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小说《重生兵王:马踏》章节免费阅读

重生兵王:马踏

作者:马里亚纳向下

字数:383603字

2025-09-07 18:22:44 连载

简介

重生兵王:马踏》是一本引人入胜的都市日常小说,作者“马里亚纳向下”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陆小北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383603字,喜欢都市日常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重生兵王:马踏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周日晚上七点半,陆小北正在客厅帮妈妈剥毛豆,手机“叮”地响了一声。他拿起一看,是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发的通知:“市里将启动‘青年国防素养测评计划’,我校获得三个参测名额,请有兴趣的同学明天课间到办公室找我报名。”后面还附了个文件,文件名是“测评说明.pdf”。

陆小北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划了一下,把这条通知转发到自己的“秘密矩阵”备忘录里,然后在旁边画了个向上的箭头,写了三个词:校内推荐、市级测评、军区面试。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七点三十六分,距离睡觉还有三个小时零二十四分钟。

“明天早上还是六点起床。”他小声对自己说,“四公里慢跑改成两组一千米间歇,再加十五分钟核心力量训练。”

第二天清晨的风有点凉,陆小北穿着短袖运动衫在小区里跑步,哈出的白气在眼前晃成小云朵。他把步频控制在每分钟一百八十步,呼吸和脚步保持着完美的节奏。跑到第二组的时候,路过小区花园,他看见王大爷正在打太极,动作很慢,但每一招都像把空气揉成了棉花。陆小北忽然觉得,自己的跑步也应该像这样——看起来轻松,实则暗藏力量。

回到家,妈妈已经做好了早餐:一杯热牛奶、一个水煮蛋、两片全麦面包。陆小北三口两口吃完,然后坐在书桌前开始背英语单词。十五分钟后,他合上英语课本,从书包里掏出一张A4纸,开始修改昨天做的“求证模板”海报。他把字体调大了一号,在“标准”两个字下面画了条红线,又在“红线”部分加了个醒目的感叹号。

“让正确的事更容易发生。”他在海报的最下方工工整整地写下这句话,然后把笔一放,背起书包出门上学。

早自习结束后,班主任把陆小北叫到办公室。办公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老师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叠资料和一支黑色钢笔。

“年级组讨论过了,你是推荐的首选之一。”老师推了推眼镜,声音温和,“但这次测评不是竞赛,而是一次‘系统检查’,考察的是综合素养。”

陆小北点点头:“我明白,门票不等于门槛。”

老师笑了,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流程图递给他:“明天开始,测评分为体能、科学素养、逻辑推理、心理韧性、团队协作五项。记住,不要冒进,不要显摆,边界意识很重要。还有,不管谁问起,都统一说‘学校安排’,不要接受任何采访。”

“收到。”陆小北接过流程图,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叠好放进了书包。

当天晚上,陆小北在书桌前制定了详细的准备计划。他把体能训练分成了不同的重点:周一、周四练中板间歇,周二、周五练核心和下肢力量,周三跑长距离练耐力。科学素养方面,他用费曼学习法把量子通信、电子对抗等专业知识做成了小卡片,每张卡片背面都写了个通俗易懂的类比——比如把密钥比作一次性手套,用过就扔;把干扰比作商场广播里突然插进来的噪音。

为了锻炼逻辑推理和心理韧性,陆小北还发明了一个“睡眠剥夺+任务切换”的小游戏:每天晚上十一点前睡觉,但睡前十分钟,他会从物理题换到英语短文再换到数学证明题,训练自己的大脑在切换时不卡壳。

至于团队协作,他约了李骁、林婧和张伟几个同学,利用课间十分钟做“无声分工”练习。他们站成一个圈,陆小北用手势比画“信息收集”,林婧立刻点头;他比画“警戒”,张伟马上做出防守的姿势。几次下来,他们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测评前一天晚上,妈妈端着一盘切好的苹果站在门口,轻声问:“明天要早起吗?我给你做个葱花饼当早餐?”

陆小北合上笔记本,笑着说:“不用,九点才开始呢。妈你放心,这不是‘一锤子买卖’,是对平时习惯的一次检验。”

妈妈点点头,转身要走,又突然回头:“对了,今天家长群里可热闹了,都说你们学校的‘安全月’搞得好。你之前讲的那几个网络安全小技巧,好多家长都去手机里设置了。”

陆小北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

测评当天,阳光特别好,照得操场的跑道都发亮。第一项是体能测试,没有音乐,没有加油声,只有秒表“滴答滴答”的声音和测试官的哨声。陆小北站在起跑线上,深吸一口气,目光盯着前方的终点线。

“各就各位——预备——跑!”哨声响起,陆小北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四百米跑,他前两圈保持匀速,第三圈微微提速,最后一圈没有全力冲刺,而是把步频提到了自己能承受的上限。冲过终点时,他的呼吸依然平稳,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扶着膝盖大口喘气。

接下来的立定跳远、俯卧撑、仰卧起坐,陆小北都完成得很稳。俯卧撑他按十个一组来做,组间只呼吸两次就继续;仰卧起坐时,他的手始终贴在身体两侧,避免借用惯性。测试官一边记录,一边微微点头。

中午休息时间只有四十分钟,大家都坐在走廊里吃面包、喝水。陆小北靠在墙上,闭着眼睛养神。李骁走过来,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下午的团队任务,我负责控节奏,你看总分配怎么样?”

