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深夜食光,八卦正好小说完结版章节免费阅读

深夜食光,八卦正好

作者:元酱的巧克力酱

字数:113111字

2025-09-06 18:42:47 连载

简介

深夜食光,八卦正好》是由作者“元酱的巧克力酱 ”创作编写的一本连载现言脑洞类型小说,林小满是这本小说的主角,这本书已更新113111字。

深夜食光,八卦正好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晚六点半,老城区的巷口刚亮起第一盏路灯。暖黄的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把星星。巷尾的“阿婆馄饨摊”已经支起了摊子,煤炉上的铁锅冒着白汽,混着馄饨馅的香气漫过半条巷子。林小满推着奶奶留下的旧小推车从菜市场回来——这推车是奶奶三十年前亲手打的,松木车斗,榆木把手,被几十年的掌心磨得光滑发亮,边缘还刻着小小的桂花图案,是奶奶最爱的花。车斗里码得整整齐齐的新鲜食材,每一样都是她凌晨五点去早市挑好,又在傍晚去晚市补的“夜鲜货”:三层肥瘦的五花肉裹着油纸,肉皮泛着淡粉色,是肉铺王师傅特意留的“五花肋条”,说“做梅菜扣肉最香”;梅菜装在竹篮里,泡在清水里还带着坛腌的咸香,是她去年秋天亲手腌的;青菜根部沾着湿泥,叶尖挂着水珠,是晚市最后一批新鲜菜,王师傅说“夜里吃鲜,才对得起晚归的人”。

她把车停在店后门的台阶下,刚弯腰解车斗上的麻绳,就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轻而稳,踩在巷子里的梧桐落叶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风吹过草地。转头时,夜色刚好漫过轩辕毅的肩头:他穿了件黑色的薄款针织衫,领口随意敞着,露出里面白色的圆领内搭,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上那块没有logo的简约手表,表盘在路灯下泛着冷光。手里拎着两个印着“老巷夜宵”烫金logo的保温桶,桶身还带着刚出锅的余温,拎手处被他的手指捏出了淡淡的红痕,显然是一路快步走来的。

“刚路过你常去的那家夜宵铺,”轩辕毅把保温桶轻放在推车上,指尖不小心碰到林小满的手背,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顿了一下,又迅速收回手。他耳尖悄悄泛红,轻咳一声掩饰尴尬,伸手掀开其中一个保温桶的盖子——里面是一碗猪骨汤,汤面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花,萝卜炖得透亮,还卧着一个荷包蛋,“知道你傍晚采购完肯定没顾上吃,买了份猪骨汤,加了萝卜和荷包蛋,暖身。还有你爱吃的萝卜糕,让老板多放了虾米和瑶柱,鲜一点,晚上准备食材耗体力,别空腹干活。”

林小满看着保温桶里冒着热气的汤,心里像被温水浸过似的软。上次轩辕毅因为分公司突发火灾失约菜市场后,总记着用这些小细节弥补:她随口提过一句“秋天喝猪骨汤暖身”,他就摸清了巷口所有夜宵铺的营业时间,知道“老巷夜宵”的猪骨汤熬得最久,要炖足四个小时;知道她爱吃萝卜糕,每次都提前给老板发消息,让“多放虾米,少放胡椒粉”,说“小满不吃辣,鲜就够了”。“您怎么又特意绕路?”她拿起勺子轻轻搅了搅汤,萝卜的清甜混着骨汤的鲜,瞬间漫开,“我在厨房煮碗阳春面就行,开水煮面,加勺卤汁,简单又快,不麻烦的。”

“绕路也值得,”轩辕毅笑着绕过小推车,伸手去搬车斗里的五花肉。油纸有点滑,他小心地托着肉的两端,把它放进旁边的竹篮里,动作比第一次帮她择菜时熟练多了——上次择菜还会掐掉嫩叶,现在连油纸的褶皱都能避开,“再说,跟你一起在店里吃点热的,比我在公司吃冷掉的会议餐舒服多了。你忘了?上次我加班到八点,吃的还是中午剩下的三明治,面包都硬了。”他说着,拿起车斗里的青菜,指尖灵活地掐掉一片藏在菜心的黄叶,像献宝似的递到林小满面前:“你看,我现在挑黄叶可厉害了,连菜梗里的小虫子都能找出来,上次帮你择荠菜,你还夸我学得快。”

林小满被他认真的样子逗笑,伸手接过那片黄叶,扔进旁边的垃圾袋里。她转身推开店后门,把小推车推进厨房——厨房是奶奶留下的老格局,瓷砖墙,水泥地,靠窗的位置摆着一个老式的煤炉,冬天用来熬卤汁最香。她从橱柜最下层搬出那个深褐色的老坛子——这是奶奶腌梅菜用的坛子,釉色已经斑驳,坛口的边缘还留着奶奶的指印,是几十年的习惯。打开坛盖时,一股浓郁的咸香扑面而来,坛子里的梅菜泡在清水里,软乎乎的,是她去年秋天腌的:新鲜的梅菜从地里拔回来,先在太阳下晒一天,去掉表面的水分;然后用清水洗三遍,切成两寸长的段,再晒六天,每天翻三次,直到水分收干,菜梗变得微软;最后用粗盐一层菜一层盐地码进坛里,每码一层就用木杵压实,直到坛口,再封上坛盖,倒上坛沿水,腌足三个月。现在取出来,每一根菜丝都带着醇厚的咸香,没有一点杂味。

