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去看海的那天,天空蓝得像一块透明的玻璃。林砚坐在父亲的桑塔纳副驾上,看着窗外倒退的树影,手里捏着一张折叠的地图——是父亲昨晚熬夜画的,标注着海边的沙滩、礁石和小吃摊,字迹笨拙却认真。

“苏晓那丫头怎么还没来?”父亲看了看表,语气里带着笑意,“这孩子,上次说想去看海,眼睛亮得像星星。”

林砚刚想说“快到了”,就看见苏晓背着一个帆布包,朝车子跑来。她穿了条浅蓝色的裙子,头发扎成马尾,手腕上的红绳随着跑动轻轻晃动。

“抱歉,来晚了!”苏晓拉开车门坐进来,额头上带着薄汗,“我妈非让我带点防晒霜和零食。”

“没事,我们也刚准备走。”父亲发动汽车,“争取中午赶到,让你们尝尝那边的海鲜面。”

车子驶离市区,高楼渐渐被田野取代。风从半开的车窗灌进来,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苏晓把胳膊伸到窗外,感受着风的速度,像只刚挣脱束缚的小鸟。林砚看着她的侧脸,阳光在她鼻尖投下小小的阴影,心里有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你说海是什么颜色的?”苏晓突然回头问他,眼睛亮晶晶的。

“蓝的。”林砚笑了,“比天空还蓝。”

“我爷爷的日记里说,海是‘时间的镜子’,能照见过去和未来。”苏晓从帆布包里掏出那本牛皮纸日记,翻到某一页,“他还画了个海边的星图,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星星会掉进海里。”

林砚凑过去看,日记上画着弯月和几颗星星,下面写着一行小字:“当北斗第七星与海平面重合时,心愿会被海风带走。”

“那我们得等星星掉进海里再走。”林砚开玩笑说。

“好啊。”苏晓认真地点头,把日记放回包里,“说不定真的能实现呢。”

车子行驶了三个小时,终于看到了海岸线。远处的海水和天空连在一起,蓝得晃眼。父亲把车停在沙滩边的停车场,笑着说:“去吧,玩到傍晚再回来,我去旁边的渔民家看看能不能买到新鲜的海货。”

林砚和苏晓脱了鞋,踩在温热的沙滩上。沙子细软,带着阳光的温度,海浪一次次涌上来,漫过脚踝,又退下去,留下细碎的泡沫。

“你看!”苏晓指着远处的礁石,“有海鸥!”

几只白色的海鸥在海面上盘旋,翅膀被阳光照得发亮。林砚看着苏晓奔跑的背影,突然想起2023年的海边——那是他独自一人去的,沙滩上空荡荡的,只有风吹过的声音。而此刻,身边有她的笑声,有海浪的轰鸣,连空气都变得热闹起来。

他们在沙滩上捡贝壳,苏晓把形状奇特的贝壳放进帆布包,说要送给爷爷当“时间的标本”。林砚则在沙滩上画星图,凭着记忆画出北斗七星的位置,苏晓蹲在旁边,用小石子把星星的位置标出来。

“这样就像星星真的落在沙滩上了。”苏晓拍了拍手,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

中午,他们在海边的小吃摊吃海鲜面。面条劲道,海鲜新鲜,汤里带着大海的味道。苏晓吃得满头大汗,林砚递给她一张纸巾,看着她脸颊上沾着的酱汁,忍不住笑了。

“笑什么?”苏晓瞪了他一眼,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父亲拎着一袋刚买的虾和螃蟹走过来,看到他们的样子,笑着说:“慢点吃,下午让渔民给我们做海鲜烧烤。”

下午,他们坐在礁石上晒太阳。苏晓靠在一块大石头上,翻看着爷爷的日记,林砚则望着远处的海平面,手里攥着一枚贝壳。

“我爷爷说,人就像贝壳,”苏晓突然开口,“一开始有棱角,被海浪磨啊磨,就变得光滑了,但里面的纹路,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林砚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贝壳,表面确实光滑,却有着细密的纹路,像时间留下的指纹。

“那我们现在,就是被2003年的海浪磨着的贝壳?”他问。

“嗯。”苏晓合上书,“但我觉得这样挺好,不用急着变成什么样,慢慢磨就好。”

夕阳西下时,海水被染成了金红色。父亲在沙滩上架起了烤炉,虾和螃蟹的香味飘过来,引得海鸥在头顶盘旋。林砚和苏晓坐在火堆旁,看着火焰跳动,听着海浪拍岸的声音。

“你看!”苏晓突然指着天空,“星星出来了!”

几颗早亮的星星在暮色中闪烁,其中一颗格外明亮,正是北斗七星的第七颗。它慢慢下沉,最后与海平面重合,像一颗掉进海里的钻石。

“快许愿!”苏晓闭上眼睛,双手合十。

林砚也闭上眼睛,心里默默想着:愿父亲平安,愿母亲快乐,愿赵磊的软件成功,愿苏晓永远笑得像今天这样……愿这个被修正过的夏天,永远继续下去。

等他睁开眼,苏晓正看着他笑:“许了什么愿?”

“不告诉你,说出来就不灵了。”林砚挑眉。

“我也不告诉你。”苏晓做了个鬼脸,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小瓶子,“给你。”

瓶子里装着海水,还放着两颗贝壳,一颗是她捡的,一颗是他捡的。瓶身上贴着一张小纸条,写着:“2003年7月19日,我们在海边捡的时间。”

“这是……”林砚愣住了。

“我爷爷说,把想留住的瞬间装进瓶子,就能变成永恒。”苏晓看着他的眼睛,“就算以后忘了,看到这个瓶子,也会想起今天的海。”

林砚握紧瓶子,海水的凉意透过玻璃传来,却暖得他心口发颤。他突然明白,所谓永恒,从来不是时间的停滞,而是那些被用心记住的瞬间,在记忆里反复发亮。

离开海边时,夜色已经深了。车子行驶在返程的路上,苏晓靠在车窗上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意。林砚看着她恬静的睡颜,又看了看开车的父亲——他哼着不成调的歌,侧脸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温和。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MP3,里面还存着那些2003年的歌,但他已经很久没听了。或许锚点的意义,不是为了回去,而是为了提醒他,曾经拥有过那样的机会,去改变,去珍惜。

车子驶进市区时,林砚看到了熟悉的街景。音像店还亮着灯,门口的海报换了新的,是周杰伦的新专辑。他突然觉得,这个时空的2003年,和记忆里的那个夏天,已经变得不一样了——因为有了新的记忆,新的约定,新的期待。

苏晓醒来时,车子正好停在她家楼下。她揉了揉眼睛,接过林砚递来的帆布包:“今天谢谢你。”

“谢我什么?”林砚笑了。

“谢谢你……愿意留下来。”苏晓的声音很轻,“也谢谢你带我来看海。”

“以后还能一起看。”林砚说。

“嗯。”苏晓用力点头,推开车门时,又回头看了他一眼,“开学见。”

“开学见。”

看着苏晓的背影消失在楼道口,林砚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口气。车窗外的风带着夏末的凉意,吹得人心里暖暖的。

父亲发动汽车,笑着说:“这丫头不错。”

林砚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掠过的路灯,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知道,这个夏天还没结束,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海风吹过的约定,会像瓶子里的贝壳一样,在时间里慢慢沉淀,变成最珍贵的宝藏。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