陆小北睁开眼睛,露出一个微笑:“行,边界要清楚。”

团队协作测试在体育馆里进行。任务是在二十分钟内完成一次“灾害场景”的搜索与转运演练。陆小北站在六个人中间,清了清嗓子说:“林婧负责信息收集和标记,张伟负责警戒和维持现场秩序,王强负责简易通道加固,李骁控制时间和节奏,赵明做内外联络,我负责总分配和复盘。记住,通讯只说‘目标—效应—限制’,不说具体参数。”

“明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哨声一响,六个人立刻行动起来。林婧用彩色纸带标出安全路径,在每个转角处都贴了小箭头;王强找了两块木板,卡在摇晃的地砖之间做支撑;张伟在场地外围来回走动,把“围观者”挡在外面;李骁站在场地中央,手里举着秒表,把每个环节的用时都记在手背上;赵明则跑到场外,用对讲机通报进展;陆小北在场地里穿梭,偶尔调整一下大家的位置,但从不越权指挥。

演练结束前三十秒,陆小北大声喊:“复盘要点:两处瓶颈、一处误判、一次及时纠错,按顺序说!”

“瓶颈一是通道太窄,”王强第一个开口,“二是信息传递慢。”

“误判是我以为A区有目标,结果没有。”林婧接着说。

“及时纠错是张伟发现了无关人员靠近,马上调整了警戒范围。”李骁最后说。

所有内容都落在了“结构—效应—边界”的框架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哨声再次响起,演练圆满结束。

最后一项是心理韧性测试。陆小北被带进一间光线柔和的房间,桌子上放着两张卡片,一张写着“睡眠不足+任务增加”,另一张写着“同伴失误+舆论压力”。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考官温和地问。

陆小北想了三秒钟,认真地说:“首先,我会把节奏放慢,回到自己能控制的动作上;其次,用规则来接住情绪,让流程来做‘判断’;最后,在团队里做最‘笨’的那个人——打基础、守时间、少发言。”

“为什么是‘最笨’?”考官好奇地追问。

陆小北笑了:“因为笨,才不会抢戏。”他的目光清澈而坚定,像山泉水一样。

测评结束时,已经是黄昏了。成绩没有当场公布,工作人员只给每人发了一张“感谢参与”的卡片和一瓶矿泉水。陆小北把卡片小心地夹进笔记本,然后和李骁他们一起坐在操场边的台阶上。风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谁都没有说话,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

晚上七点,陆小北正在书房写作业,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他打开一看,是班主任发来的私信:“恭喜,你获得了市级推荐资格!记住,门票已到手,门槛在前面。”

陆小北回复了一个“收到”,然后把这条消息截图保存到“秘密矩阵”里。他没有欢呼雀跃,而是翻开笔记本,在“下一步”的清单里写下:资料归档、保持节奏、信息降噪、体能维稳。写完,他合上笔记本,起身去帮妈妈洗碗。

洗完碗,父亲把修好的老收音机搬到客厅,调到新闻频道。收音机里传来播音员清晰的声音:“本市今日启动‘青年国防素养测评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具有国防意识和综合素养的优秀青年……”

父亲侧过脸,笑着对陆小北说:“你妈说,你们学校最近连路由器都开了访客网络,这个词我现在都会说了!”

陆小北也笑了:“会说就好,做起来就更容易了。”

睡觉前,陆小北打开书桌的小抽屉,看了一眼里面的“白通道—004”文件夹。他拿出笔,在最后一页写了几行字:“市级测评已完成,校内系统和家长群的降噪策略有效,外部试探趋于‘换壳’,暂无高强度干扰。建议保持‘制度推进’与‘个人降温’并行。”

他没有立刻关灯,而是望着窗外的夜色发呆。晚风轻轻吹着窗帘,像在和谁打招呼。陆小北忽然想起了操场边的第三盏路灯,想起了那枚小小的贴纸,想起了自己说过的“让正确的事更容易发生”。

“下一章,该做一道‘证明题’了。”他小声对自己说,然后关掉台灯,钻进了被窝。

黑暗中,收音机里还残留着细碎的电流声,温暖而安心。陆小北很快就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在操场跑步,一圈又一圈,每一步都踩得很稳。他知道,门票已经在手里了,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