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禾满心都是震撼。
“不过,也多亏你个老小子胆子也大。”
科技系大boss周建国,却是对钱城海说道说道:
“不然,没有你带着那小子来找到紫帝阁的话,
我们就忽略了用水问题啊。”
………………………………….
钱城海也被周建国的话,给带着,不禁回忆起了那天。
“其实,我也不知道当时哪根筋错了,居然敢带着那小子去。”
他苦笑一声:
“现在想想都后怕。”
即使他当时在科研界地位很高,
但是,直接找上紫帝阁也是犯忌讳的事情。
可是,他被那小子一忽悠,就觉得那时的东大在一些基础方面,确实存在巨大的问题,
于是脑袋一热,就去了。
他跟着小李教授去了一趟后,小李教授面对着最顶层的那几位大boss质疑的目光,却是侃侃而谈,之后,那几个最顶层的大boss,又开了无数的会议,
终于定下了解决东大用水问题的基调。
而小李教授也在之后的一系列的针对用水问题的大动作中,
也担任了实质性技术总顾问。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东大现在才能用世界百分之六的淡水资源,
供养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
“所以说,小李教授称不称得上半神?”
感叹了一阵,他目光转向钱小禾。
………………………………….
被这么一问,
钱小禾直接讷讷难言了。
光光是粮食问题,就能让自己的那个便宜外甥铸就金身了。
现在,又告诉她,
他们东大的用水短缺问题也是?
这特么!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钱城海注意到了钱小禾的脸色,冷笑一声说道:
“你记得我们东大是什么时候,被称之为基建狂魔的吗?”
………………………………….
听到这话,钱小禾直接愣住了。
好像近些年,他们东大才被戏称为基建狂魔的啊。
“该……该不会这个也跟……”
她张了张嘴,突然间失去了语言组织能力。
钱城海没有回答钱小禾,因为钱小禾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了。
而在场众人中,一些年轻一些研究员,其实也是第一次知道基建的事情,居然也跟小李教授有关系。
………………………………….
此时,周建国周总却是叹息了一声:“小李教授,为了东大付出太多,也牺牲太多了。”
听到这话,
在场众人都将目光转向了周建国周总,
他们听出了周建国周总那是话里有话啊,这其中似乎还有更深层的内情。
“你们应该都知道我们大搞基建的时间点,
其实是在那些水利工程很多已经修建完了之后吧?”
周建国说道:
“但基建计划,却是小李教授在同一天提出来的。”
“但是相比于修建水利工程,能直接对标解决用水短缺问题。”
“基建计划就显得没有那么有直观的对标问题了。”
“而且,东大大方向上其实还是没变的,就是搞经济。”
“于是基建计划,当时被搁置了下来。”
“那你们知道小李教授是怎么做的吗?”
………………………………….
很简单。
李无病当时看自己说服不了几位大boss,就自己选了一个地方,自己搞基建。
那他是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要知道。
后面几年,李无病可是拿出了一项项的科研成果,
这些科研成果,有的能直接用于国家的国家级的。
有的则是能用在民间商业领域的民用级的。
国家级的李无病当然无偿给了国家,
而民用级的,则是被他用于了商业中。
这些民用级成果,所带来的庞大的收益,都被投入到了某地的基建中。
几年后,当一众顶层大boss,都忘了基建这事的时候,
李无病就拿着一份文件来了。
这份文件上显示着,
投入了钱财人力,搞了基建的那方土地,发展要远远超过没有进行相关基建建设的。
………………………………….
此时,
眼前,
在场的一众科学家,都呆呆的听着周建国周总这些话语。
他们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种内幕。
而,他们也都想到了小李教授第一次搞基建实验的地方,是哪里了。
那地方是最早的时候,是重工业基地,
但是后面在卸下了历史使命后,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却是变得很落后了。
但是大搞基建后,却是盘活了经济。
之前,他们还都猜测是谁费力不讨好的,在那里大搞基建呢。
原来是小李教授啊。
“之后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
周建国说道:“基建被定为了国家级别的政策。”
于是,
自此之后,
一个个诸如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的基建项目,出现东大各地。
这些基建项目中,规模有大有小。
大者,大到堪称世界之最——
有号称世界穿越戈壁区最长的高铁:兰新高铁。
有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之一:京广高铁。
有全球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魔都港。
有世界上最长的桥:丹昆特大桥。
有横跨号称“世界大峡谷”的北盘江峡谷,世界上最高的桥:北盘江大桥。
有世界上最长的公铁合建桥梁: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
有位于海拔4411米之上的,全球海拔最高的机场之一:稻城亚丁机场
………………………………….
小者有,
一条条连通了城乡的柏油马路。
更小者有,
村村通工程的一段段位于各个村子中的水泥乡路。
而如此这般。
从海陆空的层次,
大者化为一条条动脉、静脉,
小者、更小者化为一个个微不可查,却不可缺少的毛细血管,
将名曰发展的血液,运往了东大各处。
让东大这个曾经一度被抽干了血液,陷入沉睡中又逐渐苏醒的巨人,
彻底焕发出勃然的生机。
“……自此,整个东大的经济被盘活。”
周建国周总的语气铿锵,仿佛是在讲述一段史诗。
“这些基建项目,都是出自李无病的当初拿出的那份大基建企划书。”他话音又落。
这一刻,
现场安静到了死寂,
落针可闻!!
………………………………….
(有读者大大在看吗,有的话,能送个免费的发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