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回到杂货铺时,夜色已浓。禹枫简单吃了点东西,便坐在桌前翻看《玄真笔记》,希望能找到关于怨灵根源的蛛丝马迹。可翻来翻去,笔记里只字未提,只在最后几页提到“万物有灵,邪祟作乱必扰生灵”,让他不由得想起白天布阵时,山林里动物被邪气影响的场景。 “生灵……”禹枫喃喃自语,突然想起陈老头说过,三胡乡有一棵千年古杨梅树,是当地的“神树”,每年结果时都吸引不少人去祭拜。若是怨灵的邪气真的扩散,这棵有灵性的古树说不定会有异动。 正想着,座机突然响了,是陈老头打来的。电话那头,陈老头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小枫,你赶紧来我家一趟,有急事!” 禹枫心里一紧,立刻起身出门,骑着自行车直奔陈老头家。赶到时,陈老头正坐在院子里抽烟,眉头紧锁,地上已经扔了好几个烟蒂。看到禹枫进来,他立刻站起身:“你可来了!刚收到三胡乡老伙计的消息,那边的千年古杨梅树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禹枫赶紧问道。 “老伙计说,这几天古杨梅树突然开始落叶,明明是结果的季节,树上的杨梅却全掉光了,树干上还渗出黑色的汁液,像是在流血!”陈老头猛吸一口烟,“当地人都慌了,说这是‘神树发怒’,要出大事,已经有人去山上祭拜了,可一点用都没有。” 禹枫心里咯噔一下——落叶、掉果、渗黑汁,这分明是古树被邪气侵蚀的迹象,和贵帽山动物发狂、县城牲畜死亡如出一辙,肯定是怨灵的邪气扩散到了三胡乡!“陈老头,这古杨梅树是不是有什么传说?它的异动,说不定和贵帽山的怨灵有关。” “传说?”陈老头想了想,“倒是有个老故事,说这棵杨梅树是唐朝时栽的,树下埋着一位道士的骨灰,道士生前曾布过阵,守护着三胡乡的灵气。后来朝代更迭,阵法早就没人懂了,但树一直长得好好的,成了当地的‘守护神’。” “道士……”禹枫眼前一亮,“说不定这位道士和玄真道士有关,甚至可能知道贵帽山怨灵的根源!我们明天就去三胡乡看看。” 第二天一早,禹枫和苏清媛在约定的地点汇合。听说要去三胡乡探查古杨梅树,苏清媛立刻拿出画板:“我查过三胡乡的资料,那里除了古杨梅树,还有吊脚楼群落和百年茶园,正好可以顺便采风,说不定还能找到有用的线索。” 两人骑着自行车,朝着三胡乡出发。三胡乡离来凤县城区约二十里路,沿途都是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可越靠近三胡乡,周围的气氛就越压抑,路边的草木也显得有些枯萎,不像其他地方那般生机勃勃。 赶到古杨梅树所在的杨梅村时,远远就看到不少村民围在树下,有人焚香祭拜,有人低声议论,脸上满是惶恐。禹枫和苏清媛挤进去,只见一棵巨大的杨梅树立在村子中央,树干粗壮,需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枝桠却光秃秃的,地上落满了枯萎的树叶和未成熟的杨梅,树干上果然渗出黑色的汁液,顺着树皮往下流,像是一道道黑色的泪痕。 “这树怎么变成这样了……”苏清媛忍不住感叹,她之前在资料里看到,这棵古杨梅树枝繁叶茂,每年都能结出满树鲜红的杨梅,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让人心里发堵。 禹枫走到树下,蹲下身,伸出手指蘸了一点黑色汁液,放在鼻尖闻了闻——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和贵帽山怨灵的邪气一模一样,只是更淡,却带着一股腐朽的味道。他又凝神感受了一下古树的气息,发现树体内的灵气几乎被邪气耗尽,只剩下微弱的生机,若不及时驱散邪气,这棵千年古树恐怕就要枯死了。 “大家让一让,让一让!”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人群分开一条路,一个穿着民族服饰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过来,身后跟着几个年轻人。