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晨光熹微,穿透薄雾。

陈姨说,阮江有座庙,庙里有棵百年老槐。心有所求之人,常去那里祈愿。

林九歌特意换上长衫长裤,踏着晨露向庙里走去。

庙前厅外,等候烧香的人们排着长队。林九歌目光掠过,循着指示,径直去寻那棵传说中的老槐树。

老树枝干虬劲,岁月刻满沧桑。

无数红绸系于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每一条都承载着一个沉甸甸的心愿。

树下,一人身影沉静,正打着太极。招式流转间,如松间清风,涧底静水,沉稳而从容。

石凳上,一位老者闭目打坐。

林九歌放轻脚步,在他身旁坐下,单手托腮,静静凝视着打拳的身影。

直至最后一式收势,陆怀川才缓缓抬眼,目光不偏不倚,撞进林九歌含笑的眸子里。

“陆医生,早上好啊。”林九歌唇角弯起,声音清润似沾了晨露,尾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佻,像小钩子般撩人心弦。

陆怀川动作微顿,眼底似有极淡的笑意掠过,转瞬便隐没在深潭般的沉静中,“早。”

林九歌歪了歪头,墨镜顺势滑至鼻尖,露出一双灵动狡黠的桃花眼,“我都要怀疑你是不是在我身上装了追踪器了,怎么我走哪儿都能遇见你?”

话音未落,石凳上的老者眼皮微动,缓缓睁开眼,目光在两人之间若有所思地打了个转,又缓缓阖上。

“别瞎说。”陆怀川开口,语气里裹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纵容。

“我可没胡说,”林九歌索性摘下墨镜,笑意更深,“陆医生来庙里求什么?求姻缘吗?”

陆怀川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走近几步,对着石凳上的老者恭敬唤道:“外公。”

“外公?”林九歌一愣,目光惊疑地在老者和陆怀川之间迅速切换,像被烫到似的猛地站起,下意识退到陆怀川身侧,脸上浮起一丝窘迫的无措。

老者再次睁眼,视线沉沉落在林九歌身上。陆怀川不着痕迹地上前半步,挡在了她身前,“我们去吃斋饭吧。”

老者收回目光,淡淡应道:“走吧。”

晨光渐盛,穿过庙宇层叠的檐角,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三人沿着幽静的回廊向斋堂走去。

林九歌刻意落后几步,与前方老者的背影保持着微妙的距离。

“你故意的吧?”她压低声音,带着点嗔怪。

陆怀川脚步未停,却不着痕迹地放缓了速度,“我怎么故意了?”

林九歌轻哼,“你说呢?”

前方老者一声轻咳传来,两人瞬间噤声。

斋堂内,檀香氤氲,木桌整齐。

外公选了靠窗的位置落座。

林九歌正犹豫着要不要离开,谁知陆怀川却已为她拉开了身旁的椅子。这细微的动作引得外公抬眼瞥来,又若无其事地移开了视线。

“这里的素斋很不错。”陆怀川盛了一碗粥放到林九歌面前,粥色晶莹,几粒枸杞点缀其上,像极了此刻她悄然泛红的耳尖,“尝尝。”

“谢谢。”她小声道,低头看着碗。

“怀川很少带朋友来庙里。”外公突然开口,声音浑厚,目光在两人身上停留片刻。

“不是他带我来的,”林九歌立刻澄清,下意识看向陆怀川,“我自己来的。”

然而陆怀川只是垂眸,专注地搅动着碗里的粥。

林九歌忍不住,在桌下用脚尖轻轻碰了碰陆怀川的小腿,眼神无声质问:你怎么不讲话?

陆怀川面上波澜不惊,只是指尖在桌沿极轻地叩了两下,仿佛安抚。

斋饭过后,外公起身,语气平淡,“我去听住持讲经,你们自便。”

陆怀川放下筷子,“好。”

林九歌目送着老者离去的背影,带着几分好奇:“你外公在寺庙做什么?”

