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敬之轻抚着胡须,目光紧紧跟随着李成安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书童站在一旁,满脸疑惑地开口:“先生,这吴王世子看着行事倒是颇为奇特,有点…”
“有点什么?”
书童恭敬的回答道:“有点不像皇家之人,和其他贵人相比,这位虽说世子粗鄙了些,但是却没什么架子。”
孟敬之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此子看似言语粗鄙,行为不羁,实则心怀怜悯,虽口出‘刁民’之言,可你没看到那些百姓看他的眼神。”
书童挠了挠头,说道:“先生,眼神有什么问题嘛?百姓对他很恭敬啊,只不过这位世子好像并不在意这些。”
孟敬之摇了摇头,解释道:“这恰恰是他的独特之处,他不愿百姓以磕头之礼折损自己,说明他心中没有那些迂腐的观念,至于这眼神,可不是恭敬那么简单,这是一人对他人极为信任和尊崇才会有的眼神,这小子,着实有趣。”
此时,李成安和李四的身影已渐渐消失在山林之中,孟敬之收回目光,对书童说道:“走吧,咱们也去附近转转,看看这蜀州的风土人情,明日我们再去瞧瞧这蜀州城。”
书童应了一声,跟在孟敬之身后,孟敬之带着书童在蜿蜒的乡间小道上踱步,天边的夕阳似被打翻的颜料盘,将天空晕染得一片橙红。
眼看暮色渐浓,他们恰好行至张老头所在的村子附近,孟敬之抬眸望了望四周错落的屋舍,转头对书童轻声说道:“天色已晚,咱们且寻处人家借宿一晚。”
二人恰好来到张老头家门前,孟敬之抬手轻叩柴门,“吱呀” 一声,门缓缓打开,张老头探出满是皱纹的脸,眼中透着疑惑。
孟敬之满脸笑意,拱手说道:“老人家,叨扰了,我与书童路过贵地,天色已晚,不知能否在您这儿借住一宿?我等可以给些银钱。”
张老头瞧着二人,见孟敬之虽身着朴素长袍,却难掩儒雅气质,书童也是规规矩矩,便连忙侧身,热情地招呼道:“进来吧,只要你们不嫌弃,出门在外,谁还没个难处。”
走进屋内,狭小的堂屋布置得简单整洁,一张略显破旧的木桌摆在中央,周围几把木椅。墙上挂着几幅简单的农具,地上铺着青砖,虽不奢华,却透着一股质朴的气息。
张老头忙前忙后,端来粗茶,又从厨房端出几盘自家种的小菜,摆在桌上,略带歉意地说:“家里简陋,没什么好招待的,二位莫要嫌弃。”
孟敬之微笑着坐下,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赞道:“老人家客气了,能在这山野之间喝上如此清爽的茶,实乃幸事。”
书童也在一旁点头附和,三人围坐在桌旁,昏黄的灯光摇曳闪烁,好似随时都会熄灭,却又顽强地散发着微弱光芒,映照着他们的脸庞。
孟敬之放下茶杯,目光扫向窗外逐渐暗沉的天色,开口道:“今日在路上看到贵地百姓为求雨之事奔波,想必这旱情给大家带来了不少苦头。”
张老头叹了口气,神色忧虑,抬手挠了挠头,无奈地说:“是啊,这老天爷不开眼,我们这些庄稼汉可就遭罪了,不过,好在还有世子殿下,他心里还惦记着我们这些人。”
孟敬之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身子前倾,追问道:“老先生,听你的意思,这世子平日里没少为百姓做事?”
张老头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原本黯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坐直身子,神色有些激动。
“老先生,我看你也是个学问的人,见过的人肯定不少,但你有所不知,咱们这位世子殿下和其他所有的贵人都不一样,别看着大大咧咧,说话也直来直去,可他的心肠比谁都好…”
书童在一旁听得入神,眼睛睁得大大的,孟敬之目光闪烁,轻轻点头,右手不自觉地抚着胡须,若有所思。
大半个时辰后。
孟敬之看着张老头,开口问道:“老先生,你觉得这位世子是个怎样的人?”
张老头挠了挠头,憨笑着说:“老汉没读过书,也不知道怎么说,别人我不知道,可世子在我们心里,就是个大好人,好了,天色不早了,二位早些休息吧。”
说完便起身走了出去,孟敬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别院的庭院中,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
张老头带着附近各村的管事早早来到了别院,他们站在庭院里,神色中带着期待与忐忑,不时交头接耳,讨论着世子殿下是否真能想出解决缺水的办法。
李成安身着一袭简约的劲装,大步走出房间,他扫视了一圈众人,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来了,就说明大家都盼着解决缺水的难题。本世子昨日与李四去转了转,有了些想法。”
众人纷纷安静下来,目光紧紧盯着李成安,李成安走到庭院中的石桌旁,拿起桌上的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大家看,这是咱们附近的大致地形。李四告诉我,在东边的山谷有一处水源,虽然水量不大,但如果我们能合理利用,或许能缓解燃眉之急。”
他一边比划一边说道:“我们可以从山谷处挖掘一条沟渠,将水引到地势较低的农田附近。同时,在沟渠沿线,每隔一段距离修建一个蓄水池,用来储存雨水和引过来的水,这样,即使水源不足,也能保证农田有一定的用水。”
一位身形魁梧的管事皱着眉头问道:“世子殿下,这工程可不小啊,就凭我们这些人,能行吗?”
李成安自信地一笑,说道:“刁民,听没听过什么叫事在人为,这工程师不小,但是将来若再有个什么干旱,都用得上,本世子也不是神仙,给你们变不出雨水来,若是再过些日子还不下雨,今年的赋税我会让刺史府那边上道折子,让朝廷给你们免了。”
众人听到李成安提及免赋税之事,不禁交头接耳起来,眼中满是感激。
李成安继续比划道:“还有,今天本世子再给你们说说这干旱时节的耕种方式,在长条形土地上,开三条一尺宽一尺深的沟,将种子播种于沟中,等到苗发芽长叶以后,便在中耕除草的同时,将沟两边的垄土,耙下来埋在作物的根部,这便叫做代田法。”
就在这时,秋月匆匆走来,在李成安耳边低语了几句,李成安微微点头,然后对众人说道:“该说的都给你们说了,接下来让李四带着你们弄吧,该怎么做昨日都给他说清楚了,本世子警告你们,以后有什么事都给我商量着来,谁要再敢打架,看本世子怎么收拾你们这帮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