“那您帮我洗青菜吧,”林小满把梅菜从坛子里捞出来,放进不锈钢盆里,“多冲两遍,晚市的菜虽然新鲜,但怕有农药残留,洗干净后放在沥水篮里沥干,等会儿做青菜豆腐汤。”她把五花肉放在操作台上,指尖划过冰凉的肉皮,肉皮很光滑,没有一点毛茬,是她早上特意让王师傅帮忙剃干净的,“我来处理肉——今晚要做梅菜扣肉,得先把肉煮透,去去油脂,不然吃着腻。奶奶以前说,做扣肉要‘三煮三蒸’,煮是去油,蒸是入味,一步都不能少。”

店里的暖光灯亮了,黄澄澄的光铺满整个厨房,连瓷砖缝里的阴影都变得柔和。轩辕毅站在水池边,打开水龙头调到适中的水流——他记得林小满说过“水流太大会溅湿衣服,太小洗不干净”,所以每次都调得刚好。左手托着青菜,右手轻轻拨动菜叶,让水流漫过每一片叶子,从菜尖到菜梗,仔仔细细。他洗得格外认真,连菜梗缝隙里的泥点都要用指尖抠出来,洗好一棵就放进旁边的搪瓷沥水篮里,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什么易碎的宝贝。“哗啦啦”的水流声里,偶尔能听见他哼着不成调的曲子,是首很老的民谣,林小满小时候听奶奶唱过,叫《桂花谣》,是奶奶家乡的歌。

林小满把五花肉放进不锈钢锅里,加了三片带芽的生姜——奶奶说“生姜带芽才够劲,去腥最香”,葱白要选粗实的,切两段放进去,还有少许本地酿的米酒,是巷口“老陈酒坊”的散装米酒,度数不高,却带着粮食的甜香。她打开燃气灶,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呼呼”的轻响。眼睛紧紧盯着水面,等水开始冒泡时,用勺子轻轻撇去表面的浮沫——浮沫要撇得干净,一点都不能剩,不然肉会带着腥气。奶奶以前总说“撇浮沫就像清心里的杂念,要干净才好,不然心里堵得慌,做出来的菜也不香”。

厨房里很快弥漫开肉香和青菜的清香,两种味道混在暖光里,竟格外和谐。轩辕毅洗完最后一棵青菜,拿起旁边的干布擦手,水珠顺着他的指缝滴在布上,留下小小的湿痕。他走到林小满身边,低头看着锅里的五花肉,肉皮已经泛着淡淡的粉色,边缘的油脂开始融化,浮在水面上。“对了,”他想起昨天助理说的事,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昨天听助理说,李姐去‘拾光设计工作室’上班了,第一天就上手做了个小设计,客户还挺满意的。”

林小满正用筷子轻轻戳了戳锅里的五花肉,测试肉的软硬度,听到这话动作顿了一下,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真的吗?那家工作室我之前在网上看过,他们做的文创设计特别有想法,尤其是那个‘老巷系列’的笔记本,我还买过一本。李姐能进去,肯定是她的设计稿打动了老板,她以前在公司做的宣传海报就特别好看,颜色搭配得特别舒服。”她想起上次李姐在店里哭着说“我都快忘了怎么用设计软件了,怕跟不上节奏”,眼底满是迷茫,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竟比自己做成了一笔大生意还开心。

“是啊,”轩辕毅靠在厨房的门框上,看着林小满忙碌的背影,暖光落在她的发梢,泛着淡淡的金光,像撒了一层碎金,“陈老板——就是工作室的创始人,跟我认识多年,上次吃饭的时候我无意间提起李姐,说她为了家庭放弃了设计,现在想重新开始,手里有不少压箱底的好稿子。陈老板本就惜才,听了之后就主动让助理联系李姐,给了她一个面试的机会。没想到李姐当场就画了张草图,是‘老巷夜景’的设计,思路特别清晰,颜色用得也巧,陈老板直接让她下周一就去上班,还特意安排了带教老师,怕她太久没接触设计,会有压力。”他没说的是,其实他还跟陈老板交代过“多给她点鼓励,别让她有心理负担”,毕竟李姐刚经历了那么多事,需要一点耐心和认可。

林小满把煮到半熟的五花肉翻了个面,让肉的每一面都能煮到,听到轩辕毅的话,心里更暖了:“谢谢您,轩辕总。您总是在背后帮别人,却从不跟人说。”

