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男女主角是沈清悦林砚深的连载豪门总裁小说《砚清可期》是由作者“予舒I”创作编写,喜欢看豪门总裁小说的书友们速来,目前这本书已更新236581字。
砚清可期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回到学校附近的公寓,沈清悦将那个沉重的书包扔在沙发上,自己也随之陷了进去。房间里没有开灯,只有窗外临街商铺的霓虹灯光影影绰绰地透进来,在她脸上明明灭灭。
肾上腺素带来的冲动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现实感。她竟然,真的答应了一个近乎陌生的男人,一场以离婚为终点的婚姻提议。
“疯了……”她低声自语,抬手覆住眼睛。指尖冰凉的温度让她混乱的思绪稍微清晰了一些。
她起身,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屏幕冷白的光照亮了她略显苍白的脸。她点开一个文件夹,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她为未来三年制定的详细规划:刷高GPA、考取顶尖的财务证书、参与权威的案例大赛、申请国外顶尖大学的硕士项目……每一条路径都清晰明确,指向一个独立而强大的未来。
而“婚姻”这两个字,在她的规划图里,原本是位于最遥远、甚至是被打上叉号的选项。
如今,她却要主动走进去了。为了铲除这条路上最不可控的干扰项——来自家庭的无休止催婚和情感绑架。
林砚深。她在心里默念这个名字。经济学院的教授,她甚至还没来得及去查查他的学术背景和风评。她所有的判断,都基于那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接触。理性、冷静、目标明确,并且,同样视传统婚姻为束缚。
这或许,真的是当前困境下,风险与收益比最高的方案了。她用财务分析的思维模式强行安抚自己——用一纸名义上的契约,换取未来一到两年宝贵的、不受干扰的黄金发展期。这笔交易,从纯经济学角度看,是划算的。
只是,人心不是数字。那份即将到来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真的能框定所有未知吗?
她不知道。
三天后,一封措辞严谨、附件庞大的电子邮件躺在了沈清悦的邮箱里。发件人:林砚深。
邮件的正文极其简洁:「沈小姐,附件为协议草案,请查阅。如有异议或需补充,可标注后发回。齐律师联系方式附后,你可独立咨询。林砚深。」
沈清悦点开附件,一份长达十二页的《婚前协议》PDF文档展现在眼前。她深吸一口气,泡了一杯浓茶,开始逐字逐句地阅读。
条款之详尽,范围之广泛,远超她的想象。这完全是一份商业合作合同的范本,只是主体换成了“夫妻”。
协议明确了“合作”性质:本合同旨在建立一种形式上的婚姻关系,以满足双方家庭及社会期待,并为双方争取个人事业发展所需的独立空间与时间。
核心条款被一一列出:
1.财产权属:婚前婚后双方所得一切财产,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受赠所得,均归各自所有。婚姻存续期间生活开支(含房租、水电、餐饮等)采用AA制,每月结算。
2.生活空间:鼓励各自拥有独立居所。如需共同居所,必须保证各自拥有独立的卧室与书房,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对方私人空间。
3.义务与权利:双方互不负有夫妻间传统的同居、忠实义务。但需在必要场合(如面对家人、重要社交活动)配合扮演感情稳定的伴侣,具体表现由双方提前协商。
4.关系保密:此协议内容及双方“合作”关系本质,应对除协议双方及见证律师外的所有人严格保密。在校期间,双方仅为普通师生关系,禁止任何超出此范畴的互动。
5.期限与终止:本协议自双方登记结婚之日起生效,至沈清悦获得硕士学位或签订首份正式劳动合同之日(以先到者为准)自动终止。终止后三个月内,双方必须办理完毕离婚手续。
6.违约责任:若任何一方违反保密条款,或单方面对第三方(包括双方家人)披露协议本质,视为根本违约,需向守约方支付高额违约金。
沈清悦看得心惊,也看得……安心。
林砚深的“专业”程度,反而让她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他将所有可能产生纠葛的领域都清晰地划定了界限,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未来合作的不确定性。这确实是一个极度害怕麻烦,并且追求绝对掌控的人。
然而,在一条关于“学术与事业”的条款旁,沈清悦停下了目光。条款写道:「双方承诺,在事业与学术发展上互不干涉,亦不得利用对方身份、资源或人脉为自身谋取便利。」
她沉吟片刻,拿起手边的电子笔,在这条后面添加了一行批注:
【补充】此条款应尤其强调,沈清悦在A大就读期间及之后的一切学术成果、奖项荣誉,必须完全依靠自身能力获得。林砚深先生不得以任何直接或间接方式施加影响或提供特殊帮助,以确保沈清悦学术成就的独立性与纯粹性。
这是她的底线。她可以接受一场形式婚姻,但不能接受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被染上任何“靠关系”的疑点。
将修改后的文档发回,并抄送了齐律师后,不过半小时,林砚深回复了:「同意补充条款。已告知齐律师更新文本。」
他的效率高得令人咋舌。
一周后,最终的协议文本打印了出来,厚厚的一叠。沈清悦独自去见了齐律师,一位看起来精明干练的中年女性。齐律师公事公办地向她解释了每一条条款的法律意义,确认了她的意愿。
“沈小姐,我必须提醒你,”齐律师最后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却带着职业性的警示,“婚姻关系涉及人身属性,即便有如此详尽的协议,也无法完全规避所有情感和伦理上的风险。你确定考虑清楚了吗?”
