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佛子郡王他死缠烂打,又争又抢!这书“日月之中”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讲述了谢云玉萧凌的故事,看了意犹未尽!《佛子郡王他死缠烂打,又争又抢!》这本连载的宫斗宅斗小说已经写了207316字。
佛子郡王他死缠烂打,又争又抢!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你二哥书房的书,你几乎都看过。尤其喜欢看游记,地理志之类的书。
后来没有书看了,就躲在房间里看外面的话本子。
我说的可对?”
谢云玉悻悻的看着谢老爷子道:“祖父慧眼,孙女班门弄斧了。”
谢老爷子见谢云玉被自己戳穿,居然大大方方的承认了,不由的对她又高看了几分。
“关于你的婚事,你自己怎么想的?”谢老爷子笑眯眯的问。
谢云玉看着自己的祖父目光炯炯。
“孙女儿想过两年再谈婚事。”
“过两年你可就十七八了,年龄大了有些高门会挑剔的。”谢老爷子沉吟道。
谢云玉却信誓旦旦的说:“好饭不怕晚。
到时候二哥三元及第,上门的人起码比现在这种好点。
若那时真有人因为年龄嫌弃我,那是只能说是他无福气罢了。
这世界上,只有娶不到媳妇儿的男人,没有嫁不出去的女子。”
谢老爷子听了最后这句话,哈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说的不错,还真是如此,没有嫁不出去的女子,只有讨不到老婆的男人。”
谢老爷子乐了半天后道:“天一大师说你的姻缘是天定的,晚两三年又何妨。
成,你这事儿祖父替你做主了,你父母那里不用担心。”
谢云玉听了,高兴起来,眉开眼笑的去给老爷子做了一碗面。
晚上又做了一桌色白颜青的淮扬菜,老爷子吃的很高兴。
次日一早。
皇帝刚下朝,就见晋阳大长公主在御书房等着自己,一见面就泪水涟涟:
“陛下,凌儿昨日连夜就去回了万安山,他……他这是铁了心要出家……”
皇帝看了看身后的太子道:“你昨天劝了一日,劝的怎么样了?”
太子立马诚惶诚恐的行礼道:“父皇恕罪,凌儿昨日身子不适,我就先让他喝了药休息。
待我忙完政事,想要去劝他的时候,他已经走了。”
说到此处,太子表情十分尴尬。
晋阳大长公主一听又要哭,皇帝赶紧道:
“行了,你去溪云禅寺务必将他劝回来,现在就去。”
太子低头应喏,恭敬行礼告退。
巳时,山上的雾气彻底散尽时,太子上了山。
找了半天,最后在碧潭边上的观景亭见到了萧凌,他正在亭中作画。
其实,萧凌是在这里等谢云玉。
“表弟,你怎么躲在这里,让我一通好找。”
太子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
说完便扯开自己手中的折扇,潇洒的在胸前扇了扇。
萧凌没有理会他,只是看着眼前的画作,继续涂涂改改。
太子上前,看着画儿,点了点头:“嗯,画技比之前又增进了不少。”
萧凌开口,声音清冷道:“你这次来准备待几日?”
“待到能让你回心转意为止。”太子伸了个懒腰说。
“那你就多待几日吧,好体现我出家的决心。”
太子笑道:“那感情好啊,我正好松散松散。”
“不过,弟呀,你这次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萧凌手下不停,在左侧几笔描摹了一只活灵活现的翠鸟,口中回答道:
“你回去后就说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劝说我不出家,但是我的婚事我自己说了算。
哪怕是我要明媒正娶一个婢女,他们也不得阻拦。
并且让陛下亲自下旨,我母亲不得反悔。”
太子听了,收起折扇,诧异道:“你莫不是瞧上了你府上的哪个丫鬟不成?”
萧凌回头看着太子道:“这你别管,就按照我说的回去转达就行。”
太子的好奇心明显不在这上面,而是在丫鬟上。
“弟呀,不是哥多嘴,你好歹娶个官家小姐,无论家世再低,咱们也能往上提拔。
你若是瞧上个丫鬟,就算是父皇,姑母他们同意了,对那丫鬟来说也不是个好事儿。
京中人的唾沫星子可是能杀人的。”
萧凌在笔上蘸了点淡青色,往画上涂抹。
“兵法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太子扇了两下扇子,站在亭子边缘,看着眼前的美景心旷神怡。
嘴上却说:“你这不是常年读佛经吗?怎么还读上兵法了?
再说你这点兵法没用在战场上,全用来对付姑母了。
小心她知道又不高兴。”
萧凌转头,冷清的看着太子:“如果她知道,那就是你说的。”
太子听了瞠目:“怎么就成我说的了?”
“因为我不会说,只有你才会这么无聊。”萧凌冷哼一声。
“我好歹是你哥,还是太子,你就这么不相信我的人品?”
“人品?你没有。”萧凌不客气的说。
太子没有因为萧凌的话而生气,反而道:
“放心,逗你玩呢。从小到大,关键事儿上我可从来都是站你这头的。
此事牵连到你的终身大事,哥定给你办好。”
说完后又嬉皮笑脸的看着萧凌,用胳膊肘碰了下他:
“你倒是说说,你瞧上哪个小丫鬟了?
要是宫里的宫女,我也有办法给她个合适的身份。
若是你们府上的,那就得姑母点头,我就爱莫能助了。”
但是任凭太子怎么问,萧凌都不说话。
萧凌愈是如此,太子就愈是相信萧凌瞧上了个美貌的小丫鬟。
太子缠着萧凌,让他陪他逛逛。
萧凌这一日没有等到谢云玉。
第二日,谢家的老太爷收到信说自己的好友快不行了,想要见他最后一面。
谢老太爷的好友章石楠老爷子,是他的同乡,都是江南吴郡人士。
两人不光是同乡,还是同科进士,还同在朝为官多年。
章石楠当年是从吏部尚书的位置退下去的,两人惺惺相惜。
现如今章老要不行了,谢老太爷收到信后,就沉默不语。
中午吃饭就闷闷不乐。
谢云玉见状问老爷子:“祖父,可是有事情?”
“唔…… 你章家祖父病重,写信来想要见我最后一面。”
谢云玉听了心中颇有些难过,她记得那个章老头,为人风趣幽默,和祖父的关系颇好。
晚饭时分,谢云玉做了老爷子爱吃的红烧狮子头,老爷子还是闷闷不乐的。
谢云玉想了一下午的想法,终于派上用场了。
“祖父,孙女是这样想的,您多年不曾回吴郡老家了,这次就当是回乡住一段。
同时也去瞧瞧章老爷子,算是见他最后一面,您看如何?”
谢老太爷听了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只是辛苦你一路上舟车劳顿陪着我。”
谢云玉见自己还未说陪同,老爷子就点了自己的将,心中开心不已,但是面上却不显。
“照顾祖父是孙女应尽之责。”谢云玉客气道。
随即笑道:“再说读万卷书,不若行万里路,孙女这么些年都待在京中,快忘记吴郡的样子了。
只记得儿时回去过,那里的山上常年烟云缭绕,白墙青瓦,景色雅致像一幅水墨画。”
谢老爷子听谢云玉提起吴郡老家,神情总算是鲜活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