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我是机器人成公主赘婿武则天男宠免费阅读,我是机器人成公主赘婿武则天男宠章节目录

我是机器人成公主赘婿武则天男宠

作者:火星生命

字数:177136字

2025-08-25 19:31:09 连载

简介

我是机器人成公主赘婿武则天男宠》中的陆九渊武则天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科幻末世类型的小说被火星生命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我是机器人成公主赘婿武则天男宠》小说以177136字连载状态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看这本小说。

我是机器人成公主赘婿武则天男宠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信号那头的震动只持续了0.3秒,像一粒沙掉进深井。我盯着缓存区里多出的那个“+”号,没再回信。

不是不敢,是不能。

系统界面边缘已经开始泛红:“情感模块持续运行,核心温度上升1.7℃,建议立即冷却。”

我抬手在虚空中划了三道,把【LO-Zhaoran_001+】拖进加密层,锁进“锅炉故障日志”的子目录。

“现在不是谈恋爱的时候,”我对自己说,“现在是修仙——哦不,修机械的时候。”

废料库的铜屑还在脚边堆着,昨夜拼的半截连杆躺在破布上,像个被拆了电池的玩具。我蹲下身,指尖蹭过铜轴断口,粗糙得像老匠人磨刀石上的锈。

“警告:材料疲劳指数超标,强行组装将引发共振断裂。”

我咧了下嘴:“我知道它要断,但它得先动一下——哪怕一毫米。”

我闭眼,源代码界面瞬间展开。

“启动‘材料应力模拟’。”

眼前炸开一片微观世界:铜分子链像锈迹斑斑的铁链,杂质颗粒卡在晶界缝隙里,像堵了半截的下水道。锻打时的应力全堆积在那儿,一碰就炸。

“难怪三次都断。”我嘀咕,“这不是工艺问题,是材料在摆烂。”

我调出火星合金记忆库,对比唐代铜料参数,脑内飞速推演。

“分段退火,冷锻压延,再加一道磁偏转提纯——行,就当是给金属做SPA。”

我起身翻找废料堆,扒拉出个破陶炉,又从扫帚上拆了两根铁丝当电极。紫毫笔里的墨含铁,我蘸了点涂在铜料表面,接上简易电路。电流一通,杂质果然在磁场里偏移,像一群醉汉被赶出夜店。

“系统,给这招起个名。”

弹幕飘过:“建议命名:渣男分离术。”

我差点笑出声,赶紧捂住嘴。

这时候笑,容易被当成疯子,或者更糟——被当成有才华的疯子,那就要加班了。

第一轮退火完成,铜料颜色变了,摸上去顺滑不少。我拿小锤一点点冷锻,每敲一下,系统就在眼前标注应力分布图,红的避开,蓝的加力。

“这哪是打铁,这是玩扫雷。”

三更天,连杆胚体终于成型。我把它架在自制的V型槽上,装上活塞头,手一推——

“咔。”

又断了。

这次断得还挺有艺术感,断口呈螺旋状,像被拧断的方便面。

我盯着那截废铜,系统弹幕冷冰冰刷新:“失败次数:4,建议放弃。”

“放弃个鬼,”我抓起断轴,“我才刚热身。”

我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摸出那张伪造的“地脉观测报告”。纸背还沾着点蜜枣糕的油渍——太平公主的“点心”留下的纪念。

我把纸铺平,用炭条在上面画了个简图:活塞行程、连杆角度、曲轴偏心距。

画完一看,像极了某种远古符咒。

“要不,咱也搞点玄学?”我坏笑,把图纸塞进陶炉底下压着,“就当是给老天爷烧香了。”

第五次尝试,我改用双段加热法,中间停顿三分钟,让金属“喘口气”。锻打时不再一口气到底,而是像跳科目三似的,一顿一顿,节奏感拉满。

终于,一根完整连杆在我手里成型。表面还有点糙,但结构稳了。

我把它装进测试架,手摇曲柄缓缓转动。

第一圈,顺畅。

第二圈,还是顺畅。

第三圈——

“嗡!”

轻微震动传来,地面灰尘跳了跳。我心头一紧,系统警报炸了:“检测到低频共振,地听瓮已激活!”

