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1. 幻痛陶土

林雾的右臂在那场惨烈的车祸中永远地消失了,然而,那深入骨髓的疼痛却如影随形,从未真正离去。每逢梅雨季节降临大地,潮湿的空气仿佛成了疼痛的催化剂,使得那已经不存在的幻肢犹如被无数尖锐的钢针无情地穿刺一般,带来阵阵撕心裂肺的剧痛。

面对这无尽的折磨,林雾四处寻求解脱之道。终于,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她决定尝试接触陶艺这个陌生而又充满吸引力的领域。“让双手的忙碌去欺骗大脑吧,也许这样能暂时忘却痛苦。”医生温和地说道。

于是,在城市郊区一个名为“栖泥陶舍”的小工作室里,林雾生平第一次用左手轻轻触摸到了那冰凉而细腻的陶土。当她的指尖刚刚陷入柔软的泥胚之中时,一阵突兀的女人啜泣声骤然响起。那声音缥缥缈缈、若有若无,仿佛来自于深深的泥土之下,其中还夹杂着一首遥远而陌生的昭和年代的日语军歌,曲调哀怨凄凉,令人毛骨悚然。

正当林雾惊愕不已的时候,陶舍的店主悄然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把骨灰白色的釉料,并轻声解释道:“这批陶土有些特别,在烧制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所谓的‘记忆回响’现象。”尽管心中仍有余悸,但林雾还是决定继续完成自己手中的作品。

那个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林雾凭借着脑海中的记忆和内心深处的情感,用单手艰难地捏造出一只扭曲变形的断臂形状。当她将这件尚未完工的作品小心翼翼地放入窑炉之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最后的成果。

随着窑炉内火焰熊熊燃起,橘红色的火光映照着林雾苍白的脸庞。就在那一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平凡无奇的陶土表面竟然渐渐浮现出一幅清晰可见的刺青图案:一朵娇艳欲滴的樱花,然而它却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因为一根冰冷坚硬的铁丝直直地贯穿了整朵花儿。

2. 樱花刑

当那精美的成品终于从炽热的窑炉之中缓缓取出之时,站在一旁的林雾突然间感到自己的幻肢像是被烈火灼烧一般,疼痛难忍。他下意识地看向那刚刚出炉的陶器,只见陶臂内侧原本淡雅的樱花纹路此刻竟然渗出了一抹血色的釉光,这奇异的景象仿佛打开了一道通往过去时光的大门。

透过那血色的光芒,一幅令人心碎的画面渐渐浮现出来。时间回到 1943 年,那时的朝鲜正处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美丽而善良的少女金英姬不幸被强行征召成为了所谓的“慰安妇”,她娇嫩的左臂更是被残忍地刺上了冰冷的编号。然而,在无尽的苦难之中,金英姬并未放弃对生活和美好的向往。

有一天,她偷偷地藏起了陶瓷厂里珍贵的红釉,并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那充满耻辱和痛苦的慰安所墙壁上,一笔一划地用心描绘着一朵朵绚烂的樱花。那些粉色的花瓣在黑暗中绽放,似乎给这个悲惨的地方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可惜好景不长,日军最终还是发现了金英姬的秘密行动。他们愤怒至极,用无情的铁丝紧紧地将她捆绑在了窑炉之前,逼迫她吞下那烧得通红、滚烫无比的瓷片。金英姬的惨叫声回荡在整个陶瓷厂,但却无法唤醒这些侵略者内心丝毫的怜悯。

林雾瞪大了双眼,目睹着这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悲愤和痛楚。他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猛地挥拳砸向那只陶臂。随着一声清脆的破裂声响起,破碎的瓷片四处飞溅,其中一片锋利的瓷片划过他的掌心,鲜血瞬间涌出。

殷红的血滴滴落在脚下的陶土之上,奇迹般地与那尚未干涸的釉料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全新的画面。画面中,金英姬的骨灰被人们悄悄地混入了陶土之中,然后一同埋葬在了陶瓷厂后山那座密密麻麻的万人冢里。从此,她的灵魂或许能够得到安息,永远陪伴着这片曾经饱受磨难的土地。

3. 骨瓷录音

“这已经是第几个了啊……”店主轻轻地擦拭着那个布满裂痕的陶罐,仿佛对待一件珍贵无比的宝物。他的目光落在每一个罐底,那里都精心地刻着不同的名字:李秀珍、朴顺玉、崔明淑……这些名字对于旁人来说或许只是普通的符号,但对店主而言,它们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段沉重而又令人心碎的故事。

林雾静静地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那些名字和陶罐。经过一番调查,她惊讶地发现,这些名字所代表的女性竟然都是未曾被正式登记过的慰安妇。她们的骨灰被人悄悄地掺入到陶土之中,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一种无声无息但却坚定不移的抵抗。

正当林雾陷入沉思之时,店主小心翼翼地将一只新捏好的陶罐放入了窑炉里。就在那一刻,奇异的事情发生了!罐身突然间传出一阵多声部的吟唱声。那声音交织在一起,有韩语、日语、中文等各种语言,听起来就像是一群女人在用各自的母语哼唱着古老的民谣。

