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转眼到了七月底,空气燥热得像个巨大的蒸笼,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扰得人心烦意乱。

韩艳和慕倾雪都面临着毕业分配。

“爷爷说,想让我去部队文工团,或者干脆进机关当个干事。”

慕倾雪趴在凉席上,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情愿,还有一丝少女怀春的娇羞。

“可我想好了,等石堰哥一毕业,我们就结婚!”

她猛地坐起来,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满了星光。

“到时候我随军,或者就在家属区找个清闲的工作,相夫教子,那样的日子,想想都美!”

她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和沈石堰婚后琴瑟和鸣、蜜里调油的幸福生活。

韩艳正在收拾书本,闻言动作顿了顿,心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又是这样。

小雪对沈石堰的感情,热烈而纯粹,不掺任何杂质,一头扎进去,便不问前程,不计后果。

前世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结婚的事,不着急吧?”

韩艳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随意,像是不经意地提起。

“你们都还年轻,先各自拼拼事业也好。再说,慕爷爷也是为了你好,文工团和机关,多好的出路。”

“哎呀,事业哪有幸福重要。”

慕倾雪不以为然地摆摆手,又趴了回去,声音闷闷的。

“石堰哥那么优秀,以后肯定前途无量。我只要能陪在他身边就够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韩艳在心里无声地叹了口气。

恋爱中的女人,果然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犟脾气。

她也不再多劝,有些南墙,不亲身撞上去,是不会明白那种头破血流的痛楚的。

“那你呢,艳子?你有什么打算?”慕倾雪翻了个身,好奇地看着她,蒲扇搭在额头上。

“我?”韩艳笑了笑,眼底却闪过一丝坚定,“我准备先找点事做,攒点钱。”

“女人啊,什么时候都得有点自己的底气。手心向上的日子,不好过。”

她心里清楚,无论是为了小雪,还是为了自己,钱都是必不可少的。

前世的她,在顾家看似风光,顾言时在金钱上也没有限制过她,她也曾大手大脚,以为那就是所谓的自由。

可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自由,不过是镜花水月。

这一世,她不想再重蹈覆辙。

“攒钱?”慕倾雪有些不解,坐起身,疑惑地蹙起眉,“你家又不缺钱,再说,以后嫁人了,还怕没钱花?顾……”

她话说到一半,想起韩艳最近对顾言时的态度,又讪讪地闭上了嘴。

“那不一样。”韩艳摇摇头,没有过多解释,有些道理,说再多遍,不如自己体会一次来得深刻。

接下来的几天,韩艳开始为自己的“攒钱大计”四处奔走。

这个年代,工作机会不多,尤其是不通过组织分配,想自己找个合适的营生,更是难上加难。

她想到了翻译。

她前世为了追赶顾言时的脚步,曾下苦功学过英语和俄语。

后来婚后生活空虚,又为了给自己找事做,陆续学了日语、韩语、法语。

再后来,她听从医生建议多出去看看,又简单学习了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水平都还不错,足以应付一些专业性不太强的稿件。

这个年代,懂外语的人才凤毛麟角,翻译工作相对体面,报酬也高。

新华书店是她碰运气的首选地,那里经常会有些涉外书刊,或许能找到些出版社的联系方式,或者看看有没有什么招聘启事。

这天下午,韩艳顶着火辣辣的日头,骑着自己的女士自行车,晃晃悠悠地去了市里最大的新华书店。

书店里人不多,大多是些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安安静静地翻阅着书籍,偶尔有低低的咳嗽声。

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和旧纸张特有的、带着点霉味却又让人心安的味道。

韩艳在一排外文书架前停下,仔细地浏览着。

她希望能找到一些出版社的联系方式,或者看看有没有什么招聘启事。

正当她踮着脚尖,伸长了胳膊,努力想去够一本放在书架顶层的厚重俄语词典时,旁边伸过来一只骨节分明、麦色皮肤的手,轻松地将那本词典取了下来。

“给。”

低沉而熟悉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韩艳身体微微一僵,后背的汗毛都仿佛竖了起来。

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

阴魂不散。

她默默接过词典,连个“谢”字都懒得说,甚至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转身就想走。

“韩艳。”

顾言时却破天荒地叫住了她,声音比刚才又低沉了几分。

韩艳脚步一顿,不得不停下来,缓缓侧过头,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平静无波,像看一个完全不相干的陌生人,或者,路边一块碍事的石头。

顾言时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军绿色衬衫,袖子随意地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小麦色肌肤,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

