专门以步兵对付骑兵,曾经用几千步兵打败北魏的数万铁骑,历史上只用过这一次。那半月形战阵看似简单,精妙在于:它利用了拱桥能大大增强承受力的力学原理。这是因为同等横面,弓形比直线站列的军士要多得多,抗冲击能力就大大加强了。还因为,无论你从任何角度攻击它,攻击方的骑兵从任何位置冲入时,远则弓箭相迎,临近时迎面兵士后退,放入缺口,两边的军士瞬间用长槊左右夹击,将你戮下马。渐渐在弓形战阵前形成一道死尸障碍,对后继的攻击者既起到了阻挡作用,心理上又能产生强大的威慑力,使后继者因惧怕望而却步。换句话说,这种战阵,几乎只有他杀你,攻击者只有被屠杀的命。即便他任意一点军士有伤,后面的军士马上补缺,犹如铁壁铜墙。此等战阵是背靠河水,激励军士背水一战,步兵阻挡骑兵的绝阵,绝难突破!”

看似简单的弓形战阵如此了得。数万铁骑倘不能破,何况数千。对方的军力本来就占了绝对优势了,已经令人悬心了,事到临头还突然出现如此凶险阵势!众将听后大惊,心都慌了,面有惧色。

尉迟恭挥动着铁鞭急不可耐地说:“如此说来,我们花了么多心机全部白费,突袭夏军已无希望了?”

李世民思忖片刻,觉得还没绝望,马上稳定大家的情绪:“大家别慌。此阵虽然厉害,但在守不在攻。他不攻我,就是好事。我们坚持与他们对峙下去。我们预先带了干粮,中午不离开。他们到了中午必然要撤阵回汜水东岸午饭。此阵一撤,我们依然有下手机会。”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话说回来,古往今来,成大业者,皆是在赌命。如若中午他们撤了此阵,那就是老天爷在保佑我们了;如不撤此阵,那就是命中注定,天意要亡我们了!各位将士要做好拼死准备!”

众将听秦王这一说,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秦王深知,大战在即,首先要从精神上战胜自我,为使大家振作精神,激励道:“打起精神,吼起玄甲军军威!”

唐军将士马上摊开手掌相互猛击,并齐声高喊:“狭路相逢勇者胜!狭路相逢勇者胜!狭路相逢勇者胜……”

对面组成“却月阵”的夏军,突然听到唐军高喊口号,紧张起来,以为唐军要发起进攻了,刹那间军士们拉起满弓,准备射向冲来的唐军。没想到唐军只喊口号,光打雷不下雨。折腾了半个时辰依然无冲锋迹象,也就把弓放下,警惕注视着唐军,不知对方要搞什么名堂。

双方继续对峙。

当火头军的王君郭,吃过早饭,看到窦建德率诸位谋臣大将到汜水河边指挥军队去了,平时跟着的那个耳目也不见了。原来,经过这么多天观察,刘斌也没发现什么可疑处,再说,大战在即,也没心思管他了。王君郭此时心急如焚,听到军营战鼓擂动,大战在即,自己还呆在这里,也不知秦王对北岸采取应对措施没有。再说,万一秦王率大军冲过来,混战之时,难免不死于乱军之中,该脱身了。他四处张望,见四周没有守卫军士,他寻思,何不趁此机会,骑马突然冲过河,往自己阵营跑去?主意拿定后,他找了一套夏军衣服换上,为了不让别人认出,又把手伸进锅底,抓了一把锅烟黑,把脸抹得黢黑,拿起长槊,大大咧咧向着不远处的马棚走去。正在给马匹喂草的军士,见他穿夏军服装,满脸烟尘,以为他刚从战场上下来,也不在意。他解下马套,翻身上马,穿过矮树林,经过那棵怪树,猛拍马身,骏马浅起一路水花,迅速冲过了汜水河。为了麻痹夏军,免遭夏军在背后乱箭追射,他一面跑,一面挥着手中的长槊高喊着:“我去捉一员唐将来献与夏王。”迅速冲过“却月阵”的夏军,拍马奔向唐营。

