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原来是您?!老师杨桦!”
李佳怡的呼吸猛地顿在喉咙里,像被无形的手攥住。下一秒,震惊像电流般窜遍四肢百骸,紧随其后的狂喜几乎要冲破胸膛——她死死盯着眼前人,眼眶瞬间涨红,眼泪毫无预兆地砸在衣襟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消失了整整一年的光学专家杨桦。三百多个日夜,她攥着老师留下的那半张光学公式手稿,在无数次实验失败后对着星空发呆,甚至在某次调试隐身材料时,误把实验室的蓝光当成了老师从前总开着的那盏台灯。怎么会是这里?怎么会是现在?
杨桦也怔住了,刚撑起身体的手僵在床沿。眼前的姑娘褪去了当年实验室里的青涩,眉宇间多了几分坚韧,可那双亮起来的眼睛,分明还是当年追着他问“隐身涂层能不能反射红外波”时的模样。
“佳怡?你不是叫林霖吗?”他的声音带着初愈的沙哑,却难掩翻涌的情绪,“你怎么会……”
话没说完,李佳怡已经扑过来,紧紧攥住他的胳膊,激动的声音有些颤抖:“老师!我找了您整整一年!您留下的那些关于光密介质的笔记,我和团队试了无数次,就在我逃亡前,隐身材料的光学稳定性终于突破了阈值——”
提到光学与隐身技术,杨桦的眼睛骤然亮了。他忘了身上的疲惫,猛地坐直身体,那些压在心头的忧虑、逃亡的艰辛,在这一刻似乎都被抛到了脑后。“阈值突破?是在哪个波段?用的是新型稀土掺杂吗?”
“是!”李佳怡用力点头,眼泪还在掉,嘴角却扬了起来,“而且我们发现,把生物电信号接入导航系统,能让隐身时效延长至少百分之四十!”
窗外的阳光恰好穿过云层,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杨桦看着学生眼里闪烁的光,像看到了当年在实验室里彻夜不眠的自己。逃亡路上失去的方向感,在这一刻突然清晰——那些关于光的秘密,那些未完成的研究,那些藏在隐身衣背后的信念,原来从未中断。
这声迟来的“老师”,这场意料之外的重逢,像一束光刺破了漫长的黑暗。他们都知道,新的突破或许就在眼前,而这段跨越了分离与险境的师徒缘分,正踩着光的轨迹,走向生命里最亮的那个拐点。
体力稍稍回缓,杨桦心头的疑云却愈发浓重。他倚在床头,目光落在窗外陌生的街景上,眉头拧成个疙瘩。那双眼刚从疲惫中挣脱的眼睛里,满是探究与警惕。
“你……不是林霖吗?”他顿了顿,喉结微动,“那你怎么会在这里?也在隐姓埋名?”末了,他看向对方,缓缓吐出那个名字:“李佳怡?”
李佳怡垂眸,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袖口,声音平静却简练,几句话便勾勒出自己辗转至此的缘由与经过。
他转过头,语气异常严肃:“我研究的……是一种理论上能实现完美‘光学伪装’的超材料雏形。它涉及……非常规的电磁波调控。监国……不想我离开。” “追杀”二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让李佳怡心头一紧。她注意到杨桦下意识攥紧了拳,指节发出嘎吱吱的声响,那是愤怒,也是不屈的决心。
“我知道这很危险,把你卷进来……” 杨桦的声音带着沉重的歉意。李佳怡没有立刻回答,她走到床边,目光平静地看着他,然后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紧握的拳头。这个动作带着安抚的力量,也带着一种奇异的熟悉感——仿佛在意识实验室里引导能量流般稳定。“别说什么连累。你现在需要的是彻底康复。至于以后……” 她顿了一下,眼神清澈而坚定,“我们一起想办法。你的研究,还有你从我那些‘厨房把戏’里找到的灵感……很重要。” 她刻意用了轻松的词,但那份并肩的决心无比清晰。
“我们一起想办法”这几个字,像一道暖流,冲垮了杨桦心中最后的壁垒。他看着李佳怡,不再仅仅是救命恩人,更像是一个可以分享最深秘密、共同面对风暴的战友。他反手,轻轻地、试探性地覆盖住李佳怡放在他拳头上的手。没有言语,只有掌心传递的温度和那份在危机与共鸣中建立起的、沉甸甸的信任。他低声补充:“还有……你刚才说的‘能量场’和‘编程’……感觉像另一种形式的‘实验室’,很神奇。” 李佳怡指尖几不可察地微颤了一下,没有否认,只是轻轻回握了一下他的手。
夕阳的金辉将房间染成温暖的橘色。杨桦在李佳怡的搀扶下,已能慢慢在室内踱步。他停在窗边那张小桌旁,上面摊开着李佳怡记录着各种食材处理参数和效果的手写笔记,旁边还放着几样经过她特殊处理、形态或色泽发生微妙变化的食材样本——比如一颗因渗透压处理而变得晶莹剔透的蓝莓。
杨桦的指尖拂过那些详实的数据,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你的这些实践记录和样本,虽然源自厨房,但背后是精妙的物质结构操控逻辑。” 他拿起那颗透亮的蓝莓,“就像这个,通过精确控制渗透压差和温度,定向改变了细胞壁的通透性和内容物的分布……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个更普适的模型?模拟不同‘能量场’组合对‘基础结构单元’的排列与相互作用的影响?这可能会给超材料的设计带来全新的、更高效的思路!” 他的声音充满活力和期待。
李佳怡站在他身旁,看着他沉浸在思考中的侧脸,专注的神情让他整个人都焕发着光彩。她能感觉到,自己意识空间里那片琥珀色的微光,似乎也因杨桦的设想而微微波动、延展。她知道,身边这个正在康复的男人,掌握着足以撼动某些格局的钥匙。而她,这个隐姓埋名、拥有奇异意识实验室的“营养师”,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独特能力的新方向。
她递给他一杯特调的、蕴含着她“实验室”优化配方的修复果蔬汁,嘴角噙着一抹浅淡却真实的笑意:“好啊,等你再好一点,我的‘厨房’和‘数据’随时为你开放,杨博士。不过建模之前,先把这杯‘能量补充剂’喝了。”
两人相视一笑,窗外的晚霞如熔金般流淌,映照着他们即将共同踏上的、充满未知挑战却也闪烁着智慧与情感火花的未来征程。那份在煎炒烹炸与意识微光中孕育出的超材料灵感,已悄然扎根,只待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