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青下乡有三天的时间休整。
第二天醒来,许知语几个新来的知青便去大队领自己的口粮。
这是大队借给他们的,等秋收结束,再从他们的工分里面扣除。
其他人拿到粮食以后,都离开了,许知语和宋晴晴留了下来。
“许知青,宋知青,你们怎么还没走?”陈会计看见还没有离开的两人疑惑道。
肖保庆也看见一直没有离开的两人,“怎么了?是扛不动吗?”
肖保庆内心有些纠结,不会自家这个娇生惯养长大的小侄女和这个许知青,连三十多斤的粮食都扛不动吧?那以后还能下地干活吗?
“不是,我们能扛得动。”许知语说着还把粮食袋子提了一下。“是这样的,大队长陈会计,知青点人多住的有些拥挤,我和宋知青想着……”
将自己和宋晴晴想在村里租房子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这是两人昨晚商量好的。
看看能不能在村里找到空置的房屋租用,要是没有再提议盖房子的事。
许知语也问过宋晴晴,为什么不去她的亲戚家借住。
她只说来这里少不了需要亲戚帮忙,加上亲戚家里人口也多,她下乡前就已经做好了自己盖房子或者租房子的准备了。
“晴晴,你跟我过来。”大队长听完她们的话之后,把人叫过去一旁说话。
没一会儿,两人回来了,大队长肖保庆朝陈会计点头。
“许知青,按理来说,你们要是想去住队员家里,双方自愿,大队是不会说什么的。但是……”陈会计欲言又止,似乎是有什么不方便说的。
“陈会计,您但说无妨。”
“行吧,也不是啥秘密,以后你们早晚也会知道。在知青刚下乡的时候…….”
原来之前来下乡到肖家村大队的知青们以及附近几个大队的知青们,也有一些嫌弃知青点的环境差去租住队员家的房子。
但后面闹出一系列的问题,要么是收了知青租金和口粮的人家克扣知青的口粮。
要么就是知青住到队员家以后,知青各种嫌弃,从口角矛盾上升到动手脚。
还有一些知青忽悠队员家的未婚男女帮着干活,还有几个闹出了男女作风问题,第二天被众人发现睡到了一起,最后不得不结婚之类的事。
总之是花样百出,各大队的队长和公社领导处理这些事也头疼,最后就口头上禁止知青到队员家租住了。
若是有人非要去队员家租住,闹出了什么事,公社领导和大队不会管了。
其实说是这样说,真出事了也还会管。
只是闹了那么几出,也很少有知青去队员家租住,也少有队员愿意知青租自家的房子了。
“事就是这么个事,所以你们想清楚了。”陈会计说完咂巴一下手中的烟袋。
许知语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一个规定,不过想想也是正常。
“大队长,陈会计,那我们能不能自己出钱盖房子?”许知语把最后的打算说出来。
“啊?这,这倒是个办法,在别的大队也有知青自己出钱盖房子的。”陈会计有些意外,但想想确实是有先例的。
“盖房子可以,你们知青的户口在这里,是有资格申请宅基地的。盖房子的钱得你们自己出,不是一笔小费用。如果以后离开,户口迁走了,这宅基地大队就要收回了。”肖保庆分析利弊道。
许知语和宋晴晴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双双立马点头表示钱不是问题,以后离开了,这房子也愿意交给大队作为集体财产处理。
几人随后大致说了一下房子盖在哪儿,需要个什么章程。
最后把盖房子的地方定在肖保庆家右边的一块空地上,毕竟两个女孩子也不适合住在偏僻的地方。
肖保庆家是住在村尾,当初肖保庆当兵回来想扩建屋子。
奈何家附近没有位置了,就搬到村尾盖的新屋子。
许知语和宋晴晴最后决定每个人盖两间屋子,一间是客厅,一间是卧室。
后院左右两侧墙角分别盖一个茅房,厨房则是盖在前院,挨着客厅。
为了安全四周都准备起围墙,几间房子共用一个大围墙,中间又用一道围墙隔开,分成两个小院子,各自有隐私。
陈会计和肖保庆听着两人的规划,都觉得要花费不少钱,但都没有说什么,毕竟这以后就是大队的财产了。
算下来,许知语和宋晴晴每个人要出一百来块,两人都没异议。
现在砖瓦很难弄,只能盖土坯房。
土砖可以从村民家里换,村里基本家家户户闲时都会晒一些土砖备用,陈会计和大队长会去张罗这个事。
“不知道盖这个房子要多久啊?”许知语对于盖房子要多久是真的没有概念。
“下个月才是秋收,最近村里壮劳力还算有时间。这两天我就找人帮你们盖房子,工钱你们自己出,三五天的就能盖好。”
“那就麻烦队长叔和陈会计了,我们现在住在知青点也不方便包饭,麻烦您二位跟来帮忙的乡亲们说一声,咱们只能把饭折算到工钱里。”
“这是小事,说一声就行。”
四人又商议了其他细节问题,许知语两人最后留下盖房子的钱以及给大队长和陈会计的两包烟和两把奶糖就快速闪人了。
“嘿,这两丫头,还挺会来事。”陈会计看着桌上的烟和奶糖评价道。
“希望以后不要闹什么幺蛾子最好。”大队长肖保庆倒是对这点东西没啥感觉。
“你呀,不要那么严厉嘛。”陈会计将一包烟和桌上一半的奶糖分给肖保庆。
烟他们两个老头自己抽,奶糖可以拿回去哄家里的小孩。
“那个宋知青就是肖三叔的孙女吧?”
“是。”
“那以后咱们可得跟村里那些不长眼的说说,得把那丫头照顾好。”
肖保庆这次没有反驳,毕竟村里都沾亲带故的,大饥荒那几年,受过肖老爷子的一些恩惠。
不再多言,肖保庆去村里找人说盖房子和换土坯的事。
另一边,许知语和宋晴晴刚回到知青院,正好是午饭时间。
有知青好奇她们怎么现在才回来,两人便将自己要盖房子的事说了。
反正明天房子动工大家都知道了,不如现在大大方方的说出来。
“哟,有钱就是不一样,这是嫌弃咱们知青点寒酸呢。”张霞话里话外都特别酸,要不是一时之间没摸清许知语两人的来头,怕是都想给两人安上资本主义做派了。
张霞说到这,见没人搭理她,有些气不过,便对着在一旁的谢胜男挑拨:“谢知青,你们都是一批来的女知青,怎么人家两个都不喊你啊。”
谢胜男从手中的书上移开目光,冷漠回道:“她们问过我,只是我不想出去住。”
确实,许知语她们有告诉过谢胜男两人要出去住的事,她说自己暂时没有这个打算。
说完,谢胜男便准备回屋,进去之前转头朝张霞警告,“有些人一些小心思我不想多说什么,但是别扯我的大旗,不然看我的拳头答不答应。”
然后,众人就看见谢胜男用一块小石子朝院子的树上甩去,一小截树枝随风飘落。
张霞立马缩头不说话了。
其他老知青面上没说什么,但是投来许知语两人的目光有羡慕的,也有嫉妒的,甚至还有一道眼神充满了算计。
倒是几个新来的男知青知道两人要盖房子的事,几个人凑到一块不知道说什么。
等午饭吃完,就去大队部了。
等回来的之候,陈国华和王建国说他们俩也要盖房子搬出去住了。
其他三个新来的男知青,似乎是因为盖房子的钱太贵,暂时不打算搬出去。
许知语倒是松了一口气,陈国华他们也出去盖房子自己住,她和宋晴晴就没有那么打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