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灵灵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估计程家知道婚事无望,让万氏把五两银子吐出来。
为什么要十两?那肯定是吴氏觉得吃亏,把什么都算到薛家的头上。
“我没听说这事啊!”薛灵灵说,“程家那天送聘礼,我都还给了他,之前也没收过任何东西,我和程家都两清了。”
丁香花也不是蠢人,瞬间明白过来,“吴氏去了你大伯家,正在向你大娘要彩礼呢!”
说着,就拉着薛灵灵的胳膊,“走,去对质,你没拿,就千万不要承认。”
丁氏怕她年少,想事情简单,叮嘱着。
在这种艰难的日子里,五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不一会,薛灵灵就和二娘去了前面大伯家。
大伯家里人口最多,三个儿子,三个媳妇,还有好些个孙子孙女。
他们家的房子最大,可也最挤。
此时,屋子外面围满了村里人,屋子里面也站满了人。
薛灵灵还没靠近,就听到村里人议论。
“这两亲家怎么吵起来了?”
“还亲家,都闹翻了,说是薛灵灵不嫁了。”
“程家读书人,还有家底,这么好的婚事,怎么就不嫁了?薛家那丫头不是很中意程昀礼吗?”
“就是不知道缘由,大家都在猜呢!我看肯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秘事,不然,薛家丫头哪里会退婚。”
见薛灵灵和丁香花来,大家都自觉让出一条道。
还没进屋,就听见吴氏气得不轻的声音。
她自诩是读过书的,所以在外都是极其讲究,穿衣要整洁,说话要斯文。
断不会破口大骂,更不会让村子里的人看笑话。
在她的眼里,程家是高于这些农户的。
如今被这么多人围观,吴氏怕是觉得丢脸丢死了吧!
“十两银子,一个铜板都不能少,退婚就得退彩礼,你怎么能耍赖?”
“什么彩礼?吴金枝,你不要狮子大开口,你们程家送来的聘礼,我们家可马上就退回了,你别在这里无中生有。”
万氏脸不红心不跳,满脸不在乎 ,手里还在纳着鞋底。
她的三个儿媳妇,也跟着搭腔。
“彩礼要给也给灵灵,你要彩礼就找正主去,别在我们家里来要。”
老大媳妇双桃放下手里的活计,提醒着吴氏,别找错了人。
“我当时是交给万氏手里的。”吴氏气的不行,还是保持着仪态,压着火气。
“我婆母又不是那贪财的人,说了不是就不是,你这样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让村里人误会怎么办?”
二媳妇阿巧是个单纯的人,虽然不喜欢婆母,但是,还是相信家里的人。
就算脾性再好,吴氏再想做斯文人,此刻,也被气得声音拔高了许多。
“不贪财,怎么就不承认收了我们家的银子?”
万秀手里的针抹了一下头油,从顶针上发力,穿过厚实的鞋底,声音也重了几分,“我都没收,怎么承认!”
“是啊!程家婶子,婚事散了,大家心里都不好受,可您也不能问我们家要十两,这以后谁家敢和你们家议亲,说起来,往上数几代,都是自家人呢!”
三媳妇荷娘年纪最小,看着两个妯娌都帮着对外,她自然也不会落下。
免得婆母之后捡她的嘴,说她是锯了嘴的葫芦,不会帮着自家人说两句。
万氏见三个儿媳都聪明,一致对外,更是有恃无恐,也不接话,就晾着吴氏,自顾自的纳鞋底。
吴氏看出来了,薛家是不打算还银子。
媳妇没娶进门,还丢了五两银子!这窝囊气谁受得了!
刚好,薛灵灵和丁氏进屋。
吴氏之前是看中了薛灵灵的,加上薛灵灵凡事都为着程家,对她十分的满意。
可现在,薛灵灵不嫁了,吴氏想到屋里的情况,又想到五两银子,心中也怨恨起她来。
不由沉声质问,“灵灵,你既然不嫁,就应该把彩礼还给我们,而不是昧下。”
薛灵灵看见吴氏,就想到上一世受到的委屈和欺辱。
那时她以为吴氏是读过书的人,与她们这些大字不识的人不一样。
更聪明,更识大体。
她要是挑刺,那也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在她的心里,读过书的人,都是与她不一样的。
哪曾想到,人品跟读不读书没区别,在于那个人本身。
哪怕她后来读了很多书,学习了女子八雅,在吴氏眼里她就是农女,上不得台面。
打心眼里看不起她,嫌弃她丢程昀礼的脸。
这些都是她刻在骨子里的成见,只是当时他们穷苦,掩饰得很好。
“什么银子?”薛灵灵反问。
一下把吴氏给问到了。
其他村民也看出,薛灵灵不知情,不由议论开来。
“这银子到底有没有给?怎么都说没收到!”
“肯定没给,程家被退婚,里子面子都丢了,估计是来找茬的。”
“按理说,吴氏不至于吧!这样闹,一个村子里面,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以后多难堪。”
吴氏听着外面的议论声,脸色更加的难看,猜测到薛灵灵肯定不知情,被万氏给吞了。
“万氏,你敢指天发誓,没收我们程家的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