“举手之劳而已,”轩辕毅笑了笑,走到操作台边,拿起一片刚洗好的青菜叶,轻轻捏了捏,菜叶的汁水沾在他的指尖,凉丝丝的,“再说,李姐有才华,只是需要一个机会。现在她能重新做自己喜欢的事,比什么都好。对了,她跟她老公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上周小宇——就是她儿子,生日的时候,她老公特意提前下班,从学校接了小宇,送到她租的小房子里。李姐自己做了个小蛋糕,三个人一起吹了蜡烛,小宇还拍了张合照发朋友圈,配文写‘今天跟爸爸妈妈一起过生日,好开心’。”他拿出手机,翻出助理转发给他的照片——照片里,李姐穿着一件浅粉色的家居服,头发随意挽在脑后,笑容很轻,却很真实,没有一点之前的憔悴;小宇坐在中间,手里举着一个奥特曼玩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她老公站在旁边,穿着一件蓝色的衬衫,虽然没笑,但是眼神很温和,看着李姐和小宇的样子,满是宠溺。

林小满看着照片,心里松了口气,她把煮好的五花肉捞出来,放进提前准备好的冷水里浸泡——这样能让肉皮更紧致,做扣肉的时候不容易烂,还能让肉质更弹,吃起来不柴。“那就好,以前总担心她会一直陷在过去的事里,走不出来。现在能重新开始做设计,还能跟孩子好好相处,真的太好了。”她想起李姐上次在店里哭着说“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连个好妈妈都做不好”,现在看到她的笑容,心里像放下了一块石头。

两人又聊起了张总监和王总的近况。轩辕毅走到窗边,看着巷口渐渐多起来的晚归人——有刚下班的白领,穿着职业装,脚步匆匆;有推着自行车的大爷,车后座绑着刚买的菜;还有几个学生,背着书包,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张总监挪用公款的案子判了,两年有期徒刑,还要赔偿公司两百多万的损失。”他的语气里没有同情,只有一丝感慨,“他家里的房子已经抵押了,用来赔偿一部分损失,剩下的只能等他出狱后慢慢还。他老婆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听说她娘家那边已经准备跟他离婚了,连他父母都不认他,上个月他父母过生日,他托人送了礼物过去,结果被他父母直接扔在了门外,说‘没你这个儿子’。”

林小满把浸泡好的五花肉放在案板上,用牙签在肉皮上密密麻麻地扎小孔——这样蒸的时候,卤汁能更好地渗进去,肉皮也会更入味,吃起来软糯。“也是他自己选的路,”她拿起老抽,在肉皮上均匀地刷了一层,老抽的香气混着肉香飘出来,格外诱人,“当初要是踏踏实实工作,凭他的能力,说不定现在已经升到部门经理了,何必要走歪路,贪那些不属于自己的钱。奶奶以前总说‘贪小便宜吃大亏,做人要本分’,现在看来,真是一点都没错。”

“王总也没好到哪去,”轩辕毅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轩辕集团撤资后,其他合作方也跟着终止了合同——大家都怕跟‘失信’的公司合作,影响自己的名声。他每天早上七点就去客户公司门口等,晚上十点还在跟客户喝酒,想挽回几个单子,但是没几个人愿意再相信他。上周有个老客户跟他签了个小单子,金额不大,也就十几万,结果他因为公司资金链断了,没能按时交货,客户直接把他告了,现在他不仅要赔违约金,还得应付官司,焦头烂额的。”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听说他老婆虽然没跟他离婚,但是把家里的财政大权都握在了手里,他每个月的工资都要上交,连零花钱都得跟他老婆要。以前他在公司里呼风唤雨,现在却连买包烟都要跟老婆报备,也算是自作自受。”

林小满点了点头,拿起一把锋利的刀,把五花肉切成两厘米厚的片——每一片都要切得均匀,这样蒸的时候受热才均匀,熟度也一样。“是啊,做人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走歪路。就像我开这家店,虽然赚不了大钱,但是每天能让晚归的人吃到一口热乎的食物,听他们说几句心里话,我就很满足。奶奶以前总说‘做食物要用心,火大了会糊,火小了不熟;做人更要用心,敷衍了别人,也亏了自己’,现在想来,这些话竟成了我做人的准则。”

轩辕毅看着她认真切肉的样子,暖光落在她的侧脸,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像两片安静的蝶翼。他突然觉得,这样的时光真好——没有开不完的会议,没有签不完的合同,没有勾心斗角的谈判,只有厨房里的烟火气,和身边这个让他安心的人。“你很善良,也很有韧性,”他的声音放得很柔,像怕惊扰了这夜晚的安静,“能遇到你,能走进这家小店,吃到你做的鸡汤饭,是我的幸运。”

