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昭昭景明》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爱吃榴莲汤”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傅霁景顾昭,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完结,千万不要错过!
昭昭景明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那场深夜公园里的崩溃与那个陌生少年短暂的出现,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涟漪荡开后,水面并未恢复以往的沉寂,反而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重新汹涌起来。
顾昭的“离家出走”就这样以沉寂的方式地结束了。她沉默地回到那个让她感到窒息的家,妈妈林娟红着眼圈,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叹了口气,转身去给她热牛奶。争吵的余波仿佛还停留在空气里,但谁都没有再提起。
然而有些东西从那一夜起,彻底改变了。
顾昭心里只剩下一个无比清晰近乎执拗的念头:好好学习,逃离这里,逃离妈妈。
这个念头成了支撑她的全部信念。她收起了所有无关的情绪,像一台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开始疯狂地运转。她找出所有落下的课本和练习册,一页一页地啃,一道题一道题地刷。台灯亮到深夜成了常态,甚至天蒙蒙亮时,她就已经坐在书桌前开始背诵古文和英语单词。
她不再满足于跟上进度,开始提前预习下学期的知识点。那些复杂的公式、拗口的文言文、陌生的英语语法,成了她未来逃离通道的一个个地基,她近乎贪婪地吸收着一切知识,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填补内心的空洞,才能让自己获得离开的资本。
偶尔,四岁多的弟弟张漾会摇摇晃晃地抱着图画书过来,奶声奶气地央求:“姐姐,陪漾漾看奥特曼。” 若是以前,顾昭或许会心软地陪他一会儿。但现在,她只是摸摸弟弟软软的头发,然后又面无表情地戴上耳机,磁带里冰冷的英语对话瞬间淹没了动画片热闹的音效。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笔尖在草稿纸上沙沙作响,对身旁弟弟失望又茫然的眼神视若无睹。
张叔叔最先察觉出不对劲,他看着顾昭眼下越来越浓的青黑,看着她吃饭时都像是在神游天外默背公式,心疼不已。他尝试着劝她:“昭昭,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得劳逸结合。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出去和同学玩玩,或者看看电视放松一下?”
顾昭只是从书本里抬起头,眼神平静无波,甚至对他礼貌地笑了一下:“谢谢叔叔,我不累。”然后重新埋下头去。那笑容空洞而疏离,让张叔叔所有劝慰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反而是妈妈林娟对女儿这种近乎自虐一般的努力感到十分满意。
她看着顾昭成绩单上迅速回升甚至超越从前的排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真正轻松的笑容。她对着张叔叔,甚至是对着来串门的邻居,都会带着一种扬眉吐气的语气说:“看吧,孩子还是得逼一逼!就知道用功了!小姑娘家家,将来什么都靠不住,就得靠自己,现在努力以后才有出路!”
她完全没有看到女儿沉默表面下那汹涌的暗流,没有察觉到那拼命学习的动力并非来自她的“激励”或所谓的“懂事”,而是源于对她、对这个家最深切的绝望和逃离的渴望。她欣然享受着女儿“重回正轨”甚至“更加出色”带来的欣慰与面子,并将之归功于自己的“教导有方”。
听着妈妈那些充满欣慰和期望的话语,顾昭从不反驳,甚至不再感到愤怒。她只是更加沉默,握着笔的手指更加用力,指甲掐进掌心,留下深深的月牙印。
妈妈的话,像最后一把锁,“咔哒”一声,彻底锁死了她心中那扇名为“留恋”的门。
逃离这里,逃离妈妈。
这个念头在她心里烧成了一团冰冷的火焰,驱动着她不知疲倦地向前奔跑。她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拼命,不再是为了任何人的期望,只是为了给自己锻造一双足够有力的翅膀,终有一日,能头也不回地飞离这片让她窒息的土地。
顾昭的拼命有了肉眼可见的回报。她的名字重新稳固地占据了年级红榜最顶端的位置,甚至分数远远甩开第二名。这种近乎恐怖的攀升速度,终于引起了校领导的注意。
