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瑶归来的消息恍如涟漪,荡漾在平日里肃穆寂静的无涯峰上。庭院里,暖阳越过雕花窗棂,将爬满藤蔓的凉亭与青石地面镀上一层流动的金。今日峰顶难得地喧腾起来,弟子们连脚步都轻快许多,纷纷涌向庭院中央,簇拥着那位青衣素淡、眉眼含笑的女子。
无涯神尊静立在稍远处,身形与廊柱投下的浓重阴影沉默地融为一体。他惯常清冷无波的目光,此刻却沉沉地落在庭院中央那个被众星捧月的身影上。云舒瑶,他座下天赋最为卓绝的大弟子,此刻正微弯着腰,素白的手指将一个绯红精巧的铃铛递给最小的弟子:“喏,小铃铛,摇起来声音可好听了。”
少女仰起脸,眼睛亮得如同洒满了星子,脆生生地道谢:“谢谢大师姐!”
笑意真切地在云舒瑶唇边漾开,眼角弯弯,暖如三月春风。那融融笑意落在无涯眼中,却莫名地,在他心头刺了一下,细微却清晰。他如玉的面庞上看不出波澜,只是披落肩头的银色发丝,仿佛亦沾染了庭院中浮动的微尘,不再那般冰冷透彻。
接着是二师弟。云舒瑶取出一块温润的墨玉平安牌,上面的符文流转着灵光,显然颇费了心思。她抬手,轻轻替他挂在腰间束带上,指尖不经意拂过玉穗。
“二师兄,”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常下山走动,戴着它,师姐也心安些。”
二师弟素来稳重自律,此刻却在云舒瑶温和的注视下微微红了耳根,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才郑重应道:“多谢师姐挂怀,我定好好戴着。”
那熟稔亲近的姿态,那落在旁人腰间的指尖……无涯宽大袍袖下,原本自然垂放的手指,倏地蜷紧。袖笼深处,一方坚硬的、带着棱角的玉石边缘,隔着薄薄的衣料,狠狠硌进掌心。那是云舒瑶归来当日,亲手交给他的“小玩意儿”——一枚小巧玲珑的莲蓬熏香炉,通体是罕见的碧水瑶池玉雕琢而成,莲蓬间孔窍剔透,若有若无流转着温润光华。
可此刻,这珍罕的瑶池玉,却在他掌心烙下一个生疼的印记。他冰冷的手指紧紧扣着那沁凉的玉石底座,力道之大,几乎能听见骨骼细微的摩擦声,指关节泛起用力至极的青白色泽。
庭院中的欢声笑语如潮水般涌来。云舒瑶笑意盈盈,正耐心地将一件件或新奇或实用的法器灵物分发给围拢的弟子们。每一个温软含笑的瞬间,每一次指尖传递的触碰,都像是一根根无形的细针,在无涯向来古井不波的神魂深处,扎下细微却连绵不绝的刺痛。他那双洞察九幽的银灰色眼眸里,沉沉的冰层之下,似有微澜被悄然搅动,一种从未有过的、全然陌生的滞涩感,沉沉压在胸腔深处。
他站在廊下阴影里,袍袖中的手攥得更紧,目光宛如实质的寒冰,将那喧闹隔绝在外。
门外喧闹终于缓缓散去,庭院里重归宁静。云舒瑶微微舒了一口气,一抬眼,便望见了阴影深处那道凝固的身影。她快步走了过去,身上沾染的暖阳气息瞬间冲淡了他周身的清寂。
“师尊,”她的声音清亮依旧,目光落在无涯紧掩的宽袖上,“您一直在这儿?怎么不唤弟子?”顿了顿,她微微歪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柔和的探寻,“方才给您的那个小香炉……可是不合心意么?”她踮起脚尖,下意识地想要看清师尊袖中的情形,温热的呼吸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掠过了他质地冷硬的玄色袖袍边缘。
就在那温热的气息拂过的瞬间,袖笼深处,一直被无涯紧握着的莲蓬香炉底座,忽地逸散出一缕若有似无的气息。不再是瑶池玉原本蕴藉的清雅淡香,反而透出一种细微的、幽幽的清苦,极其隐秘,却瞬间钻入无涯敏锐的鼻息。
这丝气息,宛如一道冰冷的细线,倏然缠紧了他的心神。
无涯终于垂下了眼帘。浓密如鸦羽的长睫遮住了他眼底所有翻涌,视线沉沉落在云舒瑶光洁的额头上,停驻于她微微颤动、投下小片阴影的睫毛上。他开口,声音依旧低沉悦耳,却比平日多了几分难以察觉的绷紧,仿佛玉石相击,清冷中带着不易察觉的滞涩:
“……旁人的礼物,也是这般瑶池玉的质地么?”
每一个字出口,都像在胸腔里无声地碾过一遍。喉间那股莫名的滞重感愈发清晰,仿佛有一株无形的藤蔓悄然滋长,柔韧冰冷的藤条紧紧缠绕住那颗早已遗忘凡尘跳动的心脏,随着每一次呼吸,那绞缠的力道便收紧一分,带来一种近乎窒息的闷痛与酸涩。
月光如冰泉流淌,无声浸润着无涯神尊冰雪雕琢般的侧脸。他微微敛眸,目光落在自己那只紧握片刻后兀自残留着僵硬的右手上——掌心皮肤上,赫然烙着一个清晰泛红的、小巧莲蓬底座的印记。
指尖动了动,似乎想要抚平那痕迹,却终究停在半空。
他缓缓松开紧攥的手指。那枚温润的碧玉莲蓬香炉安卧于掌心,底座中央,竟奇迹般氤氲出一点微弱却真实的暖意,不再是方才烙入掌心的冰冷坚硬。这一点暖意,如同细小的萤火,固执地蛰伏在幽冷的瑶池玉深处。
无涯默然不动,唯有那片紧贴玉石底座的肌肤,无声地回应着那点陌生的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