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初漏夜出入宫闱,皇后这个六宫之主怎会无知无觉,不过二人的婚事于太子有利,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她冷眼瞧着底下的萧扶樱:“不过是一支簪子罢了,竟小气到要推搡皇姐?”
“本宫素日里对你的教导,都喂到狗肚子里去了么?”
萧扶樱面上两行泪痕,心下微微冷笑,皇后的教导,便是叫自己的女儿遇窃贼入室而忍气吞声么?
萧玫儿不问自取,可不就是偷么?
受害者忍气吞声,只会让逞凶者愈发肆无忌惮。
“非是儿臣小气……”萧扶樱一身藕粉色暗绣海棠罗裙,捧着断簪跪在皇后跟前,“这是母后在儿臣及笄那日,亲手簪在儿臣发髻上的簪子……”
莫说是萧瑾儿这些公主们,便是皇后,也不记得自己那日在萧扶樱发上簪了何种式样的簪子。
只记得礼官将匣子奉上,她便随手从匣中取簪,插上,而后礼成。
再之后……她便忙着回内宫处理宫务去了。
皇后面色有些讪讪,难得对这个女儿生了几分歉疚之心。
“既然是贵重之物,七妹妹为何不早早言明?”萧瑾儿面带责怪地瞧向萧扶樱,“五妹妹也不是那般不讲理之人……”
话音刚落,跟在萧扶樱身后的小满便“扑通”跪下了,咚咚便是几个响头:
“奴婢斗胆,为我们七公主殿下说几句话……”
“大公主说五公主是明理之人,可七公主殿下年年的节礼、生辰礼……”
“大到鎏金点翠头面,小到奴才们孝敬的银制小戒子……”
“无一不被五公主夺了半数去。”
“就连五公主今儿发髻上的金累丝钿花,也是去岁中秋宴上陛下赏赐的。”
萧玫儿下意识摸了摸发髻上的花钿,她的生母家世不显,自然也没有银钱供她穿金戴银。
她已经习惯了在宫里挑软柿子捏,威逼利诱那些不受宠的公主们,这才积攒下来些许首饰。
这样的勾当做得多了,首饰皆混在一起堆在妆台上,便也分不出哪些是帝后二人赏的、哪些是自己抢来的了。
可这能怪她吗?她也不过是想像萧瑾儿她们一样,穿戴得精致漂亮,撑起金尊玉贵的公主派头。
更何况,连萧扶樱这样的软包子,都能有满室珠翠,为何她萧玫儿不能?
她自问除了出身,礼仪气度半点儿也不必萧扶樱差,凭什么要处处矮萧扶樱一头?
小满磕得额头通红,涕泗横流地抬起脸道:“这些是御赐的东西,皆有登记在册的。”
“皇后娘娘若是不信,只管取了永宁宫的账簿和御前的礼单来对便是。”
安禾跪在小满身后,对小满这说哭便哭的本事实在是叫她叹为观止。
往后需得好生栽培栽培才是,公主殿下寡言,正需要小满这样的话篓子。
萧玫儿连忙辩驳道:“母后明鉴,那些东西都是七妹妹所赠的,怎能说是儿臣抢夺呢?”
“若是如此,往后姐妹们都不敢要七妹妹相赠的东西了。”
“谁知道哪一日便要被她诬陷是抢夺呢?”
小满再次抢白道:“既然是赠,自该有来有往,五公主可有给七公主赠过何物?”
殿中倏然寂静下来,谁也没有想过,从懦弱的七公主处拿了东西,还要回礼。
也许是曾经想过,却刻意假装遗忘。
只因七公主不受宠,是个任人搓扁揉圆的面粉团子,便人人都想来踩上一脚。
萧扶樱故作惊骇地拉了拉小满,口中请罪道:“那些东西便当是儿臣所赠好了,这丫头口无遮拦,还望母后恕罪。”
青梅立在皇后身侧,听得一肚子火气,原来在她们瞧不见的地方,这些公主竟这样作践萧扶樱。
当即便低声在皇后耳边道:“便是公主们玩闹,那御赐之物也不可随意赠人……”
“七公主年幼,难道大公主二公主也不懂事么?”
“竟由着五公主胡来……”
皇后冷冽的凤眸划过座下几人,她不疼爱萧扶樱不假,可她们欺负萧扶樱,便是落她这个皇后的面子。
“本宫没有想到,原以为只是一根簪子的小打小闹,却牵连出此等欺压姊妹的恶行。”
“你们是要自己领罚,还是本宫去请陛下来做主?省得旁人说本宫护着自己的女儿,苛待你们这些庶女。”
庶女二字像一根刺,狠狠地戳进了萧瑾儿心里。
她再优秀,再懂事知礼,还不是越不过嫡庶二字?
若是这些事闹到了父皇跟前,她们可讨不着好。
当即便磕头道:“儿臣和二妹妹愿罚俸三月,再抄写佛经百遍,为江山社稷祈福。”
说到底,她也不过是没尽到劝阻的本分罢了,事情可都是萧玫儿做下的,同她们姐妹俩无甚干系。
萧玫儿一听,萧瑾儿竟将她撇开了,满心怨愤。
当初撺掇她去欺负萧扶樱的,不就是这二人么?
这会子倒是干干净净地撇开了,站在干岸上瞧着,独留她一人担这罪过。
她好不了,那姐妹俩也别想好。
当即便道:“儿臣愚昧,明儿便将那些首饰尽数还给七妹妹。”
“只是有许多宝物被儿臣赠给了大姐姐和二姐姐,还请两位姐姐也一并交出来……”
萧瑾儿和萧瑜儿面色一沉,天家御赐的东西,便是在淑妃宫里也不多。
竟要她们吐出来,实在是心痛难当。
吵吵嚷嚷一个多时辰,才将这桩糊涂官司理清楚来,连带着李才人也受了皇后口谕申饬。
皇后挥退了几位公主,留萧扶樱下来一道用午膳,独留青梅在一旁布膳,好似有话要说。
“宋元初乃是宋仆射家中独子,他们家三代单传,”皇后拨了拨碗中的瓷勺,“你若嫁给她,于太子只有百利而无一害。”
“那薛含瑶亦是清流出身,拉拢了这两个人,便是你的大功一件。”
“你是天家公主,要明白自己的身份,要懂事些,明白么?”
萧扶樱怯然抹一抹泪:“可宋郎君说,要儿臣做小……他要娶薛娘子为正妻……”
“儿臣如何都不重要,可儿臣身为母后所出的嫡公主,若是给人做小,岂不是令皇族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