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星辰站在自家甜品店后门前,钥匙悬在锁孔上方迟迟没有转动。身后,陆屿白正指挥着两个工人从货车上卸下各种精密仪器,他的白大褂在午后的阳光下白得刺眼。
“你确定要这么做?”姜星辰小声问,”我爸可能会…”
“租金按市价两倍付。”陆屿白头也不抬地检查一台光谱仪,”水电费我承担。每天使用时间不超过晚上十点。”
“不是钱的问题…”姜星辰咬了咬嘴唇,”我家地下室很潮湿,而且…”
“已经做了防潮处理。”陆屿白推了推眼镜,”昨天趁你们关店后。”
姜星辰瞪大眼睛:”你什么时候——”
“星辰?”甜品店的后门突然打开,姜爸爸围着沾满面粉的围裙站在那里,目光在女儿和那一堆仪器间来回扫视,”这是…”
“爸!”姜星辰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这是…我们学校的科研项目!需要临时存放设备!就…就几天!”
姜爸爸挑了挑眉毛,看向陆屿白:”你就是那个物理系的天才?”
陆屿白微微颔首:”陆屿白。打扰了。”
出乎姜星辰意料的是,爸爸突然笑了:”我认得你。去年市科技展,你的量子模型拿了特等奖。”他侧身让开通道,”进来吧,地下室刚装修过,应该够干燥。”
姜星辰目瞪口呆地看着爸爸热情地帮工人搬设备,甚至还给陆屿白递了一块刚出炉的杏仁饼干。陆屿白礼貌地接过,却没有吃,只是小心地放进了白大褂口袋。
地下室里,工人们正忙着组装实验台和安置仪器。姜星辰把陆屿白拉到角落:”我爸怎么会认识你?”
“科技展。”陆屿白简短回答,目光扫视着房间布局,”插座不够。”
“等等,你参加的是青少年科技展?那不是…”
“高中组。我担任评委。”陆屿白从工具箱里拿出电钻,”你父亲的作品’温控发酵系统’获得了创新奖。”
姜星辰完全不知道爸爸还有这段经历。她正想追问,突然注意到陆屿白手中的电钻:”你要干什么?”
“安装备用电路。”陆屿白已经蹲下身开始检查电箱,”精密仪器需要稳定电压。”
“不行!万一触电——”
“2018年电工执照。”陆屿白头也不回地亮出一张卡片,”安全电压范围内操作。”
姜星辰哑口无言。这个人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到底考了多少种证书?
设备安置一直持续到傍晚。当最后一台计算机调试完毕时,地下室已经变成了一个迷你实验室,虽然四周的架子上还堆满了甜品店的原料箱,空气中飘散着香草和黄油的气息。
“完成了。”陆屿白擦了擦额头的汗,白大褂上沾了几道灰尘,”明天开始工作。”
姜星辰递给他一杯柠檬水:”你确定在这里能专心?我是说…味道这么甜…”
陆屿白接过水杯,指尖不经意地碰到她的手:”嗅觉刺激有助于提升专注力。研究表明,特定气味可以…”
他的声音突然停住了。姜星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发现奶奶正站在楼梯口,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陶瓷盘子,上面整齐排列着金黄色的玛德琳蛋糕。
“工作这么辛苦,吃点东西吧。”奶奶微笑着走过来,”刚出炉的,用了最好的香草荚。”
姜星辰刚想提醒奶奶陆屿白不吃甜食,却见他缓缓伸出手,拿起了一块玛德琳。
“谢谢。”他的声音异常轻柔。
奶奶慈爱地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前对姜星辰眨了眨眼:”别工作太晚,记得锁门。”
陆屿白盯着手中的蛋糕,像是在进行某种复杂的心理斗争。终于,他小心地咬了一小口。
姜星辰屏住呼吸观察他的反应。陆屿白的表情先是紧绷,随后慢慢舒展,最后定格在一种难以形容的复杂神情上——像是痛苦与愉悦的混合体。
“怎么样?”她忍不住问。
“太甜。”陆屿白说,却又咬了一大口,”但…香草的味道很纯正。”
姜星辰微笑:”奶奶的秘方。加了橙花水。”
陆屿白突然僵住:”你怎么知道?”
“知道什么?”
“橙花水。”陆屿白的声音有些发紧,”这种配料…非常少见。我母亲用的配方里也有。”
姜星辰的心跳漏了一拍:”巧合吧?”
陆屿白没有回答,只是将剩下的蛋糕小心地包在纸巾里,放进了口袋:”明天九点开始工作。别迟到。”
接下来的几天,姜星辰见识到了一个全新的陆屿白。在甜品店的地下实验室里,他不再像在学校时那样冷峻刻板。有时他会不自觉地跟着店里播放的音乐轻轻打拍子;有时他会停下来深呼吸,像是在享受空气中甜腻的香气;最让姜星辰惊讶的是,有一次她提前到实验室,竟然听到陆屿白一边调试仪器一边哼唱——那旋律分明是她小说中描写过的一首民谣!
“数据。”第五天早晨,陆屿白将一叠文件推到姜星辰面前,”需要录入。”
姜星辰翻开文件,眼前立刻浮现出那些数字的韵律模式。她习惯性地打开音乐软件,选了一首节奏匹配的钢琴曲。
“你在做什么?”陆屿白皱眉。
“数据韵律法啊。”姜星辰戴上耳机,”上次不是证明有效吗?”