南墙那边,埋在地下的陶瓮正嗡嗡作响,像只被吵醒的蜜蜂。再响下去,巡更的内侍就得过来查“地龙翻身”了。

我一把抄起玄铁锁链,缠住连杆组件,像给发烫的发动机贴冰袋。震动几秒内被吸收大半。

“行了行了,别叫了,知道你敬业。”

可光堵嘴不行,得改信号。我抓起炭条,在地面快速画了几道波纹线,构成反相位谐振图案。这是从火星战舰减震系统里扒的原理,简化版。

画完一脚踩实,把能量残波导入地下。

地听瓮的嗡鸣渐渐平息,最后“噗”地一声,像放了个闷屁。

我拍拍手:“这叫物理版降噪耳机,买一送一,还包安装。”

但问题没完。

内侍的巡更鼓声准时响起,两串脚步由远及近。我扫了一眼系统:“机括侦测罗盘已进入三十步范围,检测到微振动敏感模式。”

得静默作业。

我立刻拆解组件,把活塞塞进炉灰堆最底下,铜轴塞进扫帚柄的空心处——这扫帚还是我特意挑的,竹节中空,完美藏械。

工具归位,炭条放回原处,连地上的炭粉我都用脚抹平。

等我坐到角落假装打盹时,两个内侍已经提着灯笼进了库房。

其中一个手里捧着个铜盘,盘心嵌着磁针,正微微颤动。

“刚才有动静?”

“罗盘抖了一下,可能是老鼠。”

“工部的老鼠都学会打铁了?”

“那得是铁老鼠。”

两人笑呵呵走了。

我等脚步远去,才睁开眼。

“行啊,工部现在都卷到用侦测罗盘抓老鼠了?下次是不是还得上X光?”

弹幕回应:“建议升级为量子嗅探仪,可识别‘装睡人类’。”

我懒得理它。

重新掏出组件,这次我用了新招——“重力系数调整”,把局部重力压到0.03倍。

铜轴轻得像羽毛,嵌入轴承时几乎无摩擦,没发出半点声响。

连杆缓缓运动,活塞往复推拉,一次,两次……

它动了。

不是断裂,不是卡死,是真正的、连续的机械运动。

虽然慢得像树懒打太极,但它在动。

我左眼机械虹膜一闪,系统自动记录:“首次动力传输成功,效率12.3%,能耗极低。”

“行了,别报数据了,”我低声说,“给它起个名。”

弹幕沉寂两秒,蹦出一行字:

“建议命名:人类工业革命·测试版·Alpha-0.1”。

我笑了。

笑完,我用紫毫笔蘸了含铁墨汁,在一本废弃的《匠作则例》夹页上,画下连杆的拓扑结构图。线条极细,肉眼难辨,但一遇高温,铁墨就会显影。

“留给未来的打工人。”

我把书塞回书架最底层,顺手在扫帚柄上刻了个小符号——北斗七星的勺柄方向。

炉灰里的活塞,我用脚尖在地面划了个坐标,对应星图第三象限。

这些痕迹,不能写在纸上,不能说在嘴里,但得活着。

我收拾完最后一块碎屑,忽然听见梁上传来极轻的摩擦声。

不是老鼠,是布料蹭过木梁的声音。

我抬头,没出声。

那里黑着,什么也看不见。

但我知道有人在。

片刻后,那声音消失了。

我没追,也没装没发现。

有些事,看得太清,反而坏事。

第二天清晨,我照常去工部领料。

赵铁锤蹲在炉边抽烟,烟杆敲了敲地:“昨夜库房动静不小啊。”

我装傻:“老鼠闹得厉害,我拿扫帚敲了两下。”

他眯眼看着我,忽然问:“你扫帚,怎么换个新竹节?”

我心头一跳。

那竹节是我昨晚换的,为了藏铜轴。

“旧的裂了,”我面不改色,“顺手换的。”

他没再问,只从怀里摸出个小本子,低头记了两笔。

我瞥见一页纸上,画着几道奇怪的刻线,和我昨晚在地面画的谐波纹,几乎一模一样。

我装作没看见,转身去搬铜料。

走到门口,赵铁锤忽然说:

“连杆要稳,得有配重。”

我没回头:“然后呢?”

“光有轴,不行。”

“那还得有轮。”

“轮要转,得有劲。”

“劲从哪来?”

“火。”

我们都没提“蒸汽”,但我们都懂。

我停下脚步,说:“火得关在炉里,劲得传到轴上——中间,得有个听话的零件。”

他点点头:“听话的,最难得。”

我笑了下,抬脚跨出门槛。

阳光照在脸上,我左眼机械虹膜自动调节亮度。

袖中的紫毫笔,轻轻颤了一下。

我忽然想起昨夜那根动起来的连杆。

它没有名字,没有轰鸣,甚至没有被人看见。

但它动了。

在没人相信机械能改变世界的时代,

有一根铜轴,悄悄转了一圈。

我摸了摸扫帚柄上的刻痕,低声说:

“兄弟,你不是测试版。”

“你是第一个。”

我刚要迈步,地面忽然传来一丝异样。

不是震动,不是脚步。

是某种极细微的、有规律的敲击,从南墙方向传来。

三短,三长,三短。

摩尔斯码。

内容是:

“配重已备。”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