林小满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手里的刀顿了一下,差点切歪。她赶紧低下头,继续切肉,脸颊却像被暖光晒透了似的,悄悄红了,连耳根都泛着淡淡的粉色。案板上的五花肉片切得整整齐齐,像一排小小的积木,她不敢抬头,只能用忙碌掩饰自己的慌乱——心跳得太快了,像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似的,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晚上九点半,开店前的准备工作差不多完成了:青菜洗好沥干,码在白色的瓷盘里;五花肉切好片,用老抽腌着,肉皮泛着诱人的红亮;梅菜挤干水分,切成细碎的菜末,加了少许白糖和生抽调味——奶奶说“梅菜咸,加勺糖提鲜,生抽增香”;连蒸扣肉的白瓷盘都垫好了姜片和葱段,就等着放进蒸箱。林小满把梅菜扣肉放进蒸箱,定好时间——蒸扣肉要蒸四十五分钟,这样肉才会软烂,入口即化,梅菜的香味也能完全渗进肉里。

轩辕毅帮她把洗好的青菜分类放进冰箱,每一层都摆得整整齐齐,还在保鲜盒上贴了便签,用黑色的马克笔写着“青菜(2天内吃)”“菠菜(1天内吃)”“豆腐(今天吃)”,怕她忘了食材的保质期。他记得林小满上次因为忙,把豆腐放坏了,还心疼了好几天,说“好好的豆腐,扔了可惜”。

两人坐在柜台前,面前各放一碗猪骨汤,萝卜糕摆在青花小碟里。暖光透过玻璃柜,在汤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层金粉。林小满舀了一勺汤,慢慢喝着,萝卜炖得软烂,一抿就化,汤汁鲜得掉眉毛,是她喜欢的味道。轩辕毅则拿起萝卜糕,轻轻咬了一口,虾米的鲜混着瑶柱的香,还有米糕的软糯,在嘴里散开,他忍不住点头:“比我家阿姨做的好吃多了,鲜得够劲,还不腻。”

“喜欢就多吃点,”林小满把自己碟子里的萝卜糕推给他一个,“我晚上少吃点,留着肚子等会儿吃梅菜扣肉。奶奶做的梅菜扣肉,我从小吃到大,每次都能吃两大块。”

轩辕毅没推辞,拿起萝卜糕,指尖碰到她的指尖,又是一阵轻微的电流感。他清了清嗓子,突然放下勺子,双手放在膝盖上,像个紧张的学生——这是他第一次在林小满面前露出这样的神情,平时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总裁,此刻竟有些手足无措,连手指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对了,”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甚至还有点沙哑,“下周末是我奶奶的生日。她今年八十一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就是年纪大了,总盼着家里能热闹点。以前我工作忙,很少回家陪她,每次视频的时候,她都跟我说‘家里太安静了,想多听听人的声音’。”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落在林小满的脸上,带着期待,还有一丝害怕被拒绝的慌乱:“之前我跟她视频的时候,提起过你,说你做的鸡汤饭特别好吃,还说你开了一家深夜小店,很温暖。她就一直惦记着,总问‘那个会做鸡汤饭的小姑娘什么时候能来家里坐坐’‘我想尝尝她做的桂花糕’。你……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就当是帮我个忙,陪奶奶聊聊天,让她开心开心。”

林小满手里的勺子瞬间停在半空中,汤的热气拂过脸颊,让她的眼睛有些发潮。她抬起头,撞进轩辕毅的眼神里——他的眼睛很亮,像盛满了星光,里面满是期待,还有一丝紧张,像个怕被老师批评的孩子。她的心跳突然变得很快,像擂鼓似的,“咚咚”地响,连呼吸都有些急促。

“我……我去合适吗?”她的声音很小,带着几分犹豫,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碗沿,把碗沿的青花图案都快抠掉了,“您奶奶的生日,应该都是家里人吧?我一个外人去,会不会打扰到你们?万一奶奶不喜欢我怎么办?我嘴笨,不会说话,要是说错话让奶奶不高兴了,那就不好了。还有,我穿什么衣服啊?太随意了不礼貌,太正式了又怕显得生分……”

她越说越紧张,话都说不利索了,脸颊红得像熟透的苹果,连耳根都红透了。轩辕毅看着她慌乱的样子,心里既觉得可爱,又有些心疼。他连忙摆手,身体往前倾了倾,语气里满是急切,想让她安心:“不会的,你别担心。我奶奶特别和蔼,她不是那种挑剔的老人家。平时最喜欢跟邻居家的张阿姨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一起聊天,还爱给小区里的孩子做点心——她做的绿豆糕特别好吃,我小时候总缠着她要,一次能吃三块。”

他想起奶奶的样子,眼神变得温柔:“她早就听我说起你了,每次视频都问‘小满最近忙不忙’‘店里的生意好不好’‘有没有按时吃饭’,比我还关心你。上次我跟她说起你会做桂花糕,她就跟我说‘桂花糕好啊,软糯,我牙口不好,正好吃’,还让我问你喜欢吃什么,说要给你做你爱吃的点心。”

他没说的是,上次奶奶视频时,还调侃他“你是不是喜欢人家姑娘?我看你说起她的时候,眼睛都在发光”。当时他的脸都红透了,还跟奶奶狡辩“就是普通朋友”,结果奶奶笑他“你骗不了我,我活了八十多年,什么没见过?喜欢就赶紧带回来,别让人家姑娘等,女孩子的心很软,也很容易受伤”。