一天放学后,班主任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年级组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都在。副校长是个戴着眼镜表情严肃的中年男人,他推过来一套密封的试卷。
“顾昭同学,你的近况和各科老师反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了。”副校长的声音没什么波澜,“这套题是高一上学期的期末模拟卷,你做做看。如果成绩能达到优秀水平,学校可以考虑让你跳过初三,直接进入高中部学习。”
顾昭的心猛地一跳,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跳级?直接进入高中?这意味着她能更早毕业,更早离开!巨大的惊喜和渴望瞬间攫住了她,几乎让她忘了呼吸。她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只是用力点了点头,声音镇定:“谢谢老师,我愿意试试。”
那个周末,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仿佛又回到了最疯狂的那段学习时光。但这一次,心是滚烫的,目标清晰得灼人。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是她为自己敲响的战鼓。
结果毫无悬念。她不仅达到了优秀,甚至有几门科目逼近满分。副校长看着成绩单,严肃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一丝惊异和赞赏。
“很好,顾昭同学,你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学校会履行承诺,办理跳级手续,下学期你就可以直接去高一(一)班报到了。”
“谢谢校长。”顾昭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平静却坚定地看着领导,“我还有一个请求。”
“你说。”
“如果可以跳级,我希望……能申请住校。”
办公室里安静了一瞬。班主任和年级组长交换了一个眼神。跳级生通常年纪偏小,生活自理能力是学校会考虑的因素。
顾昭仿佛看穿了他们的顾虑,立刻补充道:“我能照顾好自己。我只是觉得高中课程会更紧张,住校能节省很多往返时间,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她的理由充分且无可指责,完全符合一个“优等生”该有的思维。
副校长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可以,你的情况特殊,学校会特批你的住校申请。”
抱着批准她跳级和住校的通知书走出办公楼时,初夏的阳光有些刺眼。顾昭眯起眼,感觉手里的几张纸重若千钧——这是她的通行证,是她通往自由的第一把钥匙。
消息传回家,反应截然不同。
张叔叔第一个表示反对。他放下通知书,眉头紧锁:“跳级?昭昭,你才多大?初三的知识还没学完就跑去上高中,能跟得上吗?压力得多大啊!还要住校?不行不行,家里又不是没地方住,你一个小姑娘住在学校,吃不好睡不好怎么办?叔叔不同意。”
他的担忧真切实在,是纯粹的心疼。他甚至看向林娟希望她能一起劝阻。
然而,林娟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她拿起那张通知书,反复看了好几遍,眼底的光芒越来越亮,那是混合着骄傲、欣慰和一种……扬眉吐气的兴奋。
“跳级?住校?”她重复了一遍,语气里是压不住的喜悦,“这是大好事啊!老张,你懂什么!这说明我们昭昭是天才!别人想跳还跳不了呢!住校好学校学习氛围多浓啊,省得在家被小漾吵到。昭昭,妈妈支持你!我就知道我女儿最有出息!”
她甚至已经开始盘算:“这下好了,提前上大学,将来毕业找工作都占优势!小姑娘就得这样,靠自己拼出来!”
顾昭沉默地听着。张叔叔的反对让她心里掠过一丝微弱的暖意,但很快就被妈妈那番“深明大义”的支持彻底浇灭。妈妈看到的不是她的压力和可能的不适应,而是她“有出息”带来的荣光和更早自立的便利,似乎是在向当年的她自己又或是爸爸证明,看吧女儿跟着我准没错,我把女儿教的多好。
“叔叔,我能跟上,我不怕压力。”她只对张叔叔说了这么一句,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住校也是我自己要求的,我想更专心学习。”
张叔叔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所有劝阻的话最终都化成了无奈的一声叹息,他心疼地摸摸她的头:“唉,你这孩子……要是太累了,随时回家,知道吗?”
顾昭点了点头,心里却知道,一旦离开,她绝不会轻易回头。
她看向窗外,蓝天白云,视野辽阔,住校只是一个开始,她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搭建通往远离母亲的、属于自己未来的阶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