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黄亚桥这个人,叶正青有所耳闻。

读高中时开始在网上写小说,处女作的版税就让他发了一笔小财,此后笔耕不辍,每年都有新作品问世。

大多数作家倾向于自由职业,他却在读完大学后,选择了入职家乡阳城市云北区的事业编,过上朝九晚五领固定薪水的生活。

规矩得十分另类。

还有更另类的,此人对自己的署名权格外执着。

他写出的东西,无论是小说还是稿件,都必须完完整整地署上他的名。

曾经他给省报供稿,人家末尾写的是“本报记者XXX,通讯员黄亚桥”。

通常,省一级要下面的稿件,给你留个通讯员,让你能得到点补贴都算好的了。

更多的时候,连名字都没有。

不过,对基层而言,稿件能被上级引用,已经是一种荣誉的体现,既能写入履历里,也能用来评级,所以基本不会去追究。

黄亚桥才不管这个,直接找上门大闹一场,要求人家给他改回来。

改是改回来了,他也因此出了名。

按道理讲,这种“刺头”不会受欢迎。

但黄亚桥写得一手好材料,又是青年作家,早已入选省文联,论起来也是阳城文艺界的知名人物,所以没人敢排挤他。

这样一个人,来找她干什么?

叶正青大脑疯狂转动起来,突然间,她想起什么,侧身看向右后方。

邱姐,跟她一块儿借调到中心的七人之一,跟叶正青猝不及防对上了眼神,赶紧偏开视线,看向电脑屏幕。

上星期就是她,把稿子传给叶正青,让叶正青赶紧排版传回去,她才能发给运营部。

叶正青记得自己当时是有问的,怎么没有署名。

邱姐不耐烦地回答是本报供稿,又说审核拖太久了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时间,让她快点赶出来。

她当时手里还有别的活,也就没有多想。

看来就是这里出的问题?

叶正青眯起眼睛,刚要开口,就听门外面响起电梯开门的声音,随即是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格子衬衫的男人进了门,快步走到她面前。

黄亚桥在传闻中是孤僻激进的形象,本人却瘦瘦的,个子很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弱不禁风的样子。

他推了推眼镜,对着叶正青上下打量了几秒:“就是你把我的名字删掉的?”

叶正青说:“不好意思,麻烦你先坐一下,我得先了解情况,如果是我的问题,我会……”

黄亚桥打断她:“了解什么了解,我能不知道自己写的什么吗?我的稿子没写我的名字,还能有什么情况?!”

他瞪着叶正青,一副要把她吃了的样子。

“不要激动嘛,有话好好说,正青也不是故意的……”

适才接电话的同事和黄亚桥应该是熟人,上来拉他胳膊。

黄亚桥说:“这一是一、二是二的事,有什么好纠结的?”

叶正青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她做了个深呼吸,正要破罐子破摔,把张姐叫来对峙,却见黄亚桥忽地一顿,扭头看向同事,好像才听清楚他说什么,又转回来看着叶正青。

他把滑到鼻尖的眼镜扶正,“你叫叶正青?那个叶正青?”

叶正青差点没反应过来:“我是叫叶正青,但你说的是哪个?”

“阳城信息那个,是你吗?前年云北区大雨引发泥石流,你写过报道?”

黄亚桥说到最后,语气和缓下来。

他的态度不到一分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叶正青目瞪口呆,但还是承认:“是我。”

她确实做过泥石流的报道,云北区作为老工业区,污染多,水土保持能力差,遇上二十年一遇的大雨,才会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

黄亚桥得到她的回复,略一点头:“那行,我先走了。”

这就完了?

在场的人鸦雀无声,他也不需要别人回答,脚一抬转身就往外走。

这一通操作行云流水,叶正青没来得及叫住他,人就已经消失在门口。

她赶紧追出去,堪堪在电梯口截住黄亚桥。

“这件事我会给你个交代的,奖金也会打给你。”

黄亚桥嗤笑一声:“你以为我在乎那点钱吗?”

确实……叶正青汗颜。

那微薄的几十块钱,连普通的记者都看不上,更别说连续几年入选福布斯作家榜的黄亚桥了。

黄亚桥似乎意识到说话太直接,脸上闪过一丝不好意思:“我就是见不得别人把我的成果占为己有。不过……你虽然漏了我名字,也没写上别的谁,就这样吧,下次注意。”

啊这……急转直下的情况让叶正青有些发懵。

黄亚桥又问:“你什么时候来这边的?之前不是一直在阳城消息吗?”

没等叶正青脑子转过弯,他又自问自答:“不过挺好的,这边平台比较大。我之前看你的报道,写得还可以,就是居然都没什么水花,也是绝了。”

他摇头感叹,不知道是为叶正青惋惜,还是对这种现象不满。

亦或是两者皆有。

叶正青“呃”了一声:“谢谢。”

黄亚桥一向被人说恃才傲物,为人挑剔,能得他一句“还可以”的评价,足以证明优秀。

电梯到了,黄亚桥边往里进,边冲她挥手:“走了,我还得回去上班。”

像一阵风似的来了又走,还真潇洒。

叶正青站在原地感慨。

回到办公室,部门里大家已经各归各位,恢复工作秩序。

不过,黄亚桥刚站在那里的时候,除了综合部那位同事在劝,其他人也都只是两只耳朵竖得老高,人却岿然不动地坐着,俨然都是一副醉心工作的样子。

此情此景,叶正青不由自主地,又开始想念她的“职场发小”们了。

之前一直装隐身的邱姐过来了,一副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语气半是试探半是关心。

“怎么回事呀正青?黄亚桥怎么来了又走了?是有什么事吗?”

叶正青这时候已经想明白了。

这个邱姐是从《阳城日报》借过来的,原先主要负责的就是排版和审稿。

她会不知道常年给日报供稿的黄亚桥的忌讳?

怎么可能?怕是就等着黄亚桥找上门,当场让叶正青没脸吧?

叶正青没有接邱姐的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聊了一会儿。”

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情绪外露,被别人看穿。

这项技能,是陈均教会她的。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