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看历史古代小说,一定不要错过猪脚饭爱我写的一本完结小说《杜骗新书白话文》,目前这本书已更新87510字,这本书的主角是小故事主角。
杜骗新书白话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刺瞎眼睛砍断脚掌制造残疾人
浙江一带有种骗子,经常在大路或偏僻小道上转悠,专门等人家十多岁的孩子,遇到迷路找不到家的,就一定会拐走。他们挑出长得漂亮又特别聪明的女孩,卖到妓院当娼妓;稍微笨点的,就刺瞎她们的双眼,教她们唱乞讨的歌谣;还有的会砍断脚掌,让孩子变成拐脚。砍脚掌的方法很残忍:每年寒冬最冷的时候,用麻绳捆住小孩的脚脖子,把脚掌泡在冷水里,泡很久后用柴棍戳脚掌,问“疼吗?”小孩说“疼”,就再接着泡,直到冻得血液凝固,戳着也不觉得疼了,就用锋利的刀砍断脚掌,再敷上药。之后就驱赶这些瞎眼的、拐脚的孩子在路上乞讨,每天逼他们讨钱讨米,讨得多的给顿饱饭,讨得少的就往死里打,故意让乞讨的孩子哭得更惨,好让路人可怜。晚上这些骗子就带着孩子们住在船上,拿着讨来的钱米,在船上穿好衣服、吃好东西,唱歌取乐。
有空时他们还会上岸,四处拐带孩子,成了百姓的大祸害,可人们大多不知道。一天,有个小乞丐婆在路上唱歌乞讨,附近一个老妇人说:“这小乞丐长得像李意五的女儿,声音也像,就是眼睛瞎了。”乞丐婆说:“我爹就是李意五,我哥叫鸦儿。五年前我去外婆家迷路,被人带走,刺瞎了双眼,每天被逼出来讨饭,讨到钱米才有吃的,讨少了就被毒打、不给饭吃,苦得没法说。你的声音像我邻居王二姆,求你叫我娘和哥来认我,救我出这地狱,你积的阴德比天还大。”王二姆听她说的来历都对,就把她带回家说:“你娘今年已经去世了,你哥搬到上巷住了。”立刻派人去叫李鸦儿,兄妹见面后认了出来,就写状纸告到县衙,案子批给主簿审理。
差役到船上抓了两个骗子,骗子马上用银子贿赂主簿,又拿二十两银子买通李鸦儿,说:“你妹妹是别人拐的,我只是把她收来和其他乞丐一起讨饭,不是我刺瞎她眼睛的。再说她现在已经瞎了,也没人会娶,不如让她跟乞丐过,我保证不亏她衣食。”李鸦儿和主簿都得了银子,开庭审理时,哥哥不再坚持认亲,主簿就把小乞丐婆又判给了骗子。骗子把她带回船上,撑到湖心狠狠毒打,杀鸡儆猴,让其他乞丐不敢再泄密。李乞丐婆连声叫屈,哭得凄惨无比。船正好停在向乡官家后门,向乡官听到溪里的哭喊声很可怜,派两个家人去把船牵来,问:“打谁呢?”众乞丐指着说:“打李乞丐婆。”乡官问:“为什么打她?”乞丐婆不敢说,只哭着求救。乡官让把乞丐婆带到别处,再问:“你为什么被这么毒打?说实话,我救你。”李乞丐婆把前因后果全说了。向乡官听了又心疼又愤怒,立刻把四个骗子锁起来,带着众乞丐去见知府,替他们诉说冤屈。知府也恨透了这种骗子,把四个骗子各打三十大板,说:“这种罪就算凌迟处死都不够罚,把他们锁在府衙门前,让众人一起打,出出这口气!”人们知道这些骗子的恶行,都来拳打脚踢、用石头砸,四个骗子很快就被打得皮开肉绽、吐血而死。后来瞎眼、拐脚的乞丐们都被问清家乡住址,有家可归的让亲属收养,没亲属的就送进养济院。人们都感激向乡官的仁德,除掉了这四个恶骗。
按说家里的小孩年幼,不要让他们单独出行,也不能让他们带金银首饰、铜钱。万一遇到这种骗子,后悔都来不及,一定要在孩子没出事前做好防备。今后官府遇到瞎眼、拐脚的乞丐聚集,要时常派人查他们的住处,问几个瘸子、瞎子的来历,要是查到这种骗子,除掉一个骗子,就等于除掉一只狼虎,功德比建佛塔还大啊!
