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看小说推荐小说,一定不要错过大佬辞念念写的一本完结小说《孙子兵法36计在现代商业中运用》,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05745字,这本书的主角是孙膑。
孙子兵法36计在现代商业中运用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一、声东击西计谋的概述
声东击西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计谋,其核心在于通过制造假象,故意向一个方向采取行动或发出信号,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和资源,而实际上却在另一个方向发动真正的攻击或采取关键行动,以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该计谋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军事战争中,后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商业等诸多领域。
二、声东击西的历史故事
(一)西汉时期周亚夫平七国之乱
西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个诸侯国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率军平叛。周亚夫深知叛军士气正盛,直接与之正面交锋难以取胜。于是,他采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
周亚夫先在昌邑坚守不出,同时派出小股部队佯装向东南方向进军,吸引叛军的主力。吴王刘濞果然中计,将大部分兵力调往东南方向。而周亚夫则暗中率领主力部队绕道西北,迅速切断了叛军的粮道。叛军失去了粮草供应,军心大乱。周亚夫趁机发动攻击,最终成功平定了七国之乱。
(二)东汉末年曹操解白马之围
建安五年,袁绍派大将颜良进攻白马城。曹操为解白马之围,采用了谋士荀攸的声东击西之计。曹操先率军佯装要渡过黄河进攻袁绍的后方,袁绍果然分兵西应。曹操见袁绍中计,立即率领轻骑兵迅速向东奔袭白马。颜良毫无防备,仓促应战,被曹操的先锋关羽斩杀。曹操成功解除了白马之围。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
在二战中,盟军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决定在法国诺曼底进行登陆作战。为了迷惑德军,盟军实施了大规模的声东击西策略。
盟军在英国东南部地区制造了大量的假军营、假坦克、假飞机等,还发送了大量虚假的无线电信号,让德军误以为盟军将在加莱地区登陆。德军将大量的兵力和防御工事部署在加莱地区。而实际上,盟军却在诺曼底地区进行了精心的登陆准备。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灭亡。
三、声东击西计谋在现代商业中的运用
(一)产品推广中的声东击西
1. 案例:小米饥饿营销与产品多元化推广
小米公司在产品推广中经常运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在早期,小米通过饥饿营销的方式,制造出手机供不应求的假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小米每次发布新手机时,都会提前进行大量的宣传和预热,让消费者对新手机充满期待。但实际上,小米在推广手机的同时,也在悄然布局其他产品线,如智能手环、智能音箱、空气净化器等智能家居产品。
小米通过手机的高关注度,将品牌影响力扩散到其他产品上。消费者在关注小米手机的过程中,也会逐渐了解到小米的其他产品。当消费者购买了小米手机后,可能会因为对小米品牌的信任而选择购买小米的其他智能家居产品。这种声东击西的推广方式,使得小米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了产品线,提高了市场份额。
2. **案例:苹果新品发布的信息策略**
苹果公司在新品发布前,通常会通过各种渠道释放一些模糊的信息,制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有时候,苹果会故意透露一些关于某个产品功能的改进或新特性,但实际上可能只是为了吸引媒体和消费者的注意力。而在真正发布新品时,苹果可能会推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产品或功能。
例如,在某一次新品发布前,媒体和消费者都猜测苹果会重点升级iPhone的摄像头功能。但在发布会上,苹果除了对摄像头进行了一定的升级外,还推出了全新的AirPods Pro无线耳机,这款耳机凭借其出色的降噪功能和音质表现,成为了市场的热门产品。苹果通过这种声东击西的信息策略,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提高了新品的话题性和市场影响力。
(二)市场竞争中的声东击西
1. 案例: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是全球饮料市场的两大竞争对手。在市场竞争中,百事可乐经常运用声东击西的策略来挑战可口可乐的市场地位。
百事可乐会针对可口可乐的某个市场区域或产品系列发动攻击。例如,百事可乐可能会在某个特定地区推出一款低价的可乐产品,与可口可乐进行价格竞争,吸引可口可乐的注意力。而在其他地区或产品领域,百事可乐则会加大对其他产品的推广力度,如百事旗下的运动饮料佳得乐、果汁饮料美年达等。
通过这种声东击西的竞争策略,百事可乐成功地分散了可口可乐的注意力,在多个市场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百事可乐也通过不同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了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2. 案例:美团与饿了么的外卖市场竞争
在国内外卖市场,美团和饿了么是两大主要竞争对手。美团在与饿了么的竞争中,运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美团在早期通过大力推广外卖业务,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但美团并没有局限于外卖业务,而是在推广外卖的同时,悄然布局其他生活服务领域,如酒店预订、旅游、生鲜配送等。
美团通过外卖业务的高流量,将用户引导到其他生活服务领域。当饿了么将主要精力放在外卖市场的竞争时,美团已经在其他生活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美团的这种声东击西策略,使得它在生活服务市场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平台,提高了用户的粘性和市场竞争力。
(三)企业并购中的声东击西
1. 案例: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2004年,联想宣布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在并购过程中,联想运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联想在并购前,先与一些国内的企业进行了一些合作和业务拓展,让外界误以为联想的发展重点在国内市场。而实际上,联想一直在与IBM进行秘密的谈判和沟通。
当联想突然宣布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引起了全球市场的轰动。通过这次并购,联想迅速获得了IBM的品牌、技术和全球销售渠道,提升了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联想通过声东击西的策略,避免了过早地引起竞争对手的警觉,为并购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2. 案例:吉利收购沃尔沃
吉利在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也运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吉利在收购前,主要以生产经济型汽车为主,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吉利先在国内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活动,让外界认为吉利的发展方向是继续深耕国内市场。
而实际上,吉利一直在关注沃尔沃的收购机会,并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当吉利最终宣布收购沃尔沃时,让很多人感到意外。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获得了沃尔沃的高端品牌、先进技术和全球研发体系,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和技术实力,实现了从经济型汽车制造商向高端汽车制造商的转型。
四、声东击西计谋在现代商业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在运用声东击西计谋时,企业需要确保所制造的假象信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同时要严格保密真正的战略意图。如果信息不准确或被泄露,不仅无法达到声东击西的效果,还可能会让企业陷入被动局面。例如,在产品推广中,如果企业提前泄露了真正的产品计划,竞争对手可能会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使企业的推广策略失效。
(二)把握时机和节奏
声东击西计谋的成功实施需要企业准确把握时机和节奏。企业要在合适的时间点制造假象,吸引竞争对手的注意力,然后在竞争对手放松警惕时,迅速发动真正的行动。如果时机把握不当,可能会导致竞争对手提前察觉企业的意图,或者在竞争对手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时才采取行动,从而影响计谋的效果。
(三)与企业整体战略相匹配
声东击西计谋只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必须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匹配。企业在运用该计谋时,要考虑到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确保制造的假象和真正的行动都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如果声东击西的行动与企业的整体战略脱节,可能会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和战略方向的混乱。
五、结论
声东击西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计谋,在历史上的军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商业领域,声东击西计谋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产品推广、市场竞争、企业并购等方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合理运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可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分散竞争对手的注意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但在运用该计谋时,企业需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把握时机和节奏以及与企业整体战略相匹配等问题,以确保计谋的成功实施。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声东击西计谋将继续为企业在商业竞争中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