河岸上列阵的夏军都把注意力放在对面的唐军身上,没注意后面。 阵营中突然冲出个黑脸汉子,夏军不知是怎么回事,又听他口里喊要去捉唐将,以为出了个邀功心切的勇士,没有追赶,反为他喝彩。

唐军阵营,秦叔宝眼尖,突见夏军阵营冲过来一匹快马,拍马就迎了上去。由于王君郭满脸抹黑,秦叔宝没认出,也不答话,挥锏便打。王君郭慌忙举槊相迎。王君郭脑袋瓜机灵为全军公认,但论武功,岂是秦叔宝对手,才挡几锏,就觉得臂膀发麻。王君郭急了,心想这秦叔宝怎么才过几天就不认人了,下手如此凶狠,玩起真了。他知道秦叔宝撒手锏厉害,继续下去,被打下马来,落个终身残废岂不冤枉?他忘了自己满脸抹黑,秦叔宝那里认得出他来。他慌忙喊道:“叔宝,不认哥们了?我是王君郭啊!”

秦叔宝正要动狠招,听到对方喊话,仔细一瞅,认出是王君郭,挥起的锏放了下来,诧异道:“你这厮怎变成这般模样,我没认出来阿。”

王君郭怕夏军看出破绽,急迫地说:“莫停手,继续打几个回合,把我活捉过去!”

秦叔宝会意,举起锏胡乱打了几下。王君郭善于配合,把长槊伸将过来。秦叔宝乘势抓住长槊往下一拉,把王君郭拉下马去。几个唐兵涌上来,把王君郭绑了。

夏军大营,窦建德在远处看到一个夏兵突然冲向敌阵,居然与唐军大将秦叔宝打了一阵,被打下马活捉了,以为是自己的部下求战心切,擅自出阵,虽然有违军令,但毕竟敢单枪匹马冲向敌军,对鼓舞士气有好处,连声赞许:“勇气可嘉,勇气可嘉。”

王君郭被带到秦王面前,欣喜地喊道:“秦王,我是王君郭啊!”

李世民看着满脸烟黑的王君郭,大喜:“贼头,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回来得正是时候啊。”

王君郭解释道:“我怕被夏军认出来,所以抹了锅烟黑。”顿了一下,又急促地说:“我升起的狼烟看到了吗,那是给你指示真正的中军帐位置,其它两个都是假的。”

秦王脸露赞许之色:“看到了,我就知道是你这个江洋大盗发的信号,多亏你报得及时,已经作了部署。”

王君郭又急迫地说:“昨晚他们已叫刘黑闼率8000骑兵偷渡黄河,埋伏在山丘那一带,中午发起突袭,意图夺马后,直取孟津渡。”

秦王点头道:“我已经安排好了。不过,没有料到窦建德会派这么多骑兵过去,更没料到会派刘黑闼过去。那刘黑闼骁勇善战,还得派一个勇将过去协助徐懋功。”他转头对瞿长孙说:“瞿长孙,时间紧急,你熟悉北岸地形,马上进关再往北岸去,把这个重要军情告诉徐懋功,不可大意,并协助他布防北岸。”

瞿长孙抱拳作揖:“尊令。”打马便往关里走。

王君郭急忙叫住:“且慢,把我也带进关去。我进去化个妆后再出来参战,避免夏军认出我来。一旦窦建德认出我是奸细,马上调整他的作战部署就麻烦了。”

李世民觉得王君郭考虑果然周到,把手一挥:“快去快回,我正缺人手。”