林小满看着轩辕毅真诚的眼神,想起之前他为了弥补失约,特意在她家门口留信和铜铃;想起他出差回来,第一时间就去菜市场买新鲜桂花送给她;想起两人一起包馄饨时,他笨拙却认真的样子;想起他每次来店里,都会带她喜欢吃的东西,记得她的所有小习惯。心里的犹豫渐渐被一种陌生的期待取代,像种子在土里慢慢发芽,长出了嫩绿的芽。

她轻轻咬了咬嘴唇,点了点头,声音比刚才大了一点,却还是带着一丝羞涩:“好啊,那我下周末跟您一起去。不过……我要不要准备点礼物?空着手去太不礼貌了,奶奶过生日,总得有份心意。”

“不用特意买礼物,”轩辕毅脸上瞬间露出笑容,眼底的紧张消散得无影无踪,像乌云散开露出了太阳,连眼角的细纹都变得温柔了,“你能去,我奶奶就已经很开心了。要是你愿意,给她做份小点心就行——她最喜欢吃甜食,尤其是软糯的,你做的桂花糕就很合适。她牙口不好,太硬的东西咬不动,桂花糕软糯,刚好适合她。”

“好,”林小满笑着说,眼睛弯成了月牙,像盛满了夜晚的星光,“那我下周末提前一天做桂花糕,多放些新鲜的金桂,蒸的时候多蒸五分钟,让它更软糯。对了,奶奶喜欢什么口味?要不要加核桃碎或者葡萄干?我上次做桂花糕的时候加了核桃碎,赵姐说挺香的,还很有营养。”

“加核桃碎吧,”轩辕毅立刻点头,他记得奶奶总说“核桃补脑,年纪大了要多吃点”,却总嫌剥核桃麻烦,每次都让阿姨剥好放在她的手边,“我让阿姨提前把核桃剥好,磨成碎末,你到时候直接加进去就行,省得你费劲。对了,奶奶家有个小院子,种了不少花,有月季、茉莉,还有她最喜欢的桂花,现在正好开得旺,香味能飘满整个院子。吃完饭我们可以在院子里散步,闻闻桂花香,奶奶肯定会很开心的。”

他拿出手机,翻出奶奶家院子的照片给她看——照片是春天拍的,小院子铺着青石板路,角落里有个小小的石桌,石桌旁边种着一棵桂花树,树干很粗,应该有几十年了,树下摆着两把藤椅,藤椅上还放着奶奶织的毛线毯,看起来格外温馨。“你看,这就是奶奶家的院子,秋天的时候,桂花落满一地,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特别好看。”

林小满看着照片,想象着周末坐在桂花树下,跟奶奶聊天的场景,心里的期待像泡在水里的海绵,慢慢膨胀起来,填满了整个心房。她甚至能想象到,奶奶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她做的桂花糕,笑着说“好吃,比我做的还香”,轩辕毅坐在旁边,给她递一杯热茶,阳光透过桂花叶的缝隙,落在他们身上,温暖又安静。

晚上十点,店里的门准时打开,风铃“叮铃”响了一声,清脆的声音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明显。这是“深夜闲聊”每天开门的时间,不早不晚,刚好接住那些晚归的人。第一个来的是熟客老周,他是个出租车司机,每天晚上交完班都会来店里吃一碗面,风雨无阻。

“小满,来碗番茄肥牛面,加溏心蛋!”老周一进门就嚷嚷着,声音洪亮,带着出租车司机特有的爽朗,“今天跑车跑得早,从早上六点跑到现在,肚子早就饿扁了,就等着吃你这碗面呢!”

轩辕毅正坐在柜台后帮林小满整理菜单——菜单是奶奶留下的手写版,纸都发黄了,林小满舍不得换,每次脏了就用橡皮擦干净,现在有些字都快看不清了,轩辕毅正帮她把模糊的字重新描清楚。听到老周的声音,他立刻起身,帮老周找了个靠窗的位置,还顺手递上一杯温水:“周师傅,您先喝点水,面马上就好。晚上天凉,喝点温水暖暖胃,别一会儿吃面条的时候胃疼。”

老周愣了一下,上下打量着轩辕毅,眼神里满是惊讶。他跟林小满认识三年了,从来没见过有男人在店里帮她忙,还是这么帅的男人,穿着也很讲究,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哟,小满,这位帅哥是谁啊?”老周笑着看向林小满,语气里带着调侃,“长得又帅,还这么勤快,会照顾人,不会是你男朋友吧?”

