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林薇逐渐适应了顾泽宇的工作节奏和近乎严苛的要求。办公室里,常常能听到他们简洁高效的对话。
**场景一:晨间汇报**
(林薇拿着笔记本站在顾泽宇办公桌前)
林薇:“顾总,今天上午十点与智创方的视频会议,资料已提前发到对方邮箱并确认收到。下午两点半的部门周会,这是议题清单,您过目。另外,李总那边秘书来电,问您明天下午是否能空出半小时,讨论下季度联合推广的事。”
顾泽宇:(快速浏览清单,头也没抬)“明天下午三点后可以。会议资料里第三页的数据图表,换成我们上周内部讨论用的那个版本,更直观。”
林薇:“好的。智创方可能会在会上提到技术接口的细节问题,是否需要提前和技术部张工打个招呼,让他 standby?”
顾泽宇:(抬眼看了她一下,眼神里有一丝认可)“嗯,去安排吧。”
林薇:“明白。”
**场景二:突发状况**
(内线电话响起,林薇接起)
前台:“林助理,楼下有位张先生,没有预约,但坚持要见顾总,说是关于之前项目尾款的事情,语气不太好。”
林薇:(语气平静)“好的,我知道了。请他在休息区稍坐,给他倒杯水,我马上下来。”
(林薇快步走到顾泽宇办公室门口,敲门)
顾泽宇:“进。”
林薇:“顾总,楼下有位之前合作方的张先生,为尾款事宜而来,情绪似乎比较激动。您看是我先下去了解一下具体情况,还是您直接处理?”
顾泽宇:(蹙眉,显然不想被打扰)“尾款?哪个项目?合同规定的支付节点到了吗?”
林薇:(早已调出相关文件)“浩洋项目。根据合同补充协议三,支付应以他们提交最终验收报告为前提。但目前系统里还没有收到他们的报告。”
顾泽宇:(点头)“你去处理。按合同办事。如果他有验收报告,走流程;如果没有,让他按规矩来。态度客气,原则不让。”
林薇:“明白。”
(十分钟后,林薇回来)
顾泽宇:(从文件中抬起头)“怎么样?”
林薇:“对方确实还没有拿到验收报告,只是资金紧张想来提前支取。我向他解释了合同条款,并建议他尽快推动验收流程。他表示理解,已经离开了。”
顾泽宇:“嗯。” (继续低头看文件,但嘴角似乎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场景三:细节洞察**
(林薇将一杯新冲好的咖啡放在顾泽宇手边)
顾泽宇:(习惯性地拿起喝了一口,动作顿住,又喝了一口)“换豆子了?”
林薇:“是的。注意到您上次提过之前那批豆子酸度有点高。这次换了一家深度烘焙的,口感应该更醇厚一些。”
顾泽宇:(没说什么,又喝了一口,继续工作) (但之后几天,他再没提过咖啡酸度的问题)
**场景四:高效的“争吵”**
(会议室里,关于一个新项目的推广预算,两人意见相左)
顾泽宇:“这个线下活动投入产出比太低,预算砍掉三分之一,重心转移到线上渠道。”
林薇:“顾总,我理解控制成本的需求。但这个线下活动主要针对的是核心潜在客户群体,口碑转化率很高。前期调研数据显示,这部分客户的长期价值远超线上泛流量。直接砍掉三分之一可能会严重影响活动效果。”
顾泽宇:“数据报告我看了。但现在的市场环境,必须收紧预算。线上渠道更可控。”
林薇:(调出另一份数据)“这是去年同期我们类似线上活动的实际转化数据与线下活动的对比。线下活动的客户留存率和客单价均高出百分之四十。我认为我们可以优化线下活动的某些环节来降低成本,而不是直接削减预算。”
顾泽宇:(看着数据,沉默了几秒)“给你两天时间,拿出一份优化方案,成本控制在原预算的百分之八十,但不能显著影响活动质量。”
林薇:“好的,我尽快处理。”
这种高效的“争吵”时有发生。林薇不再像最初那样唯唯诺诺,而是敢于基于事实和数据提出不同看法。顾泽宇虽然坚持己见的时候居多,但也会认真听取她的分析,偶尔会被说服,或者像这样给出一个需要她去实现的挑战性目标。
公司里开始有了一些细微的闲言碎语。关于顾总和他那位“特别能干”还“敢跟他争论”的女助理。这些风言风语,或多或少传到了林薇耳朵里。
她心里警铃微作。下班时间,当顾泽宇处理完工作,穿上外套,看似随意地问:“晚上有个应酬,不远,谈点事,你不用参与,结束后过来帮我开车吧?”
林薇心里犹豫了一下,但面上保持着专业的微笑:“顾总,抱歉,今晚我已经有私人安排了。您可能需要考虑叫代驾或者安排司机。”
顾泽宇系扣子的手顿了一下,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她表情坦然,眼神却透着不容商量的坚定。
他点了点头,语气听不出情绪:“行。那你路上小心。”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林薇松了口气,却又有一丝莫名的……失落?她摇摇头,甩开这奇怪的情绪,专注于收拾东西下班。
她不知道的是,走进电梯的顾泽宇,脸上并无不悦,反而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察觉到了她刻意保持的距离,也大概能猜到原因。
他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莫名的……欣赏?她比他想得更清醒,也更懂得保护自己。这种清晰的边界感,反而让他觉得……更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