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都市日常小说,铁皮桶里的时光,正等待着你的探索。小说中的小娃叔叔,林晓角色,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作者拾梦虫二的精心创作,使得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现在,这本小说已更新96798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铁皮桶里的时光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入秋时,小娃的视频来得格外早,天刚亮就打了过来,镜头里满是晨雾,他举着手机往田埂跑,声音里满是兴奋:“叔叔!红薯熟了!向日葵也开花了!你快看看!”画面晃了晃,最后定格在一片金黄的向日葵花田和一堆带着泥土的红薯上——向日葵花盘大大的,朝着太阳,红薯堆在田埂边,红皮鲜亮,像一个个小元宝。
我当下就定了回老家的车票,收拾行李时特意留了个空位,想把向日葵花籽和红薯带回来,也想再看看那片向日葵花田。车子刚拐进村口,就看见小娃站在向日葵花田边,手里拎着铁皮桶,旁边还放着个竹筐,里面装着刚挖的红薯。
“叔叔!你可算来了!”小娃看见我,手里的铁皮桶一放就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往花田走,“你看!我们种的向日葵开花了,可好看了!”我走进花田,金黄的向日葵花盘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风一吹,花盘轻轻晃动,像在跟我打招呼。小娃指着最大的一个花盘说:“这个是我种的,长得最高!”
我们蹲在田埂边挖红薯,小娃用小铲子轻轻挖开泥土,红薯慢慢露出来,红皮上沾着湿土,比我在城里种的大多了。“叔叔,你看这个红薯,比我的脑袋还大!”小娃举着红薯,高兴得跳起来,我赶紧拿出手机,拍下这个热闹的瞬间——小娃举着红薯,向日葵花田在身后,阳光洒在我们身上,像一幅温暖的画。
挖了一下午,竹筐和铁皮桶都装得满满当当。我们把红薯搬到院子里,小娃挑出几个最大的,说要烤红薯吃。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院子里挖了个小坑,把红薯放进去,盖上泥土,再点燃柴火,像模像样地烤了起来。
红薯烤好的时候,满院子都是甜香。小娃小心翼翼地把红薯挖出来,剥开焦黑的外皮,里面的红薯肉金黄,甜得能流心。他递给我一个:“叔叔,你尝尝,这个最甜!”我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和小时候爷爷烤的红薯味道一模一样,温暖又踏实。
晚上,我们围在院子里,一边吃烤红薯,一边听爷爷讲故事。爷爷讲他小时候摸泥鳅、种红薯的事,小娃和小伙伴们听得入神,时不时提问:“爷爷,你小时候也用铁皮桶摸泥鳅吗?”“爷爷,你种的红薯也这么甜吗?”爷爷笑着回答,月光洒在我们身上,风里带着向日葵的清香,一切都安静又美好。
走的那天,小娃把一袋子向日葵花籽和烤红薯塞进我车里,又把铁皮桶洗干净,放在院子里:“叔叔,这个桶就放在这里,等你回来,我们还一起摸泥鳅、挖红薯、烤红薯。”我点头答应,车子开远时,从后视镜里看见小娃和小伙伴们还站在院子里,手里举着向日葵花盘,朝着车子的方向挥手。向日葵花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也像我们之间,永远不会消失的约定。
回到城里,我把向日葵花籽分给邻居和同事,把烤红薯加热后和大家分享。他们尝了都夸好吃,问我哪里买的,我笑着说:“是老家田埂里种的,是我小侄子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种的,一起挖的,一起烤的。”说着,我想起田埂边的向日葵花田,想起小娃举着红薯的模样,想起孩子们的笑声,心里满是温暖。
我知道,等到明年春天,小娃还会在田埂边种上红薯和向日葵,等到夏天,他还会带着小伙伴们在水沟边摸泥鳅,等到秋天,他还会等着我回去,一起挖红薯、烤红薯。
隆冬的雪下了整整一夜,城里的街道被雪覆盖,一片白茫茫。我站在阳台,看着角落里的铁皮桶,桶里还装着小娃寄来的向日葵花籽和红薯干,桶壁上的“泥鳅桶”三个字在雪光下依旧清晰。突然想起老家的冬天,想起小娃和爷爷在雪地里堆雪人的模样,想起灶房里飘出的泥鳅干粥香味,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意。
正想着,手机响了,是小娃用爷爷的手机打来的。电话里满是风雪声,小娃的声音裹着寒气,却透着兴奋:“叔叔!老家下大雪啦!我和爷爷堆了个雪人,雪人手里还拿着小铲子,像你上次留下的那个!我们还在雪人旁边插了根小木棍,系着红布条,像田埂边种红薯的记号!”
我笑着问他雪人堆得高不高,他说比他还高,爷爷还在雪人嘴里塞了个烤红薯,说这样雪人就不会“饿”了。“叔叔,雪化了就能种红薯了吧?”小娃突然问,声音里满是期待,“我把去年的红薯种晒了好几回,都放在布袋子里,还在袋子上绣了个红薯图案,等开春就种在田埂边。”
我跟他说再等两个月,等雪化了土变软,就能种红薯了。挂电话前,他又小声说:“叔叔,我把你留下的铁皮桶擦干净了,放在灶房里,这样就不会冻着了。奶奶还煮了泥鳅干粥,可香了,我给你留了一碗,等你回来吃。”我应着,挂了电话,心里满是温暖——原来无论相隔多远,无论天气多冷,小娃的牵挂,爷爷的惦记,总能像一缕阳光,悄悄照进心里,驱散所有的寒冷。
腊月二十七那天,我提前买了回老家的车票,还特意带了些城里的糖果和文具,想分给小娃和他的小伙伴们。车子驶离市区,路边的高楼变成了白雪覆盖的田野,心里的期待一点点满起来——想起小娃堆的雪人,想起灶房里的铁皮桶,想起奶奶煮的泥鳅干粥,就觉得这一路的风雪都不冷了。
刚到村口,就看见小娃和爷爷在雪地里等。小娃穿着厚厚的棉袄,手里拎着个布袋子,一见我就跑过来:“叔叔!你回来啦!我给你留了红薯干和泥鳅干!”爷爷跟在后面,手里拿着铁锹,说要帮我把车上的东西搬回家。
走进院子,雪人还站在角落,手里的小铲子被雪盖了半截,嘴里的烤红薯虽然冻硬了,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模样。小娃拉着我往灶房走,掀开布帘,就看见那两个铁皮桶放在灶台边,桶沿擦得锃亮,一点锈迹都没有。“我每天都擦一遍,爷爷说这样桶才不会坏,等开春摸泥鳅时就能用。”小娃仰着头说,眼睛里闪着光。
晚饭时,奶奶煮了泥鳅干粥,还蒸了红薯,满屋子都是香味。小娃坐在我旁边,不停给我盛粥:“叔叔,你多喝点,这个粥可暖了,冬天喝了不冷。”爷爷喝着粥,说:“今年的泥鳅干晒得多,留了些给你带回去,还有你爱吃的红薯干,也装了满满一袋。”
我吃着红薯,喝着泥鳅干粥,看着眼前的一家人,突然觉得,所谓幸福,不过就是这样——有牵挂的人,有熟悉的味道,有能回得去的家,有藏在时光里的温暖。而那两个铁皮桶,就像这幸福的见证者,装着我们的故事,装着我们的约定,装着我们对彼此的牵挂,永远都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