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第13章 凌晨三点,他问“孩子能睡个好觉吗”

回车键敲下的瞬间,搜索结果如瀑布般展开。

苏晚晴的目光锐利如鹰,迅速掠过那些无关的广告和社区新闻,精准地锁定了本地警务公开平台。

半山别墅区,近半年,报警记录——三起。

全部指向“陌生人员夜间逗留”,处理结果惊人地一致:未予立案。

这三个冰冷的字眼,像三根钢针扎在苏晚晴的瞳孔里。

不是误闯,不是偶发,而是连续三次,且都被轻易地定性为了无足轻重的小事。

这背后隐藏的安防漏洞,足以让任何一个关心孩子的父亲夜不能寐。

她没有丝毫犹豫,手机通讯录滑到辖区片警的号码,直接拨了过去。

电话接通,她没有绕弯子,声音冷静而专业:“王警官,您好,我是半山墅王的新业主委托人苏晚晴。我们正在进行入住前的安全评估,需要申请在别墅周边加装几个临时监控探头,以排查潜在风险。”

以“新业主”的名义,合情合理。

对方略作沉吟便答应了。

挂断电话,她立刻给小陈发去指令,言简意赅:“协调物业,别墅后门五十米内,所有视觉盲区,增设红外感应灯,要最隐蔽的那种。”

黄昏时分,苏晚晴亲自驱车前往别墅。

她将车停入车库,模拟着一个孩子独自归家的场景,一步步从车库走向玄关。

她的脚步不快,眼神却像雷达一样扫视着每一个角落。

临时探头的红点在暮色中微弱闪烁,脚下,一盏盏感应灯随着她的靠近依次亮起,光线柔和却清晰,将前路照得亮如白昼,连一片落叶的影子都无处遁形。

确认全程无死角后,她拍下一段视频,连同安防方案的最终版,一并发送给了陈建国。

信息末尾,她只附了一句话:“陈总,您女儿以后走这条路,每一米都有光。”

上午十点,陈建国的电话准时打了过来,声音里透着一夜未眠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触动后的坚定。

“苏小姐,我前妻的律师团要求本周六就带孩子去做心理评估,然后……直接住进来。我想让她来,但我怕她会害怕这个空荡荡的房子。”

电话那头的沉默,是一位父亲最深沉的无力感。

苏晚晴没有说出任何一句“别担心”之类的空洞安慰。

她知道,此刻的陈建国需要的不是共情,而是解决方案。

“我明白了。”她平静地回答。

挂断电话,她推掉了下午所有的安排,将自己锁在了办公室。

电脑屏幕上,不再是冰冷的房产数据,而是一行行关于儿童心理学、环境适应性的资料。

她像一个最严谨的产品经理,将那个小女孩当成了自己最重要的“用户”。

第二天清晨,一份名为《儿童环境适应引导手册》的PDF文件出现在了陈建国的邮箱里。

手册内容细致到令人发指:从房间的主色调建议——能够安抚情绪的柔和蓝绿系,到精确到每半小时的作息过渡表,甚至,她还用地图软件精心设计了一条“爸爸专属接送路线”,沿途标注了哪家便利店有她最爱喝的草莓牛奶,哪个街角的花店总有最新鲜的向日葵。

在文件的最后,苏晚晴写道:“安全感不是靠一栋价值上亿的房子撑起来的,是靠每一个不变的、充满爱意的细节堆出来的。”

然而,老K的报复来得比预想中更快。

他显然不甘心就这么输掉一个亿级大单。

一通伪装成“家庭教育顾问”的电话,打到了陈建国秘书的手机上,言辞恳切地“提醒”道:“我们接到内部消息,苏晚晴小姐推荐的那家心理评估机构,最近正因违规操作接受调查,建议陈总您慎重考虑,以免对孩子的评估造成不良影响。”

消息传到苏晚晴耳朵里时,她正在核对直播设备。

她没有动怒,嘴角甚至向上微扬,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争辩?

那是最低效的方式。

她要做的,是把对手递过来的刀,变成自己最锋利的武器。

她反手就邀请了那家心理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一场全网公开的直播答疑。

同时,她通过机构,联系上了两位曾经接受过服务、并且效果显著的家庭代表。

直播间里,面对着上千名闻讯而来的同行和潜在客户,苏晚晴没有急于辩解。

她先是展示了一份陈建国女儿成长测评报告的脱敏版本,图表清晰,逻辑严谨。

然后,她看向镜头,目光清澈而坦荡:“我们从不做营销,只做匹配。因为我们坚信,孩子的沉默,远比任何冰冷的数据都更加重要。我们的工作,就是读懂这份沉默。”

话音刚落,直播间瞬间被“专业”、“通透”的弹幕刷屏。

“房产销售开始做心理咨询匹配”的话题,在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悄然爬上了行业热搜榜。

周六下午,阳光正好。

陈建国独自驾车,接回了那个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的女儿。

苏晚晴比他们提前两小时抵达别墅,她没有去检查那些安防设备,而是径直走进了那间被改造成玻璃书房的阳光房。

她将一幅巨大的手工拼贴画,小心翼翼地挂在了最显眼的那面墙上。

画面的内容,是小女孩所在班级上一次春游的合影,放大复刻而成。

每一个孩子的笑脸,每一片草地的翠绿,都由无数个小小的色块拼贴而成。

这是她托小陈,辗转联系到班主任老师,才秘密获取到的珍贵照片。

当小女孩被父亲牵着手,犹豫地推开书房门时,一眼就看到了墙上那幅画。

她看到了熟悉的同学,看到了照片里笑得最开心的自己。

那张紧绷的小脸瞬间垮塌,压抑已久的委屈和不安在这一刻决堤。

她没有哭出声,只是猛地扑进父亲怀里,小小的肩膀剧烈地抽动着。

陈建国僵硬地站在门口,抱着女儿,久久没有言语。

许久,苏晚晴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他的短信。

“你说得对,家不是婚姻的终点,是可以重新开始的地方。”

深夜,城市陷入沉睡。

苏晚晴坐在办公桌前,将陈建国的项目档案归档。

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在她脸上,忽然,一个陌生的号码跳动起来。

她接通,听筒里传来一个极具穿透力的低沉男声。

“厉景深。”

苏晚晴心头微震。这个名字,代表着地产界一个不可撼动的传奇。

“你给陈建国做的那份动线模拟图,”厉景深的声音不带一丝情绪,却仿佛能穿透灵魂,“和我母亲临终前,为我画的那张……几乎一模一样。”

她握着手机的指尖微微收紧,还没来得及消化这巨大的信息量,便听见他继续缓缓说道:“下周,我要见一个客户。他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家’。”

电话被干脆地挂断,窗外,酝酿已久的暴雨倾盆而下,雨点密集地敲打着玻璃窗,发出沉闷的声响。

苏晚晴静坐片刻,随即快速地在电脑上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文档。

光标闪烁,她在文档顶端敲下了一行标题——《高净值家庭居住创伤干预模型V0.1》。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公司总部的总裁办公室里,赵美琴刚刚审阅完一份文件。

她拿起内线电话,语气果决而不容置疑:“通知下去,周一晨会,全体销售人员,不得缺席。”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