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男女主角是孙连城的完结都市脑洞小说《名义:冰箱里的亿点点现金》是由作者“韬仔”创作编写,喜欢看都市脑洞小说的书友们速来,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93542字。
名义:冰箱里的亿点点现金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与此同时,御史台某办公室。
侯亮平走进来,拍手将陆亦可一行人从工作中唤醒。
“查得如何?”
他问的是对季昌明的调查进展。
众人摇头,侯亮平叹了口气:“查不到,要么他隐藏得深,要么就跟他无关。
大家继续努力。”
陆亦可翻了个白眼,放下文件问:“你干嘛去了?”
“我查到新情况了。”
侯亮平严肃地说,“大风厂昨晚出事,有人正急着给山水集团擦屁股!”
陆亦可闻言,表情变得凝重,急忙问:“你是说我们之前的怀疑有误?现在给山水集团收拾烂摊子的人嫌疑更大?”
侯亮平猛地一拍桌子,用力点头确认:“确实如此,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山水集团背后或许仅有一个主导者的可能性。”
“那是谁?”
陆亦可连忙追问。
“就是负责收尾工作的李达康!”
侯亮平的话语犹如晴天霹雳,办公室内的众人纷纷投来沉重的目光。
这意味着,他们的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该如何调查?
还敢继续查吗?
陆亦可深吸一口气,神色严峻地摇了摇头,大脑迅速整理着已知的证据。
突然间,她眼前一亮,看向侯亮平:“怎么你的京州任命通知还没下来?”
侯亮平心中升起疑惑,喃喃自语:“去京州的审批应该早就批了。”
陆亦可神色凝重地望着他,分析道:“除非有人故意拖延你的晋升。”
“这个人……”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一个名字。
侯亮平仿佛拨开了重重迷雾,找到了幕后黑手。
他挺直身躯,感到肩上的重担似乎减轻了许多,因为他即将揭开真相。
李达康家中,保姆多次询问是否开饭,晚餐已被热了多次,但他等的人仍未出现。
他沮丧地躺在沙发上,反思自己如何一步步陷入今日的困境。
从丁义珍外逃到光明峰项目停滞,他被投资商紧紧束缚。
项目一旦成功,他的仕途将一片光明,然而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大风厂事件爆发,使他成为众矢之的。
更糟糕的是,他连安置费都凑不齐,四千五百万的缺口迫使他向欧阳菁低头。
李达康感到自己的尊严荡然无存。
他意识到,这段时间的每一步都似乎有孙连城的影子,他总是在破坏自己的计划。
正当他愤怒时,欧阳菁——一个满身名牌、红发耀眼的中年女子,大步走进家门。
李达康迅速收起失落,摆出一副威严又不失温和的姿态,他不想让欧阳菁看到自己的狼狈。
然而,欧阳菁坐下后,眼中闪过一抹轻蔑,这让李达康感到莫大的屈辱。
他刚要开口,就被欧阳菁打断:“说吧,找我什么事?”
她的语气满是得意。
李达康深吸一口气,说道:“大风厂事件闹得满城风雨,京州拿不出安置费,我想问问你能不能凑个四千五百万。”
他尽量保持平静,但内心的羞耻感难以掩饰。
“我会让山水集团尽快还你。”
欧阳菁听后大笑,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她故作惊讶地问:“达康书记,这恐怕不合规矩吧?”
李达康沉默不语,脚趾紧紧抠住地面。
欧阳菁冷哼一声,说道:“帮你凑钱没问题,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李达康无奈地叹了口气,点头问道:“什么条件?”
欧阳菁正色道:“给我批几个项目。”
李达康闻言猛地站起,坚决拒绝:“绝对不行!我不会和任何商人做交易!”
欧阳菁被他的态度激怒,瞪大眼睛质问:“行了!别装了!安置费还要不要了?”
