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
温禾睁开眼,发现景溪已经不在床上了。
厨房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还有煎蛋的香味。
她起身下床,走到厨房门口。
景溪系着围裙,正在煎荷包蛋。
“姐,你醒啦?”景溪转过头,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我做了早餐,马上就好。”
温禾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心里一阵酸涩。
景燃去世后,景溪一直跟着他生活。
她那时候为了挣两人的学费,生活费,很忙很忙。
每天早出晚归,为了让景溪能吃上热乎乎的早饭,她天不亮就起来了。
宁愿费点时间,温禾也会做给做给她吃。
因为没钱,自己做的便宜一点。
后来景溪心疼她。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小姑娘学会了做饭。
甚至能早起做饭给她吃。
她长大了,她们都被迫长大了。
“我去买桂花糕。”景溪把煎好的蛋盛进盘子,“你先吃早餐,我很快就回来。”
温禾点点头:“路上小心。”
景溪匆匆出门后,温禾坐在餐桌前,看着盘子里金黄的煎蛋和热腾腾的牛奶。
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煎蛋放进嘴里。
味道刚刚好,不咸不淡。
就像景溪一样,恰到好处地温暖着她。
吃完早餐,温禾收拾好碗筷,开始整理要带去疗养院的东西。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是她特意为许阿姨准备的礼物。
一个手工制作的香囊,里面装着安神的草药。
她知道许阿姨睡眠一直不好。
很早之前就做了这个,只是没有时间拿给她。
景溪很快就回来了,手里提着热腾腾的桂花糕。
“姐,我买到了!”她兴奋地说,“还是原来的味道,老板还记得我呢。”
温禾接过桂花糕,香气扑鼻。
“那我们走吧。”她说。
两人打车前往疗养院。
车子驶过湘江大桥时,温禾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发呆。
疗养院坐落在城郊,环境清幽。
走进大门,护士站的护士一眼就认出了她们。
“温小姐,小溪,你们来啦。”护士热情地打招呼,“许阿姨今天状态很好,刚才还在花园里散步呢。”
温禾微笑着点头:“谢谢你们一直照顾阿姨。”
护士摆摆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许阿姨在302房间,你们直接过去吧。”
走在疗养院的长廊上,消毒水的气味让温禾有些恍惚。
她想起第一次送许青玉来这里时的情景。
那时的许青玉,眼神空洞,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景燃的名字。
“妈,我们来看你了。”景溪轻轻推开房门。
房间里,一个瘦削的女人正坐在窗边看书。
听到声音,她缓缓转过头来。
“小溪?”许青玉的目光落在景溪身上,然后移向温禾。
她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
“温温?”许青玉站起身,声音有些颤抖。
温禾的眼眶瞬间红了:“阿姨,是我。”
许青玉快步走过来,一把抱住温禾。
“好孩子,我的温温。”她的声音哽咽,“让我好好看看你。”
她捧着温禾的脸,仔细端详:“瘦了,是不是没好好吃饭?”
温禾摇摇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我很好,阿姨。”
景溪在一旁插话:“妈,姐给你带了桂花糕,还是城西那家的。”
许青玉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快拿来我尝尝。”
三人坐在窗边的小桌前,分享着桂花糕。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温暖而明亮。
许青玉咬了一口桂花糕,满足地眯起眼睛:“还是原来的味道。”
她看向温禾:“温温,这两年过得好吗?”
温禾点点头:“挺好的,阿姨别担心。”
“你的事,小溪都跟我说了。”许青玉握住她的手:“那家人,对你好吗?”
温禾的手微微一颤。
两年前,温家突然找上门来,说她是温家的女儿,要接她回去。
她被迫离开湘城,回到那个所谓的家。
“挺好的。”她轻声回答,“他们很照顾我。”
许青玉叹了口气,没再多问。
她知道温禾不想谈这个。
“妈,你看这是什么。”景溪适时地转移话题,拿出温禾准备的香囊,“姐特意给你做的。”
“真香。”许青玉接过香囊,放在鼻尖轻嗅:“温温的手还是这么巧。”
温禾微笑着看她:“里面是安神的草药,晚上放在枕头边,能睡得好些。”
许青玉的眼眶湿润了:“好孩子,谢谢你啊。”
三人聊了很久,从景溪的学业聊到疗养院的趣事。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中午。
护士来提醒她们,该去吃午饭了。
“阿姨,我们陪你去食堂吧。”温禾说。
许青玉欣然点头,一行三人朝着疗养院食堂走去。
一路上,许青玉紧紧拉着温禾和景溪的手,仿佛生怕她们会突然消失。
食堂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人来人往却秩序井然。
温禾帮许青玉打好饭菜,三人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
许青玉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温禾碗里:“多吃点,你太瘦了。”
“妈,你偏心!”景溪故意撅起嘴,惹得许青玉笑着也给她夹了一块。
温禾看着眼前温馨的一幕,眼眶微微发热。
她低头扒着饭,生怕被看出异样。
“温温,”许青玉突然轻声问道,“你这次能待多久?”
温禾的筷子顿了一下:“一周左右。”
许青玉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很快又露出温柔的笑容:“那这几天多来看看我,好吗?”
“嗯。”温禾用力点头,“我每天都来。”
午饭后,许青玉要去参加疗养院组织的插花活动。
温禾和景溪把她送到活动室门口。
“你们去忙吧,不用陪我这个老太婆了。”许青玉笑着挥挥手,“晚上记得来吃饭。”
“那我们晚上再来看您。”温禾帮许青玉整理了一下衣领。
许青玉拍拍她的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