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上山下乡的梅寒蕊一回到城里,就提出想要去学校上课参加高考,当时的林正军是不打算让梅寒蕊参加高考的,但是他转念一想,万一梅寒蕊考上了大学,正好可以让自己的女儿拿她的录取通知书,顶替她的身份去上大学,到时候再哄骗着梅寒蕊去改个名字就万事大吉了。
于是,林正军便私底下给林玉娇说了他的打算,然后林玉娇便迅速辞了棉纺厂的工作,装模作样的也去学校读书去了。
任广为一脸为难的看着外甥女,叹了口气道:“玉娇啊,不是大舅不帮你这个忙,实在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正式工的名额太少了,你知道现在有多少双眼睛正虎视眈眈的盯着这几个转正的名额吗?我虽然是厂长,可是也不能堂而皇之的走后门,先来安排自己家的亲戚吧。
你还是要先从临时工干起,等熬上两年有了资历了,我才能有理由把你的名字给报上去,不然你年纪轻轻的,刚来上班就想要个正式工,实在是有些难办啊……”
梅寒蕊皱了皱眉,那些临时工不仅工作有些累,而且工资也低,福利也比正式工少好多……
任广为又道:“当然,如果你有大学文凭的话就好说了,我直接就能拍板同意……”
林玉娇撇撇嘴嘴,心想我要是有大学文凭,还用得着来找你吗?
可是尽管心底一百个不愿意,却也没有办法,自己毕竟现在已经二十多岁了,再不上班,总不能在家里闲着吧。
一想到这些,林玉娇心中对梅寒蕊的恨意更深了,自己原本可以顺利的上完大学拿到大学毕业证的,然后再分配到一个事业单位工作,没想到一夜之间全被梅寒蕊那个贱人给毁了。如果有机会再见到梅寒蕊,一定要狠狠的打她一顿出出气。
……
五天后,林正军终于把家里那辆肇事摩托车卖掉了,买的时候花了一千二,骑了不到两个月,因为撞过人,只卖了六百五。
其实就算不卖这辆摩托车,他找人抢回了梅寒蕊的那九百块钱也够赔偿款了。(当然他还给了那个人三百块钱的好处费。)
但是为了掩人耳目,他还是把摩托车卖掉了,让人知道他这笔钱是卖了摩托车才凑够的。
一收到钱后,林正军立刻去了吴祥征家,把赔偿款交给了他的父亲,好说歹说的让吴父给出具了谅解书。
带着这份谅解书来到警察局,林文聪原本三年的有期徒刑改成了四个月。
高玉枝一有时间就四处打探女儿的下落,虽然在这之前她对这个女儿并不怎么关心,但毕竟那时女儿吃住都在自己家里,最起码饿不着,冻不着,而且安全方面也不用担心。
可是现在,女儿老家的房子已经没有了,身上就只有自己给她的那五十块钱,她在外面连吃饭带住宿,那五十块钱又能坚持多久呢?
关键一点她是个女孩子,这万一要是碰到坏人……
她就算对这个女儿再不上心,可那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她内心深处还是担心她的安全的……
梅寒蕊去毛巾厂上班的第一天,厂里就给她发了一身工作服,一条毛巾和一块肥皂。
印染车间的车间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瘦瘦的戴一个眼镜,看起来有些严肃、不苟言笑。
她安排梅寒蕊跟着了一个工龄比较长女工学习。车间的活并不轻松,但是对于曾经上山下乡干了两年多农活,又整天在家干家务活的梅寒蕊来说,倒也不觉得很累。
不过,就是大夜班有些难熬,她的上班时间是三八制,上白班和小夜班还好点,上大夜班(从晚上二十三点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的时候,由于之前她从来没上过夜班,所以一到凌晨三点以后,她的眼睛就困的睁不开,只能时不时的用手掐一下自己的胳膊和大腿来提神。
吃了一个多月的素馅包子和清汤面,梅寒蕊终于迎来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份工资。
拿到工资后,梅寒蕊先去国营饭店花五毛钱要了一笼肉馅的小笼包,咬上一口,面皮松软,肉汁鲜美,再沾点蒜泥和醋,别提多美味了。
一口气吃了一笼小笼包,喝了一碗小米粥,梅寒蕊走到大街上,感觉到整个人都变得更有力气了。
她去郊区的农村集市上买了一个竹背篓和一杆秤,她打算利用上夜班的时候,去郊区的农庄批发一些蔬菜到城里卖。
但是自己又没有什么交通工具,而这种背篓不但装东西装的多,本身也比较轻便,背在身上没有什么重量。
等到自己攒够了钱,她就去买一辆二手的自行车,然后在自行车后座上横着绑绑一根扁担,扁担上可以挂两个筐,那样带的东西就更多了,既省时又省力。
毛巾厂的小夜班是从下午三点半上班,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半下班,白班是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三点半,所以,上白班的时候,梅寒蕊是没有时间去摆摊的,毕竟白班下班之后已经是下午了,下午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批发蔬菜了。
上小夜班和大夜班的时候,她都能抽出时间来。
这个星期她是小夜班,早上六点钟她就起床了,打算步行去西北方向的农庄去看看,那里种着大片的庄稼蔬菜,每天都有一些菜农把收好的菜装在板车上,步行拉着去城里送到农贸市场或者一些国营饭店里,按批发价卖给他们。
农庄距离她现在住的地方不远,大约有三里多路,现在已经是深秋,比起夏天,农庄里的绿叶蔬菜不多了,多数都是一些根茎类的比如萝卜,南瓜,山药之类的蔬菜。
不过,在农庄西边有个很大的湖,这个季节正好是收获莲藕的季节,一些藕农穿着连体的皮衣皮裤,从湖里挖出来新鲜的带着泥的莲藕送至岸边。
岸上,一个四十多岁的农家汉子站在一辆平板车前,把莲藕分别装在一个个大小均匀的筐里,开始称重,称完重之后,都搬到了平板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