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小说《名义:官至常务副,成最后赢家》章节免费阅读

名义:官至常务副,成最后赢家

作者:吃个蘑菇

字数:117919字

2025-10-30 20:58:05 连载

简介

名义:官至常务副,成最后赢家》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男频衍生小说,作者“吃个蘑菇”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主角陈启明祁同伟的冒险经历让人热血沸腾。本书已更新117919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探索!

名义:官至常务副,成最后赢家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千里之外的京城,陈启明刚刚结束在发改委的最后一次工作会议。

回到办公室,他开始整理个人物品。

突然,桌上的手机嗡嗡震动,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

陈启明看了一眼,是一直很关照他的老领导家中的座机号码。

他立刻接起,语气自然而亲切:“老领导,这么晚还没休息?”

电话那头传来老人温和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人老了,觉少。想着你明天就要动身了,给你打个电话。家里都安顿好了?”

“都安排好了,您放心。”陈启明回答,心里明白,老领导这个电话,绝不只是为了嘘寒问暖。

“嗯。”老人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语速也慢了下来,像是随口一提。“启明啊,汉东那边……秋天雨水多,出门记得常备把伞。”

陈启明握着电话的手微微紧了紧。

这句看似平常的叮嘱,他听懂了。

他没有追问细节,也没有长篇大论地表决心,只是用一种让长辈放心的沉稳语气回应道:“我记下了,老领导。会注意的。”

“好,那就好。去吧。”老人说完,便挂了电话,依旧是那般干脆利落。

放下手机,陈启明沉默了片刻。

他伸手拿起桌上那份边角已磨得发白的《汉东省经济数据报告》,却没有翻开。

老领导的提醒,与他这段时间研判出的结论相互印证,让他心中那幅关于汉东的图景,底色又深沉了几分。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长安街上的车水马龙,思绪万千。

他是个穿越者,二十年多前,当他在这个同名同姓的身体中醒来时,正值青春年少。

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和这一世的努力,他考取了青花大学,不到30岁就是经济学博士。

毕业后进入国家发改委,从副处做起。

期间撰写的内部报告,准确预判了金融危机的冲击,率先提出新基建的构想,精准预警地方债务风险,让他获得老领导的赏识。

奋斗14年,他如今已是地方经济司的司长,正厅级。

真正让他蜕变的,是六年前的那次挂职。

六年前,他主动要求到工人产业丰富的清州市任市长。

在那里,他第一次直面地区经济转型的阵痛:矿井关闭、企业倒闭、数万职工面临下岗。

记得刚到任第一个月,就遇到了上千名矿工围堵市政府。

他没有选择回避,而是走进人群,在雨中站了两个小时,倾听他们的诉求。

“市长,这矿关了,我们吃什么?”一位老矿工哭着问道,看着实在可怜。

“矿会关,但人不会倒。”他握住老矿工粗糙的手,郑重其事地说道。

“给我半年时间,一定给大家找到新出路。”

后来,他做到了,再用三年时间,成功推动清州从一煤独大转向多元发展。

当周边城市还在困境中挣扎时,清州已经建起了高新技术园区,引进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六年任期结束时,这个曾经的经济下滑城市实现了逆势增长。

更重要的是,数万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社会保持稳定。

这段经历让他明白,改革不仅要敢碰硬,更要会绣花;发展不仅要速度快,更要步子稳。

收回思绪,陈启明知道,新的挑战已经开始。

三天后,京州秋高气爽。

上午九时整,一辆黑色奥迪A6缓缓驶入汉东省委大院,在主体办公大楼前的台阶下平稳停驻。

中组部王副部长率先下车,望着台阶上整齐等候的人群,对紧随其后的陈启明低声道:“启明同志,汉东的同志们很热情啊。”

陈启明面带微笑,目光仔仔细细地扫过迎接队伍。

他注意到站在最前方的省长刘震东和副书记高育良,两人虽并肩而立,却微妙地保持着半个身位的距离。

高育良脸上挂着儒雅的微笑,手不时地推着眼镜。

比起十多年前的初见,高育良明显老了许多,不过依旧精神矍铄。

“王部长,一路辛苦了!”

刘省长热情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寂静,他快步上前与王副部长握手,随即转向陈启明。

“启明同志,欢迎你来汉东工作!我们盼了很久啊。”

高育良紧随其后,语气温煦。

“王部长,启明同志。”

“沙书记本来要亲自迎接,但林城有个紧急调研任务,昨天下午就赶过去了。”

“他特别嘱咐我和刘省长,一定要代表他和汉东省委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陈启明敏锐地捕捉到高育良话语中的细节,若有所思。

“沙书记太客气了,工作要紧。”王副部长笑着回应。

陈启明则是微微欠身,笑着说道:“刘省长、育良书记,感谢各位同志。从今天起,我就是汉东的一员了,还请各位同志多指点。”

在省委组织部长吴春林的主持下,简短而庄重的见面会在省委第一会议室举行。

王副部长宣读了中央任命决定:陈启明同志任汉东省委委员、常委、汉东省常务副省长。

轮到陈启明表态发言时,他稳步走上讲台,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

“衷心感谢组织的信任,让我有机会来到汉东这片热土工作。”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

“汉东是经济大省,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地位重要。能够加入这个集体,我深感责任重大……”

他的发言简洁务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发言结束后,他向着台下深深鞠躬。

掌声适时响起,热烈而规整。

陈启明在掌声中抬起头,正好对上高育良含笑的目光。

两人视线交汇的刹那,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不易察觉的审视。

见面会结束后,刘震东、高育良陪同王副部长来到车前。

“启明同志。”王副部长临上车前,特意握住陈启明的手。“既要大胆工作,也要注意方法。”

“请部领导放心,我会尽快熟悉情况,投入工作。”陈启明郑重回应。

送走王副部长,刘震东接了个电话,面露歉意地先行离开。

唯独高育良还站在原地,目光温和地看向陈启明,似乎有意停留。

陈启明心领神会,适时转身,主动迎上前两步,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尊敬。

“高老师,十年前在国家行政学院听您讲授万历十五年一课,至今受益匪浅。”

“早就听闻您这些年为汉东的发展殚精竭虑,还请您务必多保重身体。”

高育良脸上绽开更亲切的笑容,伸手拍了拍陈启明的手臂,动作熟稔自然。

“启明啊,难得你还记得那堂课。岁月不饶人,我们这些老家伙,身体是比不得你们年富力强了。”

他话锋微转,如同闲话家常。

“说起来,你这次来汉东,肩负重任啊。临行前,部里的老领导……可有什么特别的交代或期望?”

他语速放缓,目光状似无意地掠过陈启明的脸庞。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