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看男频衍生小说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四合院:傻柱为名声而战》!由作者“小笼包的我”倾情打造,以190873字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关于何宇的精彩故事。快来一探究竟吧!
四合院:傻柱为名声而战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何宇费力地撑开沉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正用担忧的目光注视着自己。
“我这是怎么了?”他嘶哑地问道。
“傻柱,你被车撞了,那肇事司机早溜没影了。
“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妇女答道。
傻柱?何宇在心底嘀咕,这个古怪的称呼让他困惑不已。
“柱子哥,咱们送你去卫生院瞧瞧吧?”蹲在旁边的小伙子伸手想扶他。
突然,一阵剧痛袭来,海量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
当这些画面逐渐清晰后,何宇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他穿越了,成了《情满四合院》里那个出了名的”傻柱”,本名何雨柱。
记忆中闪过何雨水、易中海、秦淮茹、聋老太太等人的面孔,他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竟然成了那个处处吃亏的老好人,这运气也太背了。
“担架来啦!”两个青年抬着简易担架匆匆跑来。
看着这群素不相识却热心相助的邻里,何宇心头微暖。
“多谢大伙儿,我没事,不用去医院。
“他摆摆手,撑着地面站起身来。
凭着新获得的记忆,何宇慢慢摸回四合院。
站在斑驳的门楼前,他盯着”耕读传家”的砖雕门额发了会儿呆。
进还是不进?这个问题在他心头盘旋。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跨过了那道门槛。
往常这个时候,前院的阎埠贵总会蹲在花圃边修剪枝叶,见人就唠上几句。
可今天三大爷家门窗紧闭,院里静得出奇。
何宇没多琢磨,径直朝中院走去。
还没拐过影壁,就听见易中海沉痛的声音在院里回荡:”贾东旭同志不幸离世,留下孤儿寡母,还有个没出世就没了爹的孩子……”
“咱们院向来有互助的传统,今天开这个会,就是号召大伙儿给贾家捐款……”
“傻柱!快过来开会!”易中海眼尖地发现了他,指着长板凳示意。
何宇赶忙过去,看见妹妹何雨水已经坐在那儿。
“哥,怎么才回来?”何雨水小声问道。
他扫了一眼何雨水,觉得她比电视里还要秀气几分。
“加班。
“他语气平淡,没有提及遭遇车祸的事。
这个妹妹可真是坑哥专业户,拼命想撮合哥哥和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寡妇,真不知道她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柱子,你刚来我就直说了。
贾东旭走了,留下孤儿寡母日子艰难。
现在全院都在为他们募捐。
“
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举高:”我先带个头,捐十块钱。
大家量力而行,踊跃捐款,展现咱们大院的温暖。
“
何宇抬眼望去,正前方摆着张八仙桌,桌旁坐着三位老者。
中间那位平头方脸,看上去正直忠厚的男子,正是院里的一大爷易中海。
易中海是八级钳工,月薪99元,全院收入最高。
他膝下无子,为人耿直,经常接济邻里。
院里每个人都受过他的帮助,原主对他格外敬重,几乎言听计从。
谁敢对一大爷不敬,他那铁拳可不会客气。
易中海将十块钱投入捐款箱。
这时刘海中站起身说道:”作为二大爷,我也要带头发扬咱们院的优良传统。
不过大家都知道我家负担重,比不上一大爷,就捐五块吧。
“
他掏出五块钱放进箱子。
刘海中是院里的二大爷,轧钢厂七级工,月薪八十五块五,收入全院第二。
原主最看不上他,经常跟他对着干。
右边那个干瘦老头是三大爷阎埠贵,小学教师,精打细算又好显摆文化人的清高,总爱拽文嚼字。
他的口头禅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
他把算计发挥到极致,堪称算计界的翘楚。
也是原主最喜欢怼的对象。
他愁眉苦脸地说:”虽说我是三大爷,可大家都知道我家穷,六口人就靠我那点工资过日子。
所以捐一块钱表表心意。
“
说完目光转向何宇。
何宇心里咯噔一下,看我干什么?
三大爷见何宇没像往常那样怼他,暗自松了口气。
往常遇到这种情况,原主傻柱准会跳出来说:”嘿,阎老西,你这觉悟不行啊,就捐一块钱?看看人家一大爷捐多少,也太抠门了吧?”
通常三大爷会解释几句,但那愣头青根本听不进去,少不了要挨顿嘲讽。
三大爷捐完钱后,一大爷见傻柱迟迟没有动作,连忙催促道:“傻柱,该你了。”
何宇察觉到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才反应过来一大爷是在叫自己。
他抬头说道:“一大爷,傻柱这名字听着别扭,以后能别这么叫吗?”