瞿长孙把王君郭押上马,往虎牢关去了。

夏营这边,窦建德看着李世民率领众将,只带了几百个骑兵列阵于虎牢关下按兵不动,又看到刚才自己阵营中冲出一名军士与唐军交战被活捉,虽然是件小事,总觉得有失体面,双方对峙下去感觉不爽,该闹上一阵才像打仗的样子,也好掩护北岸刘黑闼夺马,便派了一个军士到唐军阵前喊道:“李世民,你派300名军士,我方也派300名军士,双方对打,看谁能胜。”

李世民现在的军力更是穷得叮当响了,总共才400多军马,别人下战书又不好拒绝,只好硬着头皮说大话:“你出300,我出200就够了。”其实他是有苦难言,400多人一下出去了300,身边就没有几个人了。所以,计划开支,少出100算100。为了弥补少对方100的兵力劣势,他叫200名军士将砍刀换成了长槊,对阵时兵器就占了对方的便宜。

众将皆争着出战。恰好王君郭已换上唐军服装,脸上沾满了络腮胡,从关里拍马出来,见夏军挑战,众将力争,对秦王说:“我在夏营呆了一个多月,人都呆傻了,想活动筋骨,让我去把。”说完又抱拳对众将说:“各位老少爷们,行个方便,多时没摸家伙了,让我去过把瘾。”

李世民笑着对众将道:“王君郭当了这么多天细作,整日担惊受怕,各位就让他先上去出口恶气如何。”

众将嬉笑,一致同意王君郭去出这个风头。

王君郭率200军士,跃马横枪,直冲300名夏军,吆喝呐喊,双方对打一阵,互有死伤,由于唐军用的是长槊,兵器上占优势,夏军伤亡大些。闹腾一阵,各自回营。

这时候,夏军大营,王世充侄儿王琬,看到李世民只带了几百名军马出关列阵,已没有往日的风采,自己背后有10多万大军擂鼓吹号,好不威风。想起被李世民困守洛阳城那些时日受的窝囊气,便想扫一扫李世民的脸面,便披挂着耀眼夺目的铠甲,从夏营中打马而出叫阵。他骑的那匹马是隋炀帝的绝世宝马,花纹如豹斑,身躯高大,四腿健壮,鬃毛深长,双眼如玻璃球闪光,与众马相比,简直是鹤立鸡群,好不引人羡慕。直看得李世民也忍不住叫了一声:“真是绝世好马啊!”

尉迟敬德听到秦王赞叹,见那王琬在两军阵前骑着宝马走来走去显摆嚣张,心理极度不平衡,对秦王说:“此小子猖狂,不知天高地厚,我去将他宝马取将来如何?”

李世民慌忙摆手,实打实说:“不可,岂可为夺取一匹好马失我一员猛将。”

李世民本来是一番好心,却不想尉迟敬德听起来不舒服,怎么秦王如此小看我,我偏要取来看看。也不答话,拍马直端端就向王琬冲去。部将高甑生等也拍马跟了上去。王琬正在炫耀,没料到突然几员唐军大将向他冲来,急忙挥槊应战。王琬也是一员勇将,功夫了得。再说,背后有大军列阵,底气十足,便与尉迟敬德厮杀起来。

斗了几个回合,尉迟恭开始只想夺马,后来寻思这小子刚才拔扈,何不连人带马一并擒了,让他长点记性。秦王不是说我军士兵胆怯吗,将他活捉,也好鼓舞士气。便玩起了自己的绝门独活——解避槊,他要先把对方兵器夺了,才能生擒王琬。