“那次是特殊情况。”陆屿白伸手要拔她的耳机线,”科学研究需要绝对专注。”
姜星辰灵活地躲开:”给我十分钟试试嘛。如果效率低了,我自愿加班。”
陆屿白眯起眼睛,最终让步:”十分钟。”
结果不到八分钟,姜星辰就完成了整页数据的录入,而且错误率为零。陆屿白检查时,眉毛几乎要飞进发际线里。
“这不科学。”他喃喃道。
“但很有效。”姜星辰得意地晃了晃耳机,”要试试吗?”
令她惊讶的是,陆屿白真的接过了耳机。他皱着眉头听了一会儿,然后开始以一种机械的节奏敲击键盘,活像个正在学习人类行为的机器人。
姜星辰忍俊不禁:”不用这么刻意啦。感受音乐的流动,让手指自然跟随…”
“荒谬。”陆屿白摘下耳机,”情感干扰是科研大忌。”
但当天下午,姜星辰去楼上帮忙回来时,发现陆屿白正戴着她的耳机工作,而且他的手指在键盘上的起伏居然带着一种奇妙的韵律感。
周末晚上,甜品店打烊后,姜星辰带着两杯热巧克力下楼,发现陆屿白正对着一堆数据皱眉。
“遇到麻烦了?”她递过一杯热饮。
陆屿白接过杯子,下意识地喝了一口才意识到是什么,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放下:”量子态模拟出现异常波动。所有参数都正确,但结果就是不符合理论预测。”
姜星辰凑近屏幕,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图表对她来说如同天书。但当她扫过一串数据时,突然有种奇怪的熟悉感。
“这个数字…”她指着屏幕一角,”好像在哪里见过。”
陆屿白不以为意:”标准参数。”
“不,不是参数本身…”姜星辰闭上眼睛,超忆症让她的脑海如同一个无限容量的硬盘,”是组合方式…对了!三个月前的那次实验,你用了类似的排列,但当时在第七阶段调整了采样频率…”
陆屿白猛地转身面对她:”你说什么?”
姜星辰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就…就上次那个光子实验嘛,3月15日下午,你修改了采样设置…”
陆屿白迅速调出一份历史文件,对比数据后,瞳孔骤然收缩:”你是对的。这次我忘了调整频率。”他飞快地修改了几个参数,重新运行程序,屏幕上的波形立刻变得规整起来。
“完美匹配。”陆屿白轻声说,转向姜星辰的目光中带着全新的审视,”你怎么会记得三个月前的实验细节?”
姜星辰耸耸肩:”数字对我来说…就像故事一样,每个都有它自己的位置和意义。”
陆屿白沉默良久,突然拿出手机操作了几下。姜星辰的手机随即震动起来——是一条转账通知,金额相当可观。
“什么?”她瞪大眼睛。
“项目奖金。”陆屿白一本正经地说,”你刚刚避免了一场灾难性错误。”
姜星辰急忙摇头:”不用!我只是随口…”
“不接受就是违约。”陆屿白推了推眼镜,”合同第七条。”
“我们什么时候签过合同了?”
“刚才。”陆屿白指向电脑屏幕,上面赫然是一份刚拟好的合作协议,”电子签名已生效。”
姜星辰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个固执的天才。最终她妥协了:”那…至少让我请你吃晚饭吧。楼上还有刚烤的咸派。”
那天晚上,他们在地下室的小桌子上分享了晚餐。陆屿白吃得很少,但对每一道菜都给出了精准的评价:”派皮黄油含量32%左右,迷迭香新鲜度93%,烤箱温度前期180后期调至165…”
姜星辰目瞪口呆:”你是人形检测仪吗?”
“感官训练。”陆屿白淡淡地说,”小时候的必修课。”
姜星辰想起他父亲那种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不禁为童年的陆屿白感到一阵心疼。
饭后,他们继续工作到深夜。姜星辰负责整理文献,陆屿白则调试设备。凌晨一点左右,疲惫不堪的姜星辰不知不觉靠在沙发上睡着了。
朦胧中,她感觉有人轻轻托起她的头,垫了一个柔软的靠枕。接着是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小心地收集什么。她勉强睁开一只眼睛,看到陆屿白正用镊子将她掉落的一根头发放进实验笔记本中,然后——让她心跳停滞的是——他轻轻吻了吻那个夹着头发的位置。
姜星辰立刻紧紧闭上眼睛,假装仍在熟睡。但她的心跳声大得仿佛整个地下室都能听见。
第二天早晨,她”醒来”时,发现身上盖着陆屿白的白大褂,而他本人已经在实验台前工作了。当他们的目光相遇时,两人都不约而同地迅速移开视线。
“咖啡。”陆屿白推过来一个杯子,”不加糖。”
姜星辰小声道谢,注意到他的耳尖微微发红。她正想说什么,楼梯上传来脚步声——是奶奶端着新鲜的玛德琳蛋糕下来了。
“早安,孩子们。”奶奶笑容满面,”尝尝新配方,我加了点柠檬皮屑。”
陆屿白礼貌地接过,咬了一口,突然僵住了:”橙花水…比例提高了0.5%。”
奶奶的手猛地一抖,盘子差点掉在地上:”你怎么会…”
“味觉记忆。”陆屿白的眼神变得遥远,”我母亲…也用同样的配方。”
奶奶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慢慢坐在椅子上:”孩子,你母亲…是不是姓林?”
陆屿白手中的蛋糕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