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凄厉,卷着漫天纸钱灰烬,在晋国皇陵前打着绝望的旋。新掘的墓穴散发着潮湿的泥土腥气,那口巨大的金丝楠木棺椁正被十六名壮汉缓缓放入深坑之中。
晋国新帝赵宇,一身缟素,跪在最前方,冰冷的泪水无声滑过下颌,滴落在玄色衣襟上,转瞬消失不见。
他的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几日前先帝赵恒在病榻前的最后嘱托。那双枯槁的手紧握着他的手,气息微弱却字字千钧:”宇儿……记住,朕死后…你务必…倾尽全力,灭了唐国…更要…暗中找到…那枚传国玉玺…得之…方得天命…你的江山…才能稳固…”话音渐弱,那双曾执掌乾坤的手终于无力垂下,唯有那最后的嘱托,如同烙印般刻在赵宇心上。
“父王!”赵宇压抑着翻涌的悲恸,将额头重重抵在冰冷的墓碑前,一字一顿地立下血誓,”儿臣发誓,必灭唐国,寻回玉玺,以告慰父皇在天之灵!”此刻,他看着最后一抔黄土掩盖了棺椁,也掩埋了那个如山般庇护他的身影。
他缓缓起身,目光中的悲戚已被冰冷的决绝取代。
国仇家恨,宏图霸业,皆系于接下来的那一战。一个月后,晋国都城郊外。天光微亮,晨雾未散,辽阔的广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披甲执锐的将士。
八十万大军列阵而立,旌旗猎猎,刀枪如林,铁甲在晨曦中泛着冷冽的光芒。马蹄声、铠甲碰撞声、低沉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广场四周,高耸的城墙和巍峨的箭楼仿佛在无声地注视着这支即将出征的庞大军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在这片钢铁丛林的中军位置,吴启一身玄甲静立于战马之侧。他指节分明的手轻按大戟,冰冷甲胄下的身躯如绷紧的弓弦。晨雾沾染了他的眉睫,却未能模糊他凝视高台的目光——那眼神沉静得像深潭,却又在潭底燃着幽蓝的火焰。当四周将士因皇帝的言语而热血沸腾时,他只微微收紧了下颌,甲胄下的肌肉如流水般起伏一瞬。
有副将激动地碰触他的臂甲,却被他以目光止住动作,那眼底深藏的锐利让副将倏然清醒。广场正前方,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赵宇身着玄色龙纹战甲,肩披猩红披风,头戴金冠,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下方的将士。
他的面容冷峻,眉宇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他的身后,数面绣有“晋”字的大旗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在宣告着这场战争的无可逆转。他缓缓抬起手,广场上瞬间鸦雀无声,连风声似乎都停滞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将士的耳中:“将士们!”他的声音如同惊雷,在广场上空炸响,震得人心神俱颤。
他目光如电,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继续说道:“”先帝驾崩,山河同悲!然,大悲之后,更有大仇待雪!唐国李胜,僭越称帝!此等国贼,天地不容!朕,承先帝遗志,奉天讨逆!今日,挥师南进,不踏平唐都,誓不还朝!此战,不仅要雪国耻,更要正天命!扬我大晋国威!”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和不容置疑的威严:“唐国,欺我晋国太甚!先帝在世时,他们屡次挑衅,暗中勾结楚国,意图颠覆我大晋江山!更可恨的是,僭越称帝!此等国贼,天地不容!
朕,承先帝遗志,奉天讨逆!,若不报,我大晋何以立国?我晋国子民,何以立足?”他的声音如同利刃,直刺人心,广场上的将士们无不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怒火。
“今日,朕将亲率八十万大军,挥师南进,踏平唐国都城,犁庭扫穴,寸草不留!朕要让唐国知道,犯我大晋者,虽远必诛!欺我晋国者,血债血偿!”他的声音如同雷霆,在广场上空回荡,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剑锋直指东方,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此战,非为朕一人,非为一国之君,而是为了我大晋的尊严!为了我晋国子民的未来!为了先帝的在天之灵!
将士们,随朕出征,踏平唐国,扬我大晋国威!”“踏平唐国!扬我国威!”“踏平唐国!扬我国威!”广场上,八十万将士齐声高呼,声浪如潮,震天动地。他们的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战火,心中的热血被赵宇的言辞彻底点燃。
刀枪高举,旌旗翻飞,整个广场仿佛化作了一片沸腾的海洋。吴启在布满老茧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那柄伴随他征战半生的玄铁大戟。他望向东方初升的朝阳,瞳孔里映出的不是炽日光华,而是血海翻涌的城郭。
号角长鸣,战鼓动地。庞大的军队如同苏醒的巨龙,开始向唐国方向缓缓滚动。赵宇一马当先,姜尚姬率精锐亲卫紧随其后,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延绵数十里,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晋军一路南进,赵宇治军严明,每到一城必先安民,严令不得扰民。行军十日,部队已到唐国边境。夜幕降临,晋军在一片开阔地带扎下连绵营寨。
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赵宇略显疲惫却依然锐利的面容。他已卸去沉重甲胄。帐帘轻启,姜尚姬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羹汤进来,卸去了白日里面对将士的冷峻,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妻性的关切:”陛下,夜深了,用些羹汤吧。
您连日劳顿,需保重龙体。” 此刻,帐内仅他二人,她的声音里透出原本的柔美。赵宇抬起头,接过汤碗,目光柔和了些许:”尚姬,辛苦你了。既要领军,还要照料朕。” 他指了指地图,”你来看,前方便是蒲圻,长江天堑,易守难攻,李胜绝不会轻易放弃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