林小满正往锅里下面,听到这话手一抖,面条掉了几根在灶台上。她赶紧弯腰去捡,脸颊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声音细若蚊蚋,几乎要被抽油烟机的声音盖住:“不是的,他是我的朋友,过来帮忙的。”

轩辕毅却走到她身边,接过她手里的面勺,帮她把掉在灶台上的面条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然后笑着对老周说:“周师傅,您眼光真好。现在是朋友,不过我正在努力,争取早点把‘朋友’变成‘男朋友’。以后您多来店里照顾生意,也帮我多说说好话,让小满早点答应我。”

老周哈哈大笑起来,声音大得整个店都能听见,连隔壁的馄饨摊都能听见:“好啊!小伙子有眼光!小满这姑娘好,善良又能干,还会做饭,你可得好好把握!要是你敢欺负她,我第一个不答应!”

刚进门的皮衣女子听到这话,也跟着起哄:“哟,轩辕总这是终于开窍了啊!之前还装得跟个木头似的,现在终于敢表白了!小满,你可得好好考察考察,这么靠谱的男人可不多见!下次我来,可得尝尝你做的‘爱心桂花糕’,沾沾你们的喜气!”

皮衣女子身后的小陈也跟着点头,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李姐要是知道了,肯定也会替你们开心的。她之前还跟我说,希望小满能找到一个真心对她好的人。”

林小满被说得更不好意思了,只好转身躲进厨房,耳朵却悄悄竖起来,听着外面的笑声。轩辕毅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勾起温柔的笑容,手里的面勺搅动着锅里的面条,动作比上次熟练了不少——他昨天特意在网上查了“煮番茄肥牛面的技巧”,说“煮面要水开后下面,煮三分钟,再焖一分钟,这样面条才劲道”,还说“番茄要炒出汁,再加汤,这样汤才够浓”。

凌晨十二点,店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有刚加班下班的白领,有逛完夜市的情侣,还有几个熟客,一来就熟门熟路地打招呼。轩辕毅帮林小满招呼客人,点单、端面、收碗,动作虽然有些生疏,却做得很认真。有个熟客阿姨看着他,笑着对林小满说:“小满,这小伙子不错,对你上心,你可别错过了。”林小满只能红着脸,说“谢谢阿姨”,然后赶紧跑进厨房。

就在这时,轩辕毅的手机响了,是公司的紧急电话,说有个海外项目出了点问题,需要他回去处理文件。他皱了皱眉,走到厨房门口,对林小满说:“公司有点急事,我得回去处理一下,可能要晚点才能回来。”

林小满正在炒番茄,听到这话,抬起头:“没事,你快去忙吧,店里我能应付。路上注意安全,别开太快。”

“好,”轩辕毅走到柜台前,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牛皮纸便签,递给林小满。便签的边缘修剪得整整齐齐,没有一点毛边,显然是他特意用剪刀剪的。上面是他工整的字迹,一笔一划都很认真:

“周末去奶奶家注意事项:

1. 穿舒适的鞋,奶奶家院子的青石板路有点滑,尤其是下雨天(查了天气预报,周末晴天,但是以防万一)。

2. 不用穿太正式的衣服,奶奶喜欢随和的风格,你那件米白色的羊绒外套就很好,里面配浅颜色的连衣裙,别穿太鲜艳的。

3. 路上会经过一家‘花香坊’,我们可以买一束粉色的康乃馨,奶奶最喜欢粉色,说‘看着就喜庆’。

4. 要是紧张,就攥着我的手,我会帮你解围,别担心。

5. 奶奶可能会问你家里的事,不用紧张,实话实说就好,她很和蔼,不会为难你。”

便签的末尾还画了一朵小小的桂花,花瓣的边缘画得格外细致,连花蕊都画了出来,显然是花了心思的。林小满捏着便签,指尖传来牛皮纸粗糙的质感,心里暖暖的,像喝了一碗热汤。

“我走了,”轩辕毅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自然又温柔,指尖划过她的发梢,带着淡淡的暖意,“周末早上八点,我来接你,咱们早点去,陪奶奶晒晒太阳,她早上喜欢在院子里喝茶。”

林小满点了点头,看着他转身离开,心里满是不舍,却还是笑着说:“好,你路上注意安全,别太累了,记得吃点东西。”

轩辕毅转身挥了挥手,然后快步走出店门,黑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里。林小满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车亮起车灯,慢慢驶离巷口,手里的便签被她攥得有些发皱。她低头看着便签上的字,尤其是“要是紧张,就攥着我的手”那句,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似的,又甜又暖,连夜风都变得温柔了。

凌晨两点,店里的客人少了些,林小满把玻璃柜里剩下的桂花糕装进保鲜盒——这是她下午做的,用的是今年的新桂花,甜香浓郁。她准备一会儿关店后,送给邻居张奶奶,张奶奶年纪大了,晚上睡不好,总喜欢吃点甜的。刚把保鲜盒放进冰箱,门“叮铃”一声响,赵姐拎着一个精致的粉色礼盒走进来,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小满,我来啦!”赵姐把礼盒放在柜台上,礼盒上系着金色的丝带,看起来格外精致,“给你带了盒进口的黑巧克力,是我儿子从国外寄回来的,纯度很高,你累的时候吃一块,补充能量,还能提神。”

