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胭脂清平引》是“三才棍”的又一力作,本书以秦良玉马千乘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历史古代故事。目前已更新118118字,最新章节为第87章,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万里胭脂清平引小说,万里胭脂清平引秦良玉马千乘,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思虞,昨晚让你派人调查那些不明身份的客人,现在有眉目了没有?”陈略看向陈思虞。“父亲,我们的人昨晚到现在一直跟着他们在。刚刚传信回来说,他们的确是播州杨家派来的人。目的是配合掌印夫人控制千乘他们。”…
《万里胭脂清平引》小说最新章节试读:田似乎想做最后的挣扎,但纠结了一会儿,还是跟着秦六进去了。她不傻,场下的这些人做不了主。场下有人小声嘀咕道:“掌家夫人对马家也是有苦劳的,这就被赶走了?”“对啊,这样做,是不是太残忍了?”秦良玉示意大家安静:“诸位,马宅的家业、家产,这些事自有专人负责,不需要大家操心。你们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这几
《万里胭脂清平引》精彩章节赏析
“思虞,昨晚让你派人调查那些不明身份的客人,现在有眉目了没有?”陈略看向陈思虞。
“父亲,我们的人昨晚到现在一直跟着他们在。刚刚传信回来说,他们的确是播州杨家派来的人。目的是配合掌印夫人控制千乘他们。”
“但听说昨晚兵部派夔州卫的人过来传话后,他们当场就撤了。”
“他们现在往什么地方去了?”
“酉阳。”
酉阳归冉家统治,南宋建炎三年以来,历史源流和石柱马家差不多。现在的酉阳宣抚使冉维屏垂垂老矣,但他的嫡长子冉御龙和庶子冉应龙为了世子之位,正闹得不可开交。
陈略若有所思,随即又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土司世子之位,真的是人人垂涎的肥肉,大家都要争!
马家的世子之位,杨应龙已经横插了一脚。恐怕酉阳冉家那边的世子之位,也少不了杨应龙的煽风点火。他这几百人的队伍,奔着酉阳那边去了,已经说明了问题。
这个杨应龙真的是个天煞星!
“信,两位兄弟都看完了吧?”陈略语气严肃。
陈略居中而坐,陈思虞站在他身后。陈家另外两房的长老,年纪和陈略差不多,端坐在陈略的对面。
他们俩一个是陈家二房的陈圭,一个是三房的陈炎,他们和陈略从族谱来论,属于堂兄弟关系,但都很尊重陈略。
陈圭和陈炎彼此对视一眼,一起点了点头,信上写的内容让他们快喘不过气来了。
陈略将信递给陈思虞,“现在就烧掉,就在这里烧掉!”
陈思虞双手接过信,走到厅内的香案旁,拿着信凑到长明的蜡烛上,引燃了那封信。
信很快化成了灰烬。
“大哥,这个秦葵到底是什么人?如此重大的事情,他是怎么知道的?”陈圭拿起一盏茶,咕嘟咕嘟猛喝了起来。
陈炎满眼的震惊之意还未消退,“是啊,大哥,这等绝密的内幕,即便秦葵机缘巧合能够知道,可是他凭什么放心大胆就把这些事写在信上告诉给你?”
陈略示意陈思虞给两位叔父再添些茶水,“老实说,我对秦葵了解很少,马千乘和秦葵的女儿秦良玉定亲后,我才听斛哥说起过几次秦葵。”
“父亲,千乘哥的岳父只不过是一个岁贡生而已,虽然文才武艺样样精通,但也不至于被委任如此重要的事情!”陈思虞自从看完信,脑子中到现在还是懵的。
陈略端起茶盏,但并没有喝,“也许,秦葵当年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认识了赵阁老吧,在某种机缘巧合下,加入了赵阁老所在的组织。否则这些朝廷大事,他无官无职,距离京师十万八千里,如何能够得知?”
陈略继续说道:“我对朝廷大佬们的背景不甚清楚,但我听说那个时候,赵阁老当时应该还只一名普通的翰林院编修。”
“朝堂斗争,真的可怕!秦葵当年在翰林院只不过是一名来自边陲蛮荒之地的小角色,居然也能被他们拉进了组织。”陈略感叹道。
“诸位,不要以为我们土司地界天高皇帝远,其实我们这里的重要人物、重大事项,他们全部都有人盯着!”