老人是杨梅村的村支书,姓田,已经七十多岁了,是村里最懂“神树”传说的人。 田支书看到禹枫和苏清媛,愣了一下:“你们是……外来的?” “田支书您好,我们是来凤县的,听说古杨梅树出了问题,特地来看看。”禹枫拿出之前画的聚阳阵示意图,“我们懂一些驱邪镇煞的法子,或许能帮上忙。” 田支书接过示意图,仔细看了看,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你这画的……像是老辈人说的‘护灵阵’?当年埋在树下的道士,据说就会布这种阵!” “真的?”禹枫心里一喜,“田支书,您能给我们讲讲那位道士的故事吗?还有这古杨梅树的来历。” 田支书点点头,叹了口气:“走吧,去我家说,这里人多嘴杂。” 跟着田支书回到家里,他给两人倒了杯茶,才缓缓开口:“这棵古杨梅树,是唐朝贞观年间栽的,栽树的道士姓吕,据说是位云游道士,路过我们村时,说村里的风水有问题,会招邪祟,就栽了这棵杨梅树,还在树下埋了他的法器,布了个‘护灵阵’,守护村子平安。” “那您知道吕道士的法器是什么吗?”禹枫赶紧问道。 “听老辈人说,是一面铜镜,和你这示意图上画的有点像。”田支书指了指禹枫手里的镇邪镜,“吕道士临走前说,要是以后树出了问题,就去树底下挖三尺,取出铜镜,对着太阳照,就能驱散邪祟。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树一直好好的,没人敢去挖,怕惊扰了‘神树’。” 禹枫和苏清媛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铜镜、驱邪,这和他的镇邪镜何其相似!说不定这位吕道士和玄真道士同属一脉,甚至可能知道贵帽山怨灵的根源。 “田支书,现在古杨梅树被邪祟侵蚀,只能按照吕道士的方法试试了。”禹枫说道,“我们现在就去树下挖铜镜,说不定能驱散邪气,还能找到关于怨灵的线索。” 田支书犹豫了一下,看着窗外枯萎的古杨梅树,最终点了点头:“好,只能这样了。我让村里的年轻人帮忙挖,你们指挥就行。” 很快,几个年轻村民拿着工具来到树下,按照禹枫的指示,在树干根部开始挖掘。禹枫则站在一旁,用镇邪镜对着挖掘的地方,防止邪气突然爆发伤人。苏清媛则拿着画板,仔细观察着古树的情况,时不时在画板上记录着什么。 挖了大约半个时辰,一个村民突然喊道:“挖到东西了!硬邦邦的!” 禹枫赶紧走过去,让村民小心挖掘。很快,一个锈迹斑斑的铜盒被挖了出来,盒子约莫半尺长,上面雕刻着和镇邪镜相似的符文。禹枫小心翼翼地打开铜盒,里面果然放着一面铜镜,镜面虽然有些氧化,却依旧泛着淡淡的莹光,和他的镇邪镜气息相通。 “就是它!”禹枫拿起铜镜,对着太阳举起。阳光透过镜面,反射出一道强烈的金光,朝着古杨梅树射去。金光所过之处,树干上的黑色汁液瞬间停止流淌,枯萎的树叶也开始泛起一丝绿意,树体内的灵气渐渐恢复,原本压抑的气氛也变得清新起来。 村民们看到这一幕,都欢呼起来:“‘神树’有救了!‘神树’有救了!” 禹枫收起铜镜,心里却没有放松——这面铜镜虽然驱散了古杨梅树的邪气,却没能找到关于怨灵根源的线索。他仔细检查了铜盒,发现盒子底部刻着几行小字:“贵帽山锁魂洞,怨灵乃隋末乱军首领,战死埋骨于此,怨气不散化为邪祟,需以双镜合璧,引日月精华,方可化解。” “隋末乱军首领!”禹枫心里一震,终于知道了怨灵的来历!他赶紧把这几行字抄下来,对着苏清媛说道:“我们现在就回贵帽山,双镜合璧,说不定能彻底化解怨灵的怨气!” 苏清媛点点头,两人向田支书和村民们道谢后,立刻骑着自行车,朝着贵帽山的方向赶去。此时的阳光格外强烈,古杨梅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渐渐恢复了生机,而贵帽山的方向,却依旧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黑气,像是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