林小满接过礼盒,笑着道谢:“谢谢您,赵姐,您总是这么惦记我。快坐,我给您泡杯菊花茶,是我自己晒的,清热降火,晚上喝正好。”

赵姐坐在柜台前,接过林小满递来的菊花茶,喝了一口,眼睛一亮:“这茶不错,比我在超市买的好喝,有股淡淡的清香。对了,你怎么看起来有点心不在焉的?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她跟林小满认识多年,对她的脾气很了解,平时林小满跟她聊天时总是很专注,今天却时不时走神,手指还无意识地绞着围裙的带子,显然是有心事。

林小满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下周末要跟轩辕毅去见他奶奶的事说了出来,声音里带着几分焦虑:“我就是有点紧张,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穿得太随意了怕不礼貌,穿得太正式了又怕显得生分,跟奶奶没话说怎么办?万一奶奶问我家里的事,我该怎么说?我从来没跟男生一起见过家长,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还有,我要不要再准备点别的礼物啊?就带桂花糕,会不会太寒酸了?”

“嗨,这有什么好紧张的!”赵姐放下茶杯,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笃定,像个经验丰富的长辈,“轩辕总奶奶肯定是个和蔼的老人家,你只要真诚待人,她肯定会喜欢你的。衣服的话,我记得你有件米白色的羊绒外套,就是轩辕总之前送你的那件——那件外套面料软,颜色也素雅,穿起来显气质,还不张扬,老人家肯定喜欢。”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又补充道:“里面配一条浅粉色的碎花连衣裙,领口是圆领的,不要穿V领,老人家喜欢端庄的款式。裙子的长度到膝盖就好,太长了走路不方便,太短了又不礼貌。我记得你去年买过一条这样的裙子,上面是小雏菊的图案,很清新,就穿那条。”

林小满仔细回忆着那件米白色外套和浅粉色连衣裙——外套是轩辕毅上个月送她的,说是“看到适合你的就买了”,她后来偷偷查了一下,是个很有名的轻奢品牌,面料是纯羊绒的,摸起来像云朵一样软;连衣裙是去年秋天买的,上面印着小小的雏菊,裙摆是A字裙,穿起来很舒服,还显腿长。“浅粉色的连衣裙,上面有小雏菊图案的,我好像有一条,”她点了点头,“就是不知道现在穿合不合适,会不会有点薄?”

“不薄,”赵姐摇了摇头,“周末天气好,白天温度有二十多度,穿那件刚好。要是晚上冷,你不是有件米色的针织开衫吗?可以搭在外面,既保暖又好看。鞋子就穿你那双米色的平底鞋,舒服又百搭,走多少路都不累,奶奶家院子大,要走不少路呢。”

林小满拿出手机,打开备忘录,把赵姐的建议一条一条记下来:“外套:米白羊绒;连衣裙:浅粉碎花(小雏菊);开衫:米色针织;鞋子:米色平底。”每记一条,心里的紧张就缓解一分。

“还有啊,礼物的事,”赵姐喝了口菊花茶,继续说,“你做的桂花糕就很好,亲手做的点心比买的礼物更有心意,老人家就喜欢这种接地气的东西。要是你觉得不够,再带一小罐你自己腌的梅菜——奶奶喜欢吃咸口的,你腌的梅菜又香又干净,她肯定喜欢。我上次吃你做的梅菜扣肉,就觉得梅菜特别好吃,比超市买的强多了。”

“对了,做桂花糕的时候,要加磨碎的核桃粉,”赵姐又叮嘱道,“奶奶牙不好,磨成细粉她更容易嚼,还能增加营养。糖要少放,老人家血糖高,太甜了不好。蒸的时候多蒸五分钟,让它更软糯,入口即化最好。”

林小满认真地听着,把赵姐的话记在心里,心里的紧张渐渐被期待取代。她突然觉得,其实见奶奶也没那么可怕,只要用心准备,真诚对待,就一定能让奶奶喜欢。“谢谢您,赵姐。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踏实多了。之前总怕自己做得不好,现在觉得只要用心,应该就没问题。”

“这就对了!”赵姐笑着说,“你这么好的姑娘,谁见了都会喜欢。轩辕总奶奶要是知道你这么用心,肯定会把你当亲孙女疼。以后你要是真跟轩辕总在一起了,可得请我吃喜糖啊!我还等着喝你们的喜酒呢!”

