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种田小说——《一部手机闯古代》!本书由“栗子剥皮”创作,以杨二丫的视角展开了一段令人陶醉的故事。目前小说已更新总字数252956字,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一部手机闯古代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得亏是自己让她们进来了,若是放出去进了其它饭店的门,那他家的生意肯定就比不过别人了,“好吃,好吃,”掌柜边吃边夸赞,没想到看似普通的一碗粉条,竟这般美味。
“此物滑润爽口,软糯扣弹有嚼劲,一定会有许多客人喜欢,”掌柜让厨师也都过来尝尝,大家都觉得一点不夸张,这虽不是肉,却比肉好吃多了。
杨二丫见状,这第一单看来是稳了,只是不知这家店能要多少货。
“姑娘,这个你准备卖多少,开个价吧,”掌柜也担心她们做的是一次性买卖,这可不行,“这个每天都能供货吗,”他在二丫还没开口前先问了疑惑。
“只要掌柜的想要,我保证每天送货过来,不过明天不行,我手上已经没有东西,这玩意儿工序复杂,得后天才能有,若是货多,掌柜也可以囤一些,这东西几天也放不坏,价钱您看着给吧,”让对方开价才能知道市场行情,便于后面和其它人合作时谈判,掌柜定然不会做赔本生意,也熟悉价值,所以让掌柜开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那就依你的来,有多的货就往我这里送,”只见掌柜伸出五个手指头,杨老太以为是五文,杨二丫猜是五十文,各自脸上的表情也不一样,掌柜看见老人家不高兴,以为是嫌少,“这个数,不能再多了,”掌柜多伸了一个手指头出来,杨老太只能勉为其难回答,“行吧。”
二丫也挺开心,“六十文在古代也挺多了,”她在心里默默思索,掌柜见两人都没意见,便叫账房拿钱来,称了一下重量,今天的粉条共十八斤,掌柜按六十文一斤给她们算,总共一两银子加八十个铜板。
杨老太看得眼睛都直了,可它不敢说出来,一直憋着,“你们以后每天送二十斤过来吧,我都收,你们可以称呼我李掌柜。”
杨二丫开心地接过银子,“那就这样说定了,可是话我们得说清楚,若是我们有多的货,我们也会给其它饭店送,不会只送你一家,”杨掌柜也自知他这里要不了多少货,也不好谈垄断的话。
“行吧,不过有货一定要先往我这里送,”杨二丫表示同意,扶着颤颤巍巍的老太太出门。
来到门外,老太太才敢开口,“二丫,人家给了六十文一斤?这就成了?”她看着白花花的银子,若不是自己跟着来,无论如何她都想不到这玩意儿这么值钱。
“阿奶,你想买什么,我带你去买,”如今手里有了钱,家里许多东西都需要置办。
“买什么买,阿奶什么也不缺,你将钱放好,可不能被你那个没良心的娘给发现。”
杨二丫表示赞同,可老人舍不得花钱,自己可没有这种思维,该花就得花,该省得省,一两银子,普通人家一年也存不下来这么多,没想到她两三天时间便做到了。
想着以后每天都有一两银子进账,她就很开心,她先拉着老太太去了布庄,粗布两文钱一尺,麻布四文一尺,至于更好的绫罗绸缎,自己现在的身份也还不适合穿。
她用手摸了摸,粗布实在有些不舒服,再怎么也得扯麻布,麻布更柔软些,杨二丫给自己和姐姐扯了两套颜色艳一些的布,一套浅绿色的给姐姐,一套淡黄色的给自己,其余不是灰色就是深蓝色,一套衣服平均按八尺布算,杨二丫总共扯了八个人的,共花费二百五十六文钱。
店家眉开眼笑,这是他今天接的最大的一单生意,没想到竟是个不起眼的乡下丫头买的,起初他以为对方只是买几尺粗布,便没有太在意,现在对着二人是连连招呼,希望下次再来。
杨老太心疼钱,“二丫,你给我老婆子扯这么好的布干啥,这下地干活谁舍得穿这么好的衣裳,”老太太内心已高兴得不行,她已经两年没做过新衣。
“阿奶不用心疼这点钱,你不是看到了,只要我按时送货,以后每天都有一两银子,”说着她往杨老太手里塞了一百个铜板,“阿奶,你陪我走一趟也辛苦了,这钱你拿着,到处看看需要买点什么,一个时辰后我们在这里会合。”
老太太还想推脱,杨二丫递完钱便跑走,她来到这个时代,老太太是真的疼她,给点钱孝敬老人也是应该的。
杨老太看着手里的巨资,她家里能拿出来的所有铜板也不过五十文,这丫头一下给了一百文,“不行,等一下一定得好好给她说道说道,有钱也不是这样花的。”
老太太买了五斤粟米,五斤白面,如今粮食一天一个价,现在粟米是往年的陈米,也卖上了五文钱一斤,白面六文钱一斤,老太太一下就花出去五十五文,剩下的四十五文钱,她是怎么也不敢再花。
杨二丫看到路边有卖鸡仔的,问了下价格,一只鸡仔十文钱,这要是往年也就卖五文左右,路过的人都嫌贵,况且这年头,谁家有多余的粮食用来养鸡,这老板的鸡看起来也无精打采,不知道能不能养活。
“我要十只,按九文算可以吗,”老板看着惨淡的生意,一下子有人买十只,他高兴还来不及,杨二丫想着这鸡也不好拿,便连同框一起买了,多花了五文钱。
她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在手机上看了一下,上面竟然只要三文钱一只,“亏了,唉!”她又花三十文买了十只,总共二十只鸡放在一起,手机买的明显要精神许多。
她提着鸡走出来,别人也没发现任何异样,来到肉摊前,排骨二十五文,肉二十文,各买了两斤,板油便宜些,十五文一斤,要了三斤,花掉一百三十五文。
“看来这古代的物价是真不便宜啊,一两多银子就剩下五百八十一文,还得买些调料和粮食才行,”杨二丫继续逛着,这大米都到了十文钱一斤,这还了得。
她继续在手机下单走到角落,大米才四文钱一斤,粟米和白面只要三文,那黑面真是不好吃,就不买了,杨二丫在手机上各买了十斤,很快背篓已装得满满当当,手机上买的东西,银子也在自己账户上扣除,所以手上的铜板没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