“我明白。谢谢您,齐律师。”沈清悦点头,在协议的末页,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像一个时代的终结,也像一个未知时代的开启。
签署协议后的日子,仿佛按下了快进键。
林砚深负责搞定了双方家庭的“知情权”。不知他是如何与他母亲沟通的,总之,沈清悦接到家里电话时,母亲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清悦啊,砚深那孩子我们都打听过了!A大的教授,年轻有为,家世也好!你们好好处,不着急结婚,先以事业为重,妈支持你!”母亲的声音里是掩不住的喜悦和一种“女儿终于攀上高枝”的欣慰。
沈清悦握着电话,心里五味杂陈。她成功地用一纸协议“说服”了家人,但这种方式,却让她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哀与讽刺。她简单地应付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接下来,是去民政局登记。
那天,天气依旧很好。沈清悦特意选了一身看起来稍微成熟点的衬衫和长裙,林砚深则是一如既往的衬衫西裤,像是要去参加一场学术会议。
整个过程机械化、程序化。拍照、填表、宣誓。工作人员大概见惯了各式各样的新人,对他们这对看起来过分平静、毫无喜悦之情的情侣(或者说是“合作伙伴”)并未多投以关注。
当那两个红色的本子递到他们手中时,沈清悦感觉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就这么简单?她的人生身份栏里,就此加上了“已婚”二字。
走出民政局大门,阳光有些刺眼。林砚深将属于他的那本结婚证随意地放进公文包里,然后看向她,语气是一贯的公事公办。
“按照协议,我们需要一个共同地址来接收可能的重要邮件。我在学校附近有一套公寓,地址我会发给你。你可以不住,但需要记牢。钥匙和门禁卡,稍后给你。”
“好的。”沈清悦点头,将那份红色的证书小心翼翼地塞进背包最里层,仿佛那是什么烫手山芋。
“另外,”林砚深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语,“下周一,我的《高级微观经济学》开课。选课名单里,我看到了你的名字。”
沈清悦心头一紧。该来的,总会来。现实的考验,从课堂开始。
周一的《高级微观经济学》,在A大最现代化的阶梯教室进行。沈清悦到得很早,选了一个中间靠过道的位置。她需要全神贯注地吸收知识,不能被其他事情分心。
然而,当上课铃响,林砚深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衬衫,臂弯里搭着西装外套,步履从容地走上讲台时,教室里的气氛瞬间微妙地变化了。尤其是女生们,低低的惊叹声和窃窃私语如同潮水般漫过教室。
他站在讲台上,身姿挺拔,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他没有戴那天的无框眼镜,少了些许文雅,多了几分锐利和权威。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低沉而富有磁性,讲述着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将复杂的经济学模型拆解得清晰透彻。
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讲述者。严谨的逻辑,渊博的学识,以及那种掌控全场的自信风度,让他整个人都在发光。
沈清悦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课件内容上,手中的笔飞快地记录着。但偶尔,当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她这个方向时,她的心脏还是会不受控制地微微一滞。
那是一种极其陌生的感觉。几天前,他们还在律师事务所里,如同分割资产一样理清彼此婚后的界限;几天后,他却站在光芒汇聚的讲台上,成为了她需要仰视和聆听的权威。
这种身份的巨大落差和场景的荒谬切换,让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课间休息时,她起身去洗手间。回来时,在教室后门,差点与人也撞个满怀。
“对不起。”她下意识地道歉抬头,却撞进了一双深邃的眼眸中。
是林砚深。他似乎是刚从教室出来,准备去办公室取点东西。
四目相对的一刹那,空气仿佛凝固了。这是自民政局那天后,他们第一次在非计划内的“私下”场合相遇。
他看着她,眼神里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平静得像一潭深水。仿佛她只是课堂上近百名学生中,最普通的一个。
沈清悦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林教授?砚深?还是……直接无视?
就在她犹豫的瞬间,林砚深已经微微侧身,从她身边擦肩而过,只留下一句轻得几乎听不见的、公事公办的提醒:
“这位同学,快上课了,请回到你的座位。”
他的声音没有任何波澜,甚至没有在她身边多停留一秒。
沈清悦站在原地,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心中那根一直紧绷的弦,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地、却又无比清晰地,拨动了一下。
合作开始了。
而第一课,叫做“形同陌路”。
她能完美地扮演好一个“陌生学生”的角色吗?而他,似乎已经无缝切换,入戏太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