林小满的脸又红了,连忙转移话题:“赵姐,您想吃点什么?我给您做碗番茄肥牛面吧,加个溏心蛋,您之前说最喜欢这个。”

“好啊,”赵姐立刻点头,眼睛亮了起来,“我就爱吃你做的番茄肥牛面,汤鲜,肉嫩,溏心蛋一戳流心,比外面卖的好吃多了!上次我儿子来,我带他来吃,他还说要跟你学做呢,说‘妈,你要是有小满一半的手艺,我就不用总吃外卖了’。”

林小满转身进厨房,烧水煮面,心里却充满了期待。她开始在心里盘算:周末前一天要把桂花糕做好,放在青花瓷盘里,盖上保鲜膜,早上带过去;要提前半小时起床,把衣服熨烫好,别出褶皱;跟轩辕毅去花店买康乃馨时,要选最新鲜的,花瓣不能有一点损伤,花茎要剪得整齐;到了奶奶家,要主动跟奶奶打招呼,声音要甜一点;奶奶要是让她帮忙择菜,就赶紧过去,手脚麻利点;吃饭的时候,要夸奶奶做的菜好吃,说“奶奶做的绿豆糕真好吃,下次还想跟奶奶学”。

凌晨四点,店里的最后一位客人离开——是个刚加班下班的小姑娘,穿着职业装,眼睛里满是疲惫,点了一碗银耳莲子羹,说“想喝点甜的,安慰一下自己”。林小满看着小姑娘喝着糖水,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心里也暖暖的。等小姑娘离开后,她关了玻璃柜的灯,开始收拾店里的东西:把用过的碗碟放进洗碗机,把剩下的食材放进冰箱,把桌子擦干净,把椅子摆整齐。

她坐在柜台前,手里捏着轩辕毅留的便签,看着窗外的夜色——巷口的路灯亮着暖黄的光,偶尔有晚归的行人匆匆走过,脚步声在巷子里回荡,很快又消失在夜色里。她想起早上轩辕毅的邀约,想起赵姐的鼓励,又想起之前和轩辕毅一起包馄饨、去菜市场、收拾厨房的点点滴滴,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是她上次在“拾光设计工作室”买的“老巷系列”笔记本,封面是手绘的老巷夜景,很温馨。她在第一页写下“周末见奶奶准备清单”,然后一条一条认真地写着:

1. 桂花糕:提前一天做,加磨碎的核桃粉(提前让轩辕总准备好),少放冰糖(比平时少一半),蒸25分钟(比平时多5分钟),放凉后装在青花瓷盘里,盖保鲜膜。

2. 衣服:米白色羊绒外套(提前熨烫,挂在衣柜里)+浅粉色碎花连衣裙(小雏菊图案,检查有没有勾丝)+米色针织开衫(放在包里,备用)+米色平底鞋(擦干净,检查鞋底有没有石子)。

3. 礼物:粉色康乃馨(跟轩辕毅一起去“花香坊”买,选最新鲜的,5-6朵就好,太多了累赘)+自制梅菜(装在玻璃罐里,贴个小标签,写“小满自制梅菜”)。

4. 聊天话题:

– 聊养花:奶奶家院子里的桂花,问奶奶怎么养护的,说“奶奶的桂花长得真好,我店里也想种一棵”。

– 问绿豆糕做法:说“听说奶奶做的绿豆糕很好吃,我想跟奶奶学学,以后也做给客人吃”。

– 说店里的趣事:比如老周、皮衣女子的趣事,让奶奶开心。

5. 其他:

– 带一包湿纸巾(怕吃桂花糕沾手,选无香型的,老人家不喜欢太香的)。

– 穿舒适的袜子(奶奶家地板是实木的,有点凉,选浅颜色的棉袜)。

– 带一个小笔记本(怕忘了跟奶奶说的话,或者奶奶教的绿豆糕做法)。

每写一条,她就想象一下周末的场景,心里的期待就多一分。写完后,她把笔记本放进包里,又拿出手机,给轩辕毅发了一条消息:“周末的桂花糕,我准备加磨碎的核桃粉,少放一半糖,蒸25分钟,你觉得可以吗?还有,奶奶家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活?比如择菜、洗碗,我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没过多久,轩辕毅就回复了消息,头像旁边的“正在输入”闪了很久,显然是想了很久才回复的:“可以,奶奶肯定喜欢。不用准备帮忙的活,奶奶会不让你干的,她总说‘客人来了要好好休息,别干活’。你只要陪她聊聊天,吃点东西,就好。早点休息,别熬夜准备,周末我帮你一起拿东西。”后面还加了一个桂花的表情包,很可爱,跟他平时严肃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林小满看着消息,笑着回复:“好,我知道了。你也早点休息,别太累了,处理完工作就赶紧睡觉。”

放下手机,她关了店里的灯,锁好门,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深夜的巷口很安静,只有路灯的光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金。晚风拂过,带着桂花的香气,是巷尾的桂花树开了。她想起奶奶以前说过“日子要慢慢过,像熬粥一样,熬透了才香”,现在觉得,自己和轩辕毅的感情,就像这碗粥,慢慢熬着,渐渐有了属于他们的味道——不浓烈,却很绵长,带着烟火气,很踏实。

这家小小的深夜小店,见证了李姐的重生,见证了张总监和王总的下场,也见证着她和轩辕毅之间,慢慢生长的情意。而她知道,下周末去见奶奶,会是他们故事里的一个新开始——一个充满烟火气和温暖的开始,一个关于爱与陪伴的开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