“一招不慎,方向没有看准,或者位置没有站好,搞不好就被他们玩死了!”
陈思虞记忆力很强,他在竭力重新梳理秦葵那封信的内容。
他想要搞清楚,为何这些极其重大的事,非得要他们陈家知道并执行一些命令。
陈家在石柱也只是二号角色!
在全国的大局中,简直可以算作不入流!
秦葵的信除了建议陈略抓紧想法营救马斗斛外,还专门说了一些事:由于户部亏空,大明朝在朝鲜和倭奴的战争中粮饷耗费巨大,当朝内阁首辅赵志皋、兵部尚书石星正在推动大明朝和倭奴讲和。
倭奴方面在前期的战争中被大明打残了,丰臣秀吉、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等人也初步同意议和。
但议和归议和,驻扎在朝鲜那边的九边军团、戚家军等暂时都不能动,而且现在对杨应龙大规模用兵,户部根本没有银子!
所以赵阁老和石尚书希望对播州杨应龙的事要暂缓,等朝鲜那边的战事了结后,再来收拾杨应龙。
内阁和兵部早就确认播州宣慰司的杨应龙已经造反,前期他袭杀官军、攻占邻境、屠杀其夫人及其娘家全家、追杀播州五司七姓的事情,朝廷了若指掌。
不过四川方面被杨应龙拉拢,从行省到府、州、县,各级官员都主张对杨应龙从宽处理。而紧挨着播州的贵州方面则垂涎播州境内的田产、粮饷、丁口,杨应龙又不鸟他们,他们急于铲除杨应龙。
所以赵阁老和石尚书认为,即便朝廷召集大军进剿杨应龙,一定会遭到四川方面的掣肘,搞不好要吃败仗。
四川方面既然拿了杨应龙的好处,那就先装聋作哑,按他们的意思来办。目前四川下辖的重庆府正在处理杨应龙的事,知府王士琦的处理措施为:
撤掉杨应龙播州宣慰司的职位,改由其长子杨朝栋接替;杨应龙手下参与屠杀的十二名心腹被处斩;让杨应龙缴纳四万两黄金赎罪,同时二儿子杨可栋作为人质,质押在重庆府牢狱中。
同时,杨应龙表态,愿意征集五千精锐苗兵,远征朝鲜,帮助朝廷打倭奴。这个表态,万历皇帝非常赞赏。
但是赵阁老同时提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皇帝的宠妃郑皇贵妃希望逼反杨应龙,而且希望杨应龙这次造反闹得越大越好。
陈思虞感觉脑袋有些发晕,“父亲,为何郑皇贵妃希望杨应龙闹大?大明朝官场的人都知道她想立她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她这样做,扰乱国事,岂不是给自己招黑、找骂?”
“立储乃国本大事,为父不清楚。这些事也不是我们这些土司百姓所能知晓和参与的。我在想,”陈略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我们知道了这些秘密会有什么后果!朝廷随便出来一个大人物,搞死我们就像碾死一只蚂蚁!”
陈圭说道:“大哥,这屋子里的人,除了角落中那个人以外,都是我们陈家自己人,大家铁板一块,再说那封信也被烧掉了,我们不说,谁又会知道我们知道了这些事呢!”
陈略终于将手中那盏茶一口喝了下去,向陈思虞解释道:“不过,赵阁老作为朝臣的代表,反对立郑皇贵妃的儿子天下皆知。”
“我们可以理解为:赵阁老主张暂缓在东边朝鲜、西南我们这边用兵,事成则有功于社稷。事不成,他的内阁首辅位置将不保。他一走,郑皇贵妃或许就有很大的机会。”
陈思虞愤慨不已,“为了一己之私,郑皇贵妃欲置天下安危于不顾吗?杨应龙一旦全力造反, 首先遭殃的就是我们这些邻近之地!”
“以后不用谈这些宫廷大事了,我们还是先想想怎么按秦葵说的办!”陈略岔开了话题。
陈炎看了看正厅角落中那个商人模样的人,“秦邦屏把这封信给了我们后,他就进来了,他和秦邦屏好像很熟的样子!”
那个人全身的衣衫看起来很脏,布满了尘土,一看就是赶了很远的路。
他表情松弛又淡漠,远远坐在角落的一把椅子上,闭着眼睛一言不发,身前茶几上的茶水,一口未动。
小说《万里胭脂清平引》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