他眉头微蹙,似乎有些不习惯韩艳这种全然的冷淡和无视。

这几天,她的变化太明显,从前那个像小尾巴一样叽叽喳喳跟在他身后,眼里心里只有他的韩艳,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他自己也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只是觉得,那股萦绕在身边的、习以为常的热度骤然冷却,让他有些莫名的烦躁,像是有只小猫的爪子在心尖上不轻不重地挠着。

他不喜欢这种感觉,不喜欢他们之间变成现在这样,连句话都说不上,空气都变得稀薄。

“有事?”韩艳的语气疏离客气,不带一丝多余的情绪,仿佛他们只是萍水相逢,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顾言时被她这句硬邦邦的话噎了一下,原本在心里盘算好的几句开场白,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他只是下意识地不想让她就这么走掉,不想看到她那副“你是谁,我不认识你”的表情。

“你……来这里做什么?”他憋了半天,才问出一句不痛不痒、毫无营养的废话。

“买书。”韩艳言简意赅,多一个字都欠奉。

“毕业后,有什么打算?”顾言时又问,目光紧盯着她的脸,似乎想从她那平静无波的脸上找出些什么熟悉的东西,或者,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

韩艳心里觉得有些好笑,甚至想翻个白眼。

他什么时候关心过她了?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还没想好,先看看机会。”她敷衍了一句,不想再跟他多说半句废话,“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她不再看顾言时那张写满“你不对劲”的脸,抱着沉甸甸的词典径直走向了柜台,脚步甚至比平时还快了几分。

顾言时站在原地,看着她毫不留恋、甚至带着几分逃离意味的背影,心里那股无名的火气又“噌”地窜了上来,烧得他胸口发闷。

他捏了捏拳头,指节泛白,最终还是没有再追上去。

追上去说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

韩艳从书店出来,长长地舒了口气,感觉比在后山跑了十个来回还累。

应付顾言时,简直是身心俱疲。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便是两个月后,初秋的凉意渐渐取代了盛夏的酷暑,空气也变得清爽起来。

这两个月里,韩艳利用自己前世的记忆和外语优势,偷偷接了几个翻译的活儿。

虽然都是些零散的小稿件,比如一些机械说明书,或者几篇不痛不痒的文学评论,但也让她攒下了一笔不算少的生活费,足足有两百多块,在这个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

而慕倾雪和沈石堰的关系,却如韩艳预料的那般,渐渐走向了前世的轨迹,像一艘注定要触礁的船。

起初,两人还如胶似漆,沈石堰对慕倾雪也是百般呵护,每天早晚接送,周末还会带她去看电影,买她喜欢吃的零嘴。

但自从林梦娟在王副司令家站稳脚跟后,一切都变了。

沈石堰去王副司令家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甚至会特意绕路“偶遇”林梦娟,然后“顺路”送她一段,两人并肩走着,低声说着什么,林梦娟偶尔还会掩嘴轻笑,露出羞涩的表情。

大院里的人看在眼里,闲言碎语也渐渐多了起来,像潮水一般,无孔不入。

“哎,你们听说了吗?沈家那小子,好像跟王副司令家新来的那个小保姆走得很近啊。”

“可不是嘛,我昨天还看见他俩在后门那儿说话呢,那小保姆哭得梨花带雨的,沈石堰一个劲儿地安慰。”

“啧啧,慕家那丫头可怎么办哟,这还没结婚呢……”

慕倾雪不是傻子,她察觉到了沈石堰的变化,也听到了那些如针一般扎人的风言风语。

她开始和沈石堰争吵,质问他,而沈石堰却总是闪烁其词,要么说她无理取闹、听信谣言,要么就用沉默来回应,那双曾经盛满温柔的眼睛,如今却常常带着不耐和躲闪。

林梦娟则依旧是那副柔弱无辜、楚楚可怜的模样,见了慕倾雪,还会怯生生地叫一声“倾雪姐姐”,眼圈却总是红红的,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好像慕倾雪才是那个仗势欺人的恶人。

这样的拉扯,最是磨人,也最是伤人。

终于,在一次剧烈的争吵后,心高气傲的慕倾雪彻底寒了心。

那天,她哭着跑回了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任凭谁敲门都不开,只听得见里面压抑的哭声,像受伤的小兽。

第二天,慕倾雪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她要去下乡。

“小雪,你疯了!”韩艳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冲到慕家,连自行车都忘了锁。

慕倾雪眼睛红肿得像核桃,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也干裂起皮,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仿佛要将过去的一切都斩断。

“我没疯,艳子,我想得很清楚。”

她的声音沙哑,带着浓浓的疲惫和失望,还有一丝不容置喙的坚定。

“这里太压抑了,我一分钟都不想再待下去。那些人,那些事,都让我恶心。”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