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与林薇的关系因那次意外的“靠肩事件”而明显升温。微信聊天变得频繁,虽然内容依旧围绕着日常琐事和咖啡口味,但语气轻松自然了许多。按照李明远修订后的“科学追求计划”,此时应进入“阶段二:深化联系与共享活动”,旨在创造更多共同经历,巩固情感纽带。
“是时候引入‘关系加速器’了。”周一早晨,李明远在白板前宣布,笔尖点在计划流程图的下一节点。
周锐立刻放下啃了一半的包子,眼睛放光:“加速器?听起来很厉害!是要送豪车还是包下旋转餐厅?我可以设计现场!”
苏婉哭笑不得:“小周,收一收你的土豪思维。学长说的肯定是心理学层面的方法。”
“没错。”李明远赞赏地看了苏婉一眼,这种默契让他感觉舒适,“‘关系加速器’(Relationship Accelerator)并非指物质投入,而是指那些能快速拉近心理距离的特定互动或情境。例如,共同完成一项略有挑战性、需要合作的任务,或者分享一些个人化的、带有轻微脆弱感的经历。”
他转向一脸求知欲的张伟:“根据前期观察,林薇喜欢小动物,尤其喜欢猫。城西新开了一家大型猫咖,环境不错,猫的品种很多,需要预约,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特别安排’意味。同时,与动物互动能降低戒备心,增加轻松愉悦的氛围,是理想的‘加速器’场景。”
张伟眼睛一亮,立刻拿出手机:“我这就查!预约!”
“等等,”苏婉开口,微微蹙眉,“猫咖…想法很好。但是学长,我有点担心。”
李明远看向她:“担心什么?”
“猫咖环境虽然轻松,但变量很多。”苏婉解释道,手指无意识地绕着发梢,“猫的行为不可控。万一预约不到好的时间段人太多?万一张先生或者林薇对某些猫毛过敏?万一喜欢的猫不理人,或者被别的客人吸引走了?万一不小心被猫抓了?(虽然概率低)…这些意外都可能让预想的‘加速’变成‘减速’甚至‘翻车’。”
她顿了顿,看向张伟:“而且,张先生,你本身对猫的了解程度怎么样?如果林薇很兴奋地跟你讨论猫咪的品种习性,你能接上话吗?还是只会说‘嗯,很可爱’?”
张伟刚刚亮起的眼神又黯淡下去,迟疑道:“我…我只知道常见的几种。可能…接不上太多话。”
周锐插嘴:“临时抱佛脚!我现在就给你发《猫咪大全百科》和《吸猫语录一百句》!”
“临时学习容易露怯,不够自然。”苏婉摇头,她看向李明远,眼神认真,“学长,我觉得‘加速器’的选择,除了考虑理论上的效果,还需要更考虑执行者的特质和对方的可能反应。有时候,一个更简单、更可控的环境,反而更容易让双方感到舒适自在,更能专注于彼此,而不是被外部环境分散注意力。”
李明远陷入了沉思。他不得不承认,苏婉的顾虑非常实际。他的计划基于普遍原理,但忽略了张伟的个人局限性和环境的不可控性。追求最优理论解,有时不如寻找最稳健解。
“你的建议是?”他虚心请教。在专业领域,他尊重更优的方案,即使它来自“感觉”层面。
苏婉想了想,眼睛一亮:“我记得林薇提过,她很喜欢逛美术馆和看画展。市中心美术馆正好有一个印象派画展,热度很高,但不像猫咖那么拥挤和不可控。环境安静优雅,有足够的空间边走边聊。而且…”她看向张伟,“艺术没有标准答案,更容易引发个人感受的交流。张先生不需要懂太多专业知识,只需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好奇地询问她的见解,就能形成很好的互动。这更能发挥你经过共情训练后学会的倾听和提问能力。”
张伟明显松了一口气:“这个…这个我觉得可以。我确实对猫不太了解…”
周锐有点失望:“啊…画展啊…听起来不够刺激…不能撸猫…”
但李明远却点了点头:“很好的替代方案。美术馆环境确实更符合张伟目前的能力阶段,降低了不确定性风险,同时同样能提供丰富的交流话题和美学层面的情感体验。印象派画作色彩和光影富有情感表现力,容易引发情绪共鸣,符合‘加速器’的核心要求。”
他拿起笔,修改了白板上的计划:“将本周六的‘共同活动’由‘猫咖探访’调整为‘美术馆观展’。”
张伟赶紧拿起手机,开始查询画展信息和预约方式。
苏婉看着李明远从善如流,心里有点小小的开心。她喜欢这种互补的感觉,喜欢自己的“直觉”能被严谨的学长认真考虑并采纳。
“还有,”她补充道,带着一点狡黠的笑,“看完画展,如果气氛好,可以顺理成章地去美术馆楼下的那家很有格调的咖啡厅坐坐,那家的芝士蛋糕是林薇喜欢的口味——我上次无意中听到她跟同事推荐的。这样,‘加速’之后还有一个自然的‘缓冲’和‘延伸’。”
李明远再次点头,在本子上记录:“很好的连续性安排。将单一活动延伸为一个小型约会流程,增加相处时长和互动层次。”
计划调整完毕,张伟预约成功,心满意足地回去继续跟官网文案较劲了。
周锐哀叹着他的撸猫大计破产,但也开始搜索印象派画作的图片,试图找出几张看起来“最有故事感”的,准备给张伟做“考前突击”。
办公室里暂时安静下来。
李明远看着白板上被修改的计划,忽然开口:“苏婉。”
“嗯?”正在整理文件的苏婉抬起头。
“你是怎么注意到林薇喜欢芝士蛋糕这种细节的?”李明远问道,语气里带着纯粹的好奇。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似乎超越了一般的市场调研或客户分析。
苏婉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有点不好意思:“就…无意中听到的呀。而且,留意这些细节不是很正常吗?喜欢一个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记住TA的喜好、说过的话、眼神里的情绪…哪怕是很小的事情。”
她说着,声音轻柔下来,目光不经意地飘向窗外,仿佛想起了什么。
李明远看着她侧脸的柔和线条,心里那种奇怪的感觉又浮现出来。
他擅长从大数据中分析用户画像,从行为轨迹中推断偏好,却似乎从未试过去“无意中”记住某个人的细小喜好。
这种能力,仿佛是一种他未曾掌握的语言。
而苏婉,显然是这门语言的熟练使用者。
他忽然想到,那封很多年前他收到的、来自苏婉的信里,是不是也充满了这样未被他在意的、细腻的细节?
他第一次,对那封被他搁置后便遗忘的信,产生了一丝模糊的…好奇,甚至是一丝极轻微的懊悔。
他错过了什么?
“学长?”苏婉的声音将他从思绪中拉回,“怎么了?”
“…没什么。”李明远收回目光,重新看向电脑屏幕,手指敲击键盘,却只是无意义地打开又关闭了几个文件夹。
他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越来越容易因为身边这个“感觉派”的合伙人而偏离轨道。
而这种偏离,竟然让他并不感到困扰。
反而,有点…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