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品小说《基层之上》,类属于都市日常类型的经典之作,书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林舟,小说作者为3昧真火,小说无错无删减,放心冲就完事了。基层之上小说已更新了163851字,目前连载。
基层之上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县府大楼的铜门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林舟攥着公文包的手指微微发白。郭守义站在他身边,新换的蓝布褂子浆得笔挺,怀里的水利日志用红绸带捆着,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别紧张。”老人往台阶上指,“赵教授已经在里面了,他说会议纪要员是他学生的侄女,会把咱们的话原原本本记下来。”
门岗查验列席证时,林舟瞥见传达室的电视在播早间新闻,王副县长站在溃决的堤坝前接受采访,“目前灾后重建资金已到位,将由经验丰富的本地企业牵头,确保三个月内完成修复”。画面里闪过青溪建筑公司的招牌,王建军正和穿西装的人握手,金项链在镜头前晃得刺眼。
一、会议室里的暗流
县长办公室在三楼东侧,红木会议桌擦得能照见人影。林舟推门进去时,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扫过来。王副县长坐在左手第一位,指尖在桌面上轻点,看见林舟怀里的公文包,嘴角勾起抹冷笑。赵教授坐在主位旁的客座,朝他隐晦地眨了眨眼——桌角的录音笔正闪着红光。
“人到齐了,开始吧。”县长敲了敲桌铃,黄铜铃铛的响声在寂静里格外突兀,“第一项议程,讨论开发区灾后重建方案,由王副县长汇报。”
王副县长翻开文件夹的动作一丝不苟,公文袋上的“绝密”标签泛着油光。“根据专家组评估,溃决堤坝需重建1.2公里,预算860万。”他抬眼扫过全场,“考虑到青溪建筑公司在本地有施工经验,且愿意垫资30%,建议由其承接项目。”
建设局局长立刻附和:“王副县长考虑得周全,现在雨季快到了,本地企业调运材料方便,能抢工期。”他往林舟这边瞥了眼,“不像有些同志,光会挑问题,不知道灾后重建的紧迫性。”
林舟注意到财政局长皱了皱眉,手指在预算表上画着圈。赵教授突然清了清嗓子:“按《政府采购法》,500万以上项目必须公开招标,860万直接指定承建商,程序上恐怕说不过去。”
王副县长的笔顿了顿:“赵教授有所不知,这属于应急工程,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可以简化程序。”他翻开附件,“这是省应急管理厅的批复,允许‘特事特办’。”
林舟突然站起来,公文包“咚”地砸在桌上。“这份批复我看过,明确要求‘简化程序但不得违反招投标基本原则’。”他掏出手机,点开省厅官网的文件截图,“而且青溪建筑公司的资质早在去年就被降级,根本不符合堤坝施工的甲级要求——这是住建局的备案记录。”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王副县长的脸涨成猪肝色:“林舟同志,注意你的身份!你现在还处于停职期间,没有发言权!”
“我是以群众代表的身份列席会议。”林舟亮出列席证,“根据《政府工作规则》,群众代表有权就涉及民生的议题发表意见。”他转向县长,“更重要的是,青溪建筑公司十年前承建的东河村公路,存在严重偷工减料,审计报告显示……”
“一派胡言!”王副县长猛地拍桌,茶水溅在文件上,“那是陈年旧账,早就定论了!林舟,你拿十年前的事攻击同事,居心何在?”
二、证据链的爆破
县长敲了敲铃:“都冷静点。林舟同志,如果你有证据,可以呈上来。”
林舟解开公文包,把审计底稿、银行流水依次摆开。“2013年东河村公路项目,预算87万,实际造价58万,虚报62万。”他指着流水单上的红线,“其中33万转入已注销的空壳公司,最终流向验收组成员和……”他顿了顿,“省人大张副主任的个人账户。”
财政局长突然凑近看,手指点在银行印章上:“这个缺口……和今年防洪堤项目的转账印章一模一样!”他猛地抬头,“我们局上周刚收到审计厅的质询,说有笔35万的应急款流向可疑账户,原来……”
王副县长突然笑起来:“这些都是伪造的!林舟,你为了报复,伪造证据诬陷领导,已经构成犯罪!李科,把他带出去!”
门口的李科动了动,却被赵教授拦住。“是不是伪造,一查便知。”老人掏出U盘,“这里有周志国同志的原始审计记录,还有当年施工队司机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清晰记录了他们把高标号水泥换成低标号的全过程。”
郭守义突然站起来,把水利日志摊在桌上。“这是我十年的记录。”他指着泛黄的纸页,“东河村堤坝2014年就出现沉降,每年以3厘米的速度加剧,今年溃决前,坝体裂缝已经宽到能塞进拳头——这不是天灾,是青溪建筑公司用铁丝代替钢筋的必然结果!”
他翻到最后一页,贴着张照片:坝体裂缝里露出段生锈的铁丝,旁边是他用卷尺测量的刻度。“这是溃决前三天拍的,我当时就报给了水利局,可他们说‘等雨季过了再说’。”老人的声音发颤,“现在五个村民被冲走,他们还想让这家公司接着修,是要把所有人都害死吗?”