在多年的夫妻生活中,她从未有过掌控一切的感觉,现在她要让李达康屈服。
李达康本想反驳,但想到舆论的压力、沙瑞金的最后通牒以及单位内部的动荡,他最终还是妥协了。
他紧闭双眼,声音微弱地说:“只有这一次,以后绝不。”
“李达康!”
陆亦可猛地站起,神色凝重而惊讶。
侯亮平重重地点头,在办公桌前踱步,不断将已知线索串联起来。
欧阳菁与山水集团的高小琴及逃亡的丁义珍有关联,同时,她是李达康的妻子。
人们怀疑她利用李达康的关系获取便利与内幕消息,从而大肆敛财。
同时,也质疑李达康是否是这些事件的幕后推手。
这一切还需深入调查。
侯亮平将这些线索串联后,觉得许多谜团逐渐解开。
他目光坚定,认真地看着众人,仿佛成功就在咫尺之间。
“确实!”
陆亦可坚定地点头回应。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一直想调查却无从下手,处处碰壁。
加上陈海的意外,整个御史台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让陆亦可感到无比压抑。
现在,侯亮平找出了关键线索,他们终于看到了突破的希望。
陆亦可立即向周正、林华华等下属发出指令:“那还等什么,立刻开始调查!”
侯亮平接着补充:“除了详细审查李达康近年来的账户流水和他经手的项目审批,还要查证欧阳菁是否在银行以外的企业任职,并确认这些企业是否与李达康审批的项目有关联。
同时,密切关注欧阳菁的社交圈,了解她与哪些人有往来,以及这些人与李达康的关系。”
侯亮平面容严肃,但心中隐隐有些痛楚,他想起了之前的失败——孙连城一案。
这次,他要求下属们务必细致调查,以免重蹈覆辙。
陆亦可等人齐声回答:“明白!”
孙连城还不知道,因为他的举动,李达康和欧阳菁的生意被卷入风波,并引起了侯亮平御史台的注意。
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将不应由自己背负的黑锅归还原主,别无他求。
如果他知道李达康的遭遇,或许只会冷笑一声,认为这是李达康自食其果。
尽管李达康曾公开表示要撤他的职,但孙连城仍然按时上班。
毕竟,正式文件尚未下达,他不能给人留下逃避责任的印象。
而且,他即将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内心充满了喜悦。
踏入单位之际,孙连城惊讶地发现下属们似乎已等待许久,他们纷纷围拢过来,表情各异,有的忧虑,有的焦急,还有的似乎带着诀别的情绪。
“为何上班时间都如此沮丧?”
孙连城不解地问,好心情略受影响。
“领导,您别硬撑,不舒服就说。”
一位下属关切表达。
“是啊,听说您为了光明区员工的利益,在达康书记那据理力争,您真是我们的榜样!”
另一位补充道。
“凭啥让我们出钱?光明区哪有那闲钱!”
有人愤愤不平。
“我们联名上书,绝不能让您受委屈!”
有人情绪激动地建议。
“领导,您别离开,我们舍不得!”
有人甚至眼含泪光。
这些话都是他们的真心话。
跟随孙连城以来,他们从不需要谄媚,只需做好本职工作,福利也从不少,没有的孙连城还会尽力争取。
孙连城听后五味杂陈,未曾想自己的行动如此触动下属。
但他不想他们过于激动或采取过激行为。
他严厉打断:“够了!看看你们像什么话?现在是工作时间!联名上书?想把事闹大吗?京州局势动荡,全世界瞩目。
你们还想着为我出头?想让人说你们结党营私吗?还要不要前途?”
孙连城双手背后,严厉训诫众人。
他明白自己即将调动,暗自庆幸:无需主动离职,待遇不变。
无论是去少年宫还是其他轻松岗位,都是远离纷扰的好机会。
他不允许下属的举动破坏这份解脱,任何此类念头刚起,便被他扼杀。
见下属们无言以对,孙连城稍感宽慰。
“都去工作吧,各自前程重要,过往经历值得珍惜。”
说完,他转身进了办公室。
下属们望着孙连城的背影,满心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