却说这尉迟恭武艺精通,尤其有一绝招:善于“解避槊”,每次单骑冲入敌阵,敌人持槊攒刺,都不能伤到他,还能反把敌槊夺得。说起这独门绝招,还有段故事。秦王之弟李元吉也是个武功高强之人,善于使马槊,听说尉迟恭的本领后,不以为然,要求与尉迟恭比武。比武前,怕伤着尉迟恭,令部下将槊刃去掉。尉迟恭笑道:“你不用去掉尖刃,也不能伤到我,我有办法夺你真槊。”两人交手后,李元吉数次以槊刃刺尉迟恭,都未能刺中。在旁观战的李世民问:“夺槊、躲避槊,两者那样更难?”尉迟恭答道:“夺槊最难。”于是李世民命尉迟恭夺李元吉之槊。李元吉执槊跃马,动了真格,照着尉迟恭一阵猛刺,不料尉迟恭片刻之间便三夺其槊。李元吉向来骁勇,虽然叹服其技艺,但也觉得被尉迟恭三夺其槊,很失脸面,心中一直是个疙瘩。话说回来,但见那王琬挥动利槊,劈头盖脸就向尉迟恭刺过来,连刺数次,皆被尉迟恭躲过,却不见尉迟恭挥鞭反击,正在疑惑,冷不防被尉迟恭反手抓住槊头,用力一拉,竟把王琬拉过来。王琬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尉迟恭将左手插入王琬握槊的双手之间,像根杠杆一样往上一旋,王琬握槊的手被扭开,尉迟恭右手使劲一抽,便将长槊从王琬手中抽脱,再用双手扼住王琬的脖子,老鹰抓鸡一般,硬是把王琬从豹班马上擒了过来。

高甑生也灵活,随手揪住马辔,就像马市上付了银子理直气壮一般,大大咧咧牵着马,往唐营走。那些夏军士兵眼睁睁地看到尉迟恭闯入夏营活捉了王琬往回走,另一个唐将又牵着马往回走,就像在自家后院溜达那么随便,竟看呆了。待回过神来时,唐将已经远去。这个过程,时间之快,就好像眨眼工夫,恰似看台上演戏一般。竟看得两边将士眼都傻了。

李世民见尉迟敬德片刻工夫便将王琬连人带马夺了过来,心中大喜,乐得爆笑一回。夺得宝马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这对下一步突袭鼓舞士气是非常有益的。他看看天色,已是中午,还有最后一道障碍——夏营还有2千骑兵对我军构成一定威胁,必须把这批骑兵引开。他下令道:“宇文士及,你带300骑兵,沿着汜水河往南面跑,引他骑兵来追,但看夏军阵营乱起,便转头向东猛冲夏军大营,尽可能把乱了阵脚的夏兵往牛口黄河边上赶。”

宇文士及抱拳作揖:“尊令。”挥舞铁锤,率领300骑兵,

往南去了。

片刻,夏营涌出一千多骑兵,由大将曹湛率领,向着宇文士及率领骑兵前往的方向追去,果然上当。

窦建德看到唐将夺了王琬的宝马,又将王琬活捉了去,暗自寻思,这唐将果然厉害,需要好生提防。虽有失脸面,但他并不心痛。王琬本来就不是自己部下,无关紧要。正所谓“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让李世民在正面战场上获点小胜晕头,换来北岸的大胜,划算!此时已中午,他算定北岸的刘黑闼应该得手了。折腾了一上午,这边也该歇歇了。便下令组成“却月阵”的兵士撤回东岸午餐。再看唐军阵营,李世民带着100多个唐兵原地不动。窦建德猜不透他们为何不回关午餐,也许是在等那300名向南去的唐兵吧。考虑到李世民鬼名堂多,以防万一,他又命令大将张青安排500名军士在河边警戒,监视对岸的100多名唐军。吩咐完毕,这才下令道:“偃旗息鼓,吃过午饭再图之。文武官员到中军帐议事。”说完,手一挥,带着众谋臣武将离去。夏军大营终于安静下来。

却说黄河北岸,那埋伏在丘陵地带的刘黑闼,看到时已正午,一声号令,8000骑兵“呼啦”一下冲了出来。

唐军前哨看得真切,挥动红旗打信号。徐懋功见信号,远远望见夏军骑兵袭来,急令几十名军士将马往黄河南岸赶,留下50名军士对付夏军的骑兵大队。刚刚从南岸赶过来协防的瞿长孙把夏军的兵力告诉了徐懋功,叫他不可大意。徐懋功胸有成竹地说:“休说8000,再来8000我也教他人仰马翻。”