会议室里响起抽气声。民政局长突然开口:“上周收到东河村的灾情报告,确实提到‘坝体早有裂缝’,我当时以为是村民夸大其词……”
“不是夸大!”林舟把联名信推过去,“这是2014年村民的举报信,赵老栓等17人签字按手印,当时被压在信访局的档案柜里,上周才被周志国同志找到。”他转向纪委书记,“据李达明交代,这些年凡是举报青溪建筑公司的信,都会被王副县长的人扣下——这是他的工作笔记。”
纪委书记翻看笔记的手在发抖,突然抬头:“县长,这里记录着2019年柳溪镇扶贫公路项目,同样是青溪建筑公司承建,同样……”
“够了!”王副县长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你们这是联合起来搞政治迫害!张副主任不会放过你们的!”
“张副主任已经被省纪委谈话了。”赵教授的声音平静却有分量,“今早六点,省厅的同志已经调取了他的银行流水,十年间从青溪建筑公司关联账户收到的款项,共计217万。”
王副县长像被抽走了骨头,瘫坐在椅子上。建设局局长张了张嘴,突然把手里的笔扔在桌上:“我补充一点,青溪建筑公司的投标文件里,项目经理的执业资格证是伪造的——我们科上周就发现了,只是……”
三、程序正义的底线
县长沉默了许久,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王副县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王副县长的嘴唇哆嗦着,突然从抽屉里掏出个信封:“这是林舟收受贿赂的证据!柳溪镇赵老栓送的花椒,被他换成了现金!”
林舟冷笑:“那袋花椒我交给了食堂,这是入库记录。倒是您,上周让李达明去医院威胁王磊作伪证,监控录像我们已经拿到了——需要现在播放吗?”
王副县长的脸瞬间惨白。县长叹了口气,拿起桌铃连敲三下:“暂停重建项目讨论,先处理违纪问题。纪委书记,立刻成立专案组,对青溪建筑公司所有承建项目进行审计,涉及的干部一律停职接受调查。”
他转向林舟:“督查室的停职决定,即刻撤销。林舟同志,你牵头负责灾后重建的招投标监督工作,必须做到公开透明。”
林舟刚要答应,财政局长突然开口:“县长,现在有个问题,原预算860万,重新招标至少需要20天,可预报说下月初有暴雨,再拖下去……”
会议室里又陷入沉默。郭守义突然说:“可以分两期施工,先抢修100米应急段,用速凝混凝土,够撑到主汛期结束。这段可以简化程序,从县建筑公司调人,他们有应急资质。”他掏出个笔记本,“我昨晚算了,应急段只要80万,主项目招标期间就能完工。”
王副县长突然抬起头,眼里闪过丝希冀:“我认识县建筑公司的老总,可以让他们立刻进场……”
“不行。”林舟打断他,“应急项目也必须公示三天,接受群众监督。而且县建筑公司去年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没年检,不符合要求。”他转向县长,“我建议从邻县调有资质的施工队,他们的速凝混凝土技术更成熟,这是省住建厅推荐的名单。”
县长翻看名单时,林舟注意到赵教授朝他使了个眼色。散会后,老人在走廊拉住他:“你做得对,但要留有余地。王副县长的岳父是市人大副主任,完全硬碰硬,可能会影响主项目的审批速度。”
林舟望着窗外的青溪河,河水在晨光里泛着浑浊的浪。“赵教授,程序正义是底线。如果为了速度牺牲原则,那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老人叹了口气:“原则要守,但方法可以灵活。比如应急段的监理,让郭守义同志负责,他懂技术又可靠。主项目招标,允许本地企业参与,但必须严格资质审查——这样既堵了悠悠之口,又能加快进度。”
林舟突然明白,所谓博弈,不是非黑即白的对抗,而是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寻找推进正义的最优解。他掏出手机给周志国发消息:“请协助郭师傅准备应急段的监理方案,重点检查混凝土标号。”
走廊尽头,纪委书记正和县长低声交谈,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们身上,像在切割出明暗交错的轮廓。林舟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招投标监督,还会遇到更多阻力——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不会轻易退出舞台。
郭守义抱着水利日志走过来,老人的手指在“2024年6月”的日期上画了个圈:“这是主汛期的开始,我们必须在那之前守住应急段。”他往会议室里瞟了眼,“王副县长刚才被带走时,嘴里念叨着‘张副主任不会放过我们’,恐怕上面还有硬仗要打。”
林舟攥紧公文包,里面的证据还带着体温。他想起父亲日记里的话:“治理如水,既要挡得住洪水,也要容得下细流。”或许,真正的改革者,既要像堤坝般坚守原则,也要像河道般懂得疏导。
远处传来消防车的鸣笛声,大概是哪个地方又出现了险情。林舟望着县府大楼前飘扬的红旗,突然明白,这场在会议室里的博弈,从来不是为了争个输赢,而是为了让青溪河畔的百姓,能在每一场暴雨来临时,睡得安稳些。
他转身往督查室走,脚步比来时更坚定。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是赵教授打来的:“省政协那边传来消息,张副主任的案子可能牵扯到市里的领导,他们希望我们……在某些细节上适当让步,先确保重建项目落地。”
林舟握着听筒的手紧了紧。窗外的花椒树在风里摇曳,像在提醒他——坚守原则不易,懂得在妥协中推进更难。他知道,下一场较量,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