太监烹食孩童滋补身体
朝廷听信那些空谈利益的大臣,派太监四处征收商税,名义上是“抑制商业、重视农业”,实际上商税太重,商品转卖时价格必定上涨,买东西的人就会受害;商人不愿流通货物,产地的东西必定降价,卖东西的人也会受害。看似只针对商人,其实士农工商都在暗中被搜刮钱财,用来供给朝廷的暗中索取,比公开增加田税还要厉害。而且商税的利益,朝廷得一成,太监得十成,税官得百成,巡卒得千成——百姓花费千百两银子,朝廷才得到一两。对朝廷好处少,对百姓损害却无穷无尽。不过巡卒、税官搜刮的钱财,好歹还是让天下百姓能吃饱穿暖;只是他们不耕不织,靠欺压百姓过活,难免消耗天地间的衣食资源。
至于太监,搜刮的钱财极多,堆积如山,把锦绣看作落叶,把金玉当作瓦块,衣食器物都和天子一样,手下人伺候他也像伺候天子一般,人间的福气享受得淋漓尽致。唯独遗憾不能淫乐女色,就缺这一点。他常让手下寻找能让阳物复生的方法,悬赏万两银子。有个方外道士想骗这笔钱,凭自己胡乱猜测:古人说“土用土补,木用木补,人用人补”,心想吃人肯定能补人,就胡乱献上一个方子,说“烹煮童男,把肝切成细片、肉做成肉干,吃他们的精髓,就能精气充盈,阳物复生,还能奸淫妇女、生下孩子”。福建的高太监信了,先给道士一百两银子,约定等服用有效果,再给万两。
从此高太监命令爪牙去偏远乡村,收买贫民的幼童,谎称“高大人想收养为儿子,日后能享尽富贵”。贫民信以为真,大多为了眼前的厚利卖掉孩子,还盼着日后能沾光富贵。前后买的孩子多得数不清,但卖孩子的人家托人去打听自己孩子的下落,都杳无音信;就连太监府的仆人,也不知道府里收养的孩子怎么样了。原来买来的幼童,先用锦衣美食养着,厨子能把一个孩童烹煮好给太监吃,就赏十两银子,还严令保密。每次要杀孩童时,厨子提刀追赶,孩子们吓得哭着乱跑,等跑得浑身发热、阳气最盛时,就抓最肥的那个烹煮。
其中有个十二岁的孩童,跪在厨子面前哭着哀求,磕头求救。厨子也流泪说:“我怎么能救你?我也是身不由己,被困在这儿啊!”过了一会儿,外面传某乡官来拜访,厨子说:“看你的命了!我放你出去,外面有乡官拜访,你抓住他的衣服,拼命求救,他肯带你走,你就能活,我替你去死!你要告诉外人,千万别把孩子卖到太监府啊!”这孩童直奔乡官面前哭诉“厨子要杀我”,高太监立刻下令抓厨子斩首,恨他放走了孩童,又笑着哄孩童回府,孩童死死抓住乡官的衣服求救。乡官觉得事有蹊跷,就把他带了出去。孩童详细说了府里杀害众童的经过,乡官叹息不已。但想到没证据证明孩子是买来的,又没有厨子作证,也不敢收养这孩童,就打发他出去另找去处。这孩童后来在建郡一带乞讨,有人问起太监府的事,他能说出里面的富贵奢华,都不是人间该有的。
从此人们才知道太监吃人,再也不肯把孩子卖给太监府。近年高太监因罪倒台,那些卖过孩子的父母成百上千候在路上,却没见到一个活着的孩子,想到孩子肯定被烹煮了,无不落泪痛哭。
按说贫民卖孩子是极其愚蠢的,要是养不起,哪怕像“凤汤府”那样父子一起乞讨,好歹能骨肉相守。万不得已,也只能卖给富户当仆人,绝不能供太监食用,也不能卖到寺庙当行童、侍者,那样的地位比乞丐还低。国家设置太监,本是用来打扫、传命的,却让他们掌握财权,享受极致奢华,还妄想再生阳物奸淫妇女——这根本不可能的事,就算吃人能滋补,难道能让腐朽的身体复原吗?竟然如此不把人命当回事!这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孟子说“擅长打仗的人该受最重的刑罚”,那还是为了强兵杀人;这是为了什么?视人命如草芥!王法要是严明,绝不会让这太监活着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