说话间,夏军骑兵渐渐临近。刘黑闼见只有几十个唐兵在前面阻挡,暗喜夏王神机妙算,南岸的佯攻果然使唐军抽不出兵力加强北岸防守,牧马计终于成功了!顿时心情振奋,喜上眉梢。但见他双眼圆瞪,面色发红,挥着大刀呐喊着冲在前面,甚是凶猛。那万马奔腾的场面,本来就震得大地在颤抖,再加上近万人呐喊,犹如倒海翻江一般,气势更是令人震颤。

留下的50个唐军,看着气势汹汹狂奔而来的夏军骑兵,吓得直往后退。有几个胆小的竟撒腿便跑,被徐懋功喝住。看着愈来愈近的骑兵冲击势头,没跑的也有些呆了。唐军正在五神无主之时,突然间,狂奔的骑兵大队“咚咚咚”地倒了一大片。前面倒地的绊倒后面的,不断摔倒,草地上只听得一片“咚咚咚”马匹倒地响声。唐军士兵不再惧怕,像看稀奇似的个个发笑,连声高喊:“左面倒了、右面倒了、后面又倒了!”

徐懋功下令道:“不要只顾看热闹,快做事。”

听到徐懋功下令后,唐军士兵急忙点燃一团一团的鞭炮,扔向不断倒地,前进不得、后退不能的马群。刹那间,数不清的鞭炮在夏军马队中炸响。那些失去人控制的马,听到鞭炮的炸响声,惊得四处乱窜。一个好端端的骑兵突击军团,顷刻间马匹乱跑,队形大乱。转眼间,后面又燃起了滚滚烟尘。

原来,徐懋功过了黄河北岸后,察看了地形,他觉得,光靠在几百步区域的草地上打结绊脚草,形成一道绊脚草防线,能够绊倒前面的一大片夏军军马,能阻止夏军骑兵前进。虽然夏军追赶不上我们跑回南岸的马匹了,但后面还有相当数量的军马没有倒。这些没有倒地的军马如果没乱套,还有可能原路返回黄河南岸。一旦返回南岸,这批骑兵对正面攻击夏军的秦王必然构成很大威胁,必须把这批军马打散。仔细分析后他发现,现在正是放风筝的春夏之交,整日都刮着东南风,风是由黄河下游往上刮。自己放牧位置处在夏军骑兵奔来的上游处。为了尽可让这批军马乱套,他派了十几个军士穿上百姓服装,在夏军骑兵背后,预先堆放了许多柴火,加了清油、硫黄、火硝、辣椒面,用草掩盖,自身也用青草伪装伏在草地上不动。又牵放了多条浸过燃油的绳索,在原野上纵横交错,那刘黑闼的骑兵从丘陵冲出时,只顾往上游唐军牧马处张望,没注意后面。这些唐兵见前面的马队倒了,趁乱点燃火堆,前后夹攻。夏军骑兵前面的到地,后面的被硫磺、辣椒面等烟火熏得睁不开眼,那些浸泡过油的绳索经引燃后,在马群中燃烧,直烧得那马儿狂奔乱跳,跌下马的士兵又被硫磺、辣椒面呛得蒙头乱窜,加上东风助火,火势愈来愈大,直扑夏军骑兵,转眼间8000骑兵,竟四处逃散。