陆怀川夹起一筷咸菜,“吃斋念佛,修身养性。”

“为什么啊?”林九歌追问。

“外婆走后,他便来了这里。”陆怀川的声音沉静无波。

林九歌一时无言,默默捧起粥碗小口啜饮。

“好喝吗?”他问。

她点头,“嗯,比你们药堂熬的绿豆汤好喝多了。”

陆怀川唇角微勾,“好喝就多喝点。”

两人用过斋饭,陆怀川引着林九歌在庙中闲步。

“陈姨推荐你来的?”他问。

“对,”林九歌应道,“本想着随意转转,没想到会遇见你。看来咱俩还挺有缘。”

“那你来这儿,是想求什么?”陆怀川的目光投向树上飘动的红绸。

“本来是有的,”林九歌也抬眸,望着那些承载着无数期盼的绸带,“但现在没有了。”

“为什么没有了?”

“神佛要照拂的心愿浩如烟海,哪里轮得到我。”她轻笑,眼底却沉淀下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心诚则灵。”陆怀川低声道。

林九歌唇角的笑意淡了些,目光望向远方,声音轻却清晰:“信神佛,不如信自己。”

风起,吹动着红丝绸飘动。

远处传来钟声,念佛声随之而起。

陆怀川问着,“等下我要去抄写经文,你要一起吗?”

她问道:“你今天不去药堂?”

她要是没记错的话,今天可不是他休息的日子。

他说道:“今天是我外婆的忌日,我向药堂请了假。”

林九歌:“……”

死嘴。

“要一起去吗?”

“可以啊,反正我也没什么事。”

她跟着陆怀川穿过落,来到一间僻静的禅房。

房内陈设极简,仅一桌、一榻、一蒲团。

桌上放着早就备好了的笔墨纸砚。

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斜斜地洒在光洁的桌面上,照亮了空气中浮动的微尘。

“坐。”

陆怀川示意林九歌在桌案一侧的蒲团上坐下,自己则熟练地挽起衣袖,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

他取过墨锭,注入少许清水,开始研墨。

他的动作不疾不徐,沉稳有力,墨锭与砚台摩擦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某种安神的韵律。

林九歌坐在他对面,坐姿随意的瞧着他。

晨光勾勒着他挺拔的鼻梁和微抿的薄唇,那沉静的神情,竟比打太极时更添几分肃穆与虔诚。

阳光透过半开的纸窗,斜斜地洒在光洁的桌面上,照亮了空气中浮动的微尘。

陆怀川铺开一张素净的宣纸,镇纸压好。他提笔蘸墨,笔尖饱满,悬腕于纸上,却没有立刻落下。

他抬眸,“想试试吗?”

林九歌有些意外,“我?算了吧,我字不好看,别糟蹋了经文。”

“心诚即可,不拘字形。”

陆怀川的声音很温和。

林九歌犹豫了一下,“那我要是写的难看,你可别怪我啊。”

桌案不大,两人并肩而立,距离瞬间拉近,她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清冽的气息混合着墨香。

陆怀川将手中的笔递给她。林九歌迟疑地接过,笔杆微凉,带着他指尖的余温。

她学着陆怀川的样子,笨拙地悬腕,“怎么握笔?”

“手腕放松,指实掌虚。”陆怀川的声音就在她耳畔响起,低沉而清晰。

林九歌摆弄着,笔尖的墨汁已经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片。

“要不算了,还是你自己写吧。”

她说完,身旁的陆怀川直接伸手覆在她握笔的手背上,指尖轻轻调整着她手指的位置,“这样,我教你。”

林九歌浑身一僵。

他掌心的温热透过薄薄的衣衫清晰地传来,指尖的触碰带着薄茧的微砺感,稳稳地引导着她僵硬的手指。

那股清冽的草药气息瞬间将她包裹,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像这样…”

陆怀川似乎并未察觉她的异样,或者说,他察觉了,却并未点破。

两人挨得很近,她像是半包围在他怀中。

他的气息拂过她的鬓角,林九歌只觉得呼吸都有些困难,全部的感官都集中在了那只被包裹的手上。

笔尖在纸上滑动,墨迹晕染开。

她几乎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完全是靠着他沉稳的力道在移动。

就在这时,禅房的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林九歌蹭的一下收回手,在陆怀川愣神间,脚步不停的坐回原位,姿态端正的像极了个好学生。

外公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神情,目光平静地落在两人身上。

“外公…”陆怀川倒是神色如常,仿佛刚才那亲昵的指导从未发生。他看向外公,“您讲经结束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