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楚明虞替沈令仪重新夹了那道菜,伸出胳膊放到她碗里,不满地控诉,“锦衣卫仗着皇上的信任,这两年行事愈发嚣张了。”
在楚明虞震惊的视线中,沈令仪放下手中筷子,飞快起身趴到窗台上,伸着脑袋往下望。
即便只是一个侧脸,沈令仪也能一眼看出来,坐在黑色骏马上一身飞鱼服的男人是裴清和。
再怎么说也有过鱼水之欢,男人清俊的眉眼她也曾一点点地临摹过。
沈令仪望着男人凌厉的侧脸线条失神,难道在皇宫不是她和裴清和第一次见面?
其实她和裴清和第一次见面是现在?
只是当时她和裴清和还不熟悉,所以没认出来是他?
沈令仪觉得这个可能性极大。
楚明虞不知何时也凑过来了,推着沈令仪的手臂,“常乐,那位裴指挥佥事是不是在看咱们?”
沈令仪猛然回神,视线聚焦和男人仰头看过来的视线遥遥对上。
男人视线漆黑如墨,眼底翻滚着浓浓黑云,好似一片化不开的阴云。
沈令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噗通、扑通,一声又一声。
她拽着楚明虞的胳膊后退,抬手猛地一下将窗户关上。
楚明虞侧首去看沈令仪,沈令仪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呆滞地盯着紧闭的窗户。
楚明虞扶住沈令仪手臂轻轻摇着,“常乐你怎么了?”
“没、没事。”沈令仪摇头,她拉着楚明虞在凳子上重新坐下,她心不在焉扒拉着碗里的饭菜,“快吃,一会儿不是还要去马场跑马。”
楚明虞并未发觉沈令仪的不对劲,“对,这半年一直被我娘拘在家里,好久不曾骑马了。”
.
傍晚时分,沈令仪回到芳华居。
“夏安呢?”沈令仪转头。
听到郡主喊她,丫鬟夏安飞快进来,“郡主,奴婢在。”
“你去打听打听指挥使佥事裴清和今日为何会出现在街上。”沈令仪想不起来上辈子的今天,到底有没有发生这件事。
锦衣卫在街上抓人在临安城是家常便饭,一件稀疏平常的事真的很难被记在心上。
“是。”
夏安离开后,冬禧忍不住问,“郡主您怎么突然关心这些事来了?”
沈令仪在冬禧脸上捏了捏,“以后关心的更多。”
剩下三个丫鬟都没太听懂沈令仪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晚上沈令仪洗漱完毕,正坐在铜镜后通发,出去打探消息的夏安回来了。
秋绥见状,走过去将窗户和房门关上。
沈令仪挥手,示意冬禧停下来,冬禧拿着手中玉梳退至一边,沈令仪转身,“查到什么了?”
夏安说:“一个月前皇上让锦衣卫追查晋王遇刺一事,今儿锦衣卫是上街捉拿嫌犯的,本来这事是锦衣卫的赵指挥佥事负责,但是前两日赵指挥佥事办差的时候受伤了,这件事便交由另一位裴指挥佥事了。”
既然说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前世她看见的也是裴清和,当时她还不认识裴清和,自然就没在意了。
事情查清楚了,沈令仪浑身轻松,心满意足上床睡觉去了。
今晚是春棋和夏安守夜,两人见沈令仪睡下,过来把褥子给她盖好。
沈令仪睡觉不老实,喜欢踢被子,才刚步入四月,天气虽然没有早先那么冷了,但夜里气温还是低的,容易着凉,每晚守夜的丫鬟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过来看了一下。
三日后。
宫中圣旨如约送到长公主府。
送圣旨的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德安。
宣读完圣旨,德安和蔼地望着沈令仪,道:“郡主好些时间没去宫里了,皇上听说郡主您的伤好了,这不就让奴才过来带您进宫去。”
沈令仪挺喜欢这个舅舅的,皇帝和长公主不仅一母同胞,还是双生子,两人自小一起长大,兄妹感情深厚。
在古代双生子被视为不祥,但若生下的是龙凤胎,那便是大吉之兆。
正因为生下了龙凤胎,太后当年才能挤过别的嫔妃,被先皇立为皇后。
可惜的是,皇上登基没几年太后就去世了。
姜婳带着女儿一起进宫。
母女两人坐在马车中,沈令仪贴着香香母亲坐着,怀里还抱着母亲一条手臂。
姜婳捏了颗草莓塞到沈令仪嘴里,“前几日和明虞又去哪玩了?”
沈令仪身子弹跳一般,从姜婳肩膀离开,眨动灵动的眼睛无辜道:“母亲,女儿没去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女儿就和明虞一起逛了些铺子,去酒楼吃了饭,又去马场跑了几圈马就回来了。”
话音刚落下,担心姜婳不信,接着适才的话补充一句,“母亲,你要是不信你可以问春棋和秋绥,她们二人一直跟着我呢。”
姜婳抬起白嫩的手在女儿侧脸轻轻摸了一下,“母亲没有不信你,也没有要责怪你的意思,是明虞,母亲听说首辅一家这一年来一直在给明虞议亲,母亲是想提醒你,你去那些地方不可在带着她一起了,母亲知道你和明虞是关系好,那些心思不干净的,可不会这么觉得,她们或说你故意败坏明虞的名声,而且去那些地方,对明虞来说的确不是件好事。”
沈令仪吐了吐舌头,“母亲,明虞其实不想嫁人,女子为什么一定要嫁人?楚家家大业大难不成还养不活一个女儿了?”
姜婳只当她不懂事,在她挺翘的琼鼻上轻轻捏了一下,“哪有不成亲的,若是楚家迟迟不给明虞议亲,你看看外界是不是要说楚家苛待女儿,等你及笄一过,母亲也要操心你的婚事了。”
提起婚事,沈令仪深深看了眼姜婳。
上辈子母亲并不同意她和裴清和在一起。
裴清和在锦衣卫任职,一把绣春刀下不知收了多少人命,佛口蛇心,看起来清隽儒雅,实则狠厉无情。
年仅十九岁便是指挥佥事,可想而知他手上染了多少血。
说来也奇怪,裴家是文臣之流,裴父是当朝太傅,裴家大公子在朝堂也身居要职,任职翰林院,裴清和一直都有才名在外,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裴清和居然进了锦衣卫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