刘黑闼征战无数,大风大浪见得多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那风弛电闪的骑兵,怎么跑着跑着就像地陷土塌一般突然倒下了啊?对方不伤一兵一卒便将自己8000骑兵打散,居然会在阴沟里翻船!眼睁睁地看着唐军从容不迫将数目庞大的马群赶着涉水过黄河,向南岸走去,气得他从地上爬起,挥着大刀直扑徐懋功。那徐懋功居然摸着下巴只是发笑。刘黑闼才跑两步,又被绊倒。爬起来又跑几步,又被绊倒,接连摔了七八跤,草丛好像是有鬼似的伸手抓他脚掌,细看什么都没有,闹不清楚是咋回事,气得他趴在地上不跑了,捶着荒草“哇哇”乱叫。

那些倒地的夏兵欲站起来向前冲,瞿长孙挥舞大刀指挥唐兵赶上来,一阵乱射,前冲的夏军皆尽射倒。后面的士兵怕被箭伤,没有人再敢站起来,趴在地上不敢乱动。

瞿长孙挥刀要前去劈了伏地的刘黑闼,徐懋功摆手制止。徐懋功离刘黑闼只有十几步远。他把弓箭张开,对着刘黑闼。刘黑闼素知徐懋功箭法了得,以为自己必死,索性昂起头,倔强地站了起来,也不向前跑了。他知道跑不了几步又要摔倒,正所谓大丈夫死也要站着死,绝不跪着生!他圆瞪着双眼望着徐懋功。拍着胸口喝道:“来吧,我眨一下眼就不算好汉。”

徐懋功迟疑片刻,放下弓箭,点头赞许道:“胜也堂堂,败也堂堂,真豪杰也!我念你是条好汉,不忍杀之。你如愿降,秦王是个不记前嫌,爱惜英雄之人。我定向秦王保荐,让你得到重用。”

刘黑闼是条铁骨铮铮汉子,怎肯屈膝投降,他摆了摆手,倔强地说:“关公云,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夏王对我恩宠有加,黑闼不愿背主求荣。今落入你手,天命当绝。要斩要剐悉听尊便!”

徐懋功见刘黑闼不愿降,敬重其仗义,长叹一声:“如不愿降,我也不强求。那天王妃被斩,我主怒极直冲夏营,你离我们只有几步,如断我归路,我等俱死也。我知你看秦王仁义,动了恻隐之心,不忍心趁火打劫。佛语说得好:漫漫人生旅途,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在为自己铺路。正所谓结草衔环,善有善报。我今还你个人情,不杀你,寻匹马,逃生去吧。”

刘黑闼万没想到徐懋功要放他,羞得满脸通红,但能捡条命也感到意外,抱拳做揖:“幸得将军刀下留人,不胜感谢!来日有机会,定要与将军疆场上见。”

徐懋功向刘黑闼挥了挥手示意离去,又对其他趴在地上的夏兵道:“你们的夏王已中我主计谋,必被擒获。我放你们一条生路,各自逃命吧。”说完,向手持弓箭准备发射的唐军摆摆手。

众唐军放下弓箭。

刘黑闼转过身,向趴在地上的夏兵挥手示意离开。那些夏兵这才爬起来,扶着受伤的军士,像太婆走路一般,慢慢挪着脚步,好一会儿才走出绊草区。只见那河滩原野上,受惊的马儿四处乱跑嘶鸣,士兵各自逃散。再看周围所剩兵士,已经只有一两百人,一个个蓬头垢面,被硫黄、辣椒烟尘熏得双目淌泪,懵头转向。征战这么多年,从未打过这种败仗,气得刘黑闼坐在黄河边上,朝着黄河南岸抱头痛哭,嘴里唠叨着:“大王啊,近万军马转眼间四处逃散,我有何面目见你啊!”

瞿长孙觉得遗憾,拍着懋功肩膀笑道:“秦王怕你应付不过来,派我来助战,哪知过来看阵热闹就收场,寸功未建,好没面子!”

徐懋功乐得哈哈大笑。笑毕,对瞿长孙道:“这打的什么仗,我都觉得神乎乎了,轻松得超过我的想象。走,过南岸去凑热闹。”

众唐军跟随徐懋功、瞿长孙,过黄河,向南岸走去。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