一大爷显然没料到会听到这样的要求,愣了一下才不悦地回答:“傻柱可是你爹何大清取的名字,大伙都叫顺口了。”
“你们叫着顺口,我听着难受。
今天我先把话说明白,往后谁再叫我傻柱,我就给谁的名字前也加个‘傻’字。”何宇说完便坐了下来。
“柱子,你现在是越来越不懂规矩了。”一大爷生气地说,“现在是捐款的时候,别在这儿捣乱。”
“哥,别争了。”何雨水轻轻扯了扯何宇的衣袖。
见目的已经达到,何宇没再争辩。
一大爷见他不动,重重地哼了一声:“柱子,该你了。”
何宇看着捐款箱里的一大爷十块、二大爷五块和三大爷一块,心想作为普通住户,捐款金额不该超过三位大爷。
但记忆中以往的捐款活动里,傻柱总是格外积极,通常捐得和二大爷一样多,有时甚至超过一大爷。
一大爷见何宇还在 ,催促道:“傻——柱子,发什么呆?往常你不是最积极的吗?”
“哦。”何宇回过神来,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放在桌上,“我捐五块。”
考虑到原主以往最少都捐五块,他决定保持这个数额。
何宇捐完钱刚坐下,就感觉周围人都在盯着他看。
“大茂,傻柱捐完了,该你了。”一大爷说道。
何宇回忆起来,每次傻柱捐完钱后都会让许大茂跟着捐,今天少了这个环节,难怪大家觉得奇怪。
只要没人怀疑他的身份就好。
他担心被抓去当实验品研究。
都怪平时科幻书看得太多。
“许大茂,我可是捐了五块,你可不能比我少。
“
为了不引起怀疑,何宇故意说道。
“傻柱,就你显摆。
“许大茂边说边掏出五块钱,接着把全身口袋翻了个底朝天,找出一枚一分硬币。
他用两根手指捏着硬币,在众人面前晃了一圈:”我比傻柱多一分。
“说完朝何宇抛去一个挑衅的眼神,得意洋洋地坐了回去。
何宇笑了笑,并不觉得这是挑衅需要动怒,反而认为许大茂这人挺有趣。
周围人又投来目光,有人小声议论:”今天的傻柱好像和平时不太一样。
“
随后,院子里的人你一块、我五毛地捐了起来。
不过数额都不大,没人超过一块。
在那个年代,一块钱已经不少了,抵得上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有时候一天还挣不到这么多。
一块钱能买一斤半猪肉,或者二十个鸡蛋,再或者五十斤玉米面。
最后统计,总共捐了三十五块钱。
这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在那个五块钱就能养活一个成年人的年代,这笔钱足够帮贾家渡过两个月的难关。
“大家积极捐款,展现了咱们院子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值得表扬和肯定。
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这种精神,让四合院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
易中海收完捐款后,起身说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话。
何宇以为大会要结束了,正准备搬凳子回家好好梳理两世的记忆,规划一下未来的生活。
既然来了,就只能面对现实。
想回去?肯定没戏。
这时又听易中海说道:”贾家的情况大家都清楚。
贾嫂子常年生病,往后生活的担子全落在淮茹肩上,她还怀着孩子,日子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
“光靠这点捐款是不够的,还得请院子里有能力的人多帮衬。
“
说完目光在何宇和许大茂之间来回扫视:”傻柱,大茂,你们俩是院里收入最高的年轻人,又没什么负担,最有能力帮助贾家。
以后你们要多照顾秦淮茹!”
何宇一听,顿觉不对劲。
什么叫自己收入高?原主每月工资才三十七块五,这也算高?
一大爷你自己月薪九十九,是我的两倍多啊!
“你一个人随便出点小钱帮一把不就行了?”
“一大爷,我得说清楚,我每月工资就三十七块五,怎么成收入最高的了?”
“再说了,我也不是没负担。
我妹妹还在上学,我得给她交学费、掏生活费。
等她长大出嫁,我这当哥的不得准备嫁妆?现在就得开始攒钱啊。
“
“一大爷,傻柱说得在理。
我工资才三十五块五,马上要相亲结婚,哪有余钱接济秦淮茹?”许大茂跟着帮腔。
易中海没料到傻柱会带头反对,更没想到他俩会站在一边。
这两人从小就是死对头,凡事都要唱反调。
他原想着只要许大茂不答应,傻柱肯定抢着应承。
第三章 一大爷居心不良
他压根没指望许大茂同意,这铁公鸡从不肯吃亏。
拉上许大茂,不过是为了激傻柱出头。
“傻柱,食堂每天都有剩菜,你给秦淮茹带个饭盒就能帮大忙。
“
“大茂,你下乡常捎回山货,分贾家点儿不就成了?又不用你们掏钱。
“
被两个小辈当众驳回,易中海面子挂不住了。
“傻柱、大茂,这对你们就是顺手的事,推三阻四太难看了。
“刘海中端着官腔插话。
何宇眉头紧锁。
饭盒是他和妹妹的口粮,给了贾家自己就得饿肚子。
更何况,他凭什么天天给别人带饭?
虽说他是热心青年,可也没义务接济外人。
“一大爷、二大爷,饭盒是我和妹妹的晚饭。
给了贾家,我们吃什么?”
“你不能多带一份?”
“一大爷您是老职工了,厂里啥情况您不清楚?食堂哪有剩饭?我带的饭菜都是自己掏粮票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