在熊熊燃烧的高温火焰中,这些歌声逐渐融合在一起,最终熔化成了釉面上美丽而神秘的冰裂纹路。然而,其中最为刺耳的一声呜咽,却是来自于英姬那曾经被烫毁的喉咙。那种痛苦和悲伤似乎透过时间与空间的阻隔,直直地传入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底。

与此同时,林雾感觉到一股莫名的力量正在侵袭自己。原本用于制作陶器的钢针此刻竟化作了一片片粉嫩的樱花花瓣,伴随着每一次的拉坯动作,不断地将那些陌生女子的记忆深深扎入她的灵魂深处。起初,这种感觉还很微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的幻肢疼痛让她几乎无法承受。

4. 河流解封

林雾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朋友那里借来了一台先进的金属探测器。他怀揣着满心期待与忐忑不安,来到了那座废弃已久的陶瓷厂旧址。

这片曾经热闹非凡的土地如今已变得荒芜破败,杂草丛生。林雾小心翼翼地踏着满地的碎瓷片和尘土,手中紧紧握着金属探测器,缓缓地移动着脚步。

突然,探测器发出一阵尖锐的鸣叫声。林雾心中一喜,急忙蹲下身来,开始用双手小心地挖掘着地面。经过一番努力,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渐渐露出了真容。

林雾轻轻拂去铁盒表面的泥土,颤抖着手打开了它。映入眼帘的是一本已经泛黄的书籍——《慰安妇名册》。岁月的痕迹在书页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但那些名字依然清晰可辨。

当他翻到最后一页时,发现上面粘着一封字迹潦草的绝笔信。仔细辨认后,才看清这是英姬写下的遗言:“请将我的骨灰捏成樱花,撒在能流淌的自由之地。”

在一个狂风骤雨的夜晚,林雾独自划着一艘小船,悄然驶向汉江的一条支流。黑暗的天空被闪电撕裂,雷声轰鸣,豆大的雨点猛烈地敲打着江面。

林雾默默地从船里取出一件件精心准备好的陶器,然后将它们逐一沉入江中。每当一件陶器没入水中,神奇的事情便发生了——水面上升起一团微弱而神秘的荧光。

随着越来越多的陶器沉入江底,这些荧光逐渐汇聚在一起,照亮了整个江面。与此同时,那些原本附着在陶器上的陶臂也开始在江水中慢慢溶解。

渐渐地,那些陶臂竟然化作了一只只闪烁着光芒的萤火虫,它们成群结队地飞舞起来,仿佛受到某种无形力量的指引,纷纷扑向对岸那片绚烂盛开的樱花林。

5. 疼痛开刃

最后一尊陶像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宛如一个沉默而神秘的存在。这尊陶像是林雾的自塑像,它展现出了一种独特而令人震撼的形态。只见其右臂被精心地捏制成了一棵盛开的樱花树形状,那细腻的纹理和逼真的造型仿佛将生命注入其中。更为惊人的是,每一片粉嫩的花瓣之上,竟然都镶嵌着一枚精致的瓷质姓名牌。

随着窑炉内温度逐渐升高至 1943 度这个关键节点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安静的陶像开始出现异动,那棵樱花树形状的右臂突然间如同拥有了自己的意志一般,树根迅速暴长起来。它们以惊人的力量刺破了厚厚的窑壁,并深深地扎根于周围的泥土之中。

刹那间,整个陶舍都陷入了剧烈的震颤之中,仿佛大地也感受到了这股强大的能量波动。就在这时,更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上演了:慰安所的废墟缓缓从地底隆起,那些曾经饱受苦难与折磨的女人们的虚影渐渐浮现出来。她们步履蹒跚却坚定地朝着陶像走来,手中紧握着锋利的瓷片。

这些女人们的目光充满了愤怒与决绝,她们毫不犹豫地用瓷片刮去了刻在陶像右臂上的编号。每一下刮擦都伴随着刺耳的声响,仿佛是对那段黑暗历史的控诉与反抗。而与此同时,一直困扰着林雾的幻肢疼痛竟也在这一刻骤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还未等他回过神来,一股灼热感从他的掌心传来。低头看去,只见一朵完整的樱花正在他的掌心中绽放开来。那鲜艳的釉色犹如鲜血般殷红,又似烈火般炽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仿佛要燃烧尽世间所有的不公与邪恶。

6. 无名冢开花

三年后,陶瓷厂旧址变成“樱花冢”纪念馆。

林雾的陶艺展区中央,有株永不凋零的瓷樱树。每当游客触碰枝干,就能听见1943年的歌声在根系中流淌。

她的右臂依旧空荡,但梅雨季来临时,会有萤火虫停驻肩头。看守人说,那些光点常拼成韩文“谢谢”,而林雾总摇头:“该道谢的是我们,是疼痛让记忆开刃。”

某天清晨,最早一批樱花突然全部转向东方。林雾知道,那是英姬们终于顺着汉江,游回了故乡的春川。

后记:

幻肢痛与历史伤痛形成双重镜像,陶艺成为跨越时空的共情媒介。林雾的创作实则是场庄严的招魂仪式——当现代人的身体成为历史记忆的容器,那些被噤声的苦难终于找到归途。樱花从暴力的符号变为自由的图腾,印证了艺术最原始的力量:让不可言说的疼痛,在泥土与火焰中重获尊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