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兰一怔,瞪了双喜一眼,马上上前解释。
“不是那么一回事……”
“你就说有没有这回事!”杨家大舅看着杨凤兰抿住嘴,心里那叫一个不得劲,“行,果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以后有事,可别再回娘家求了。”
说完,杨家大舅把车上的行李直接卸地上,推着自行车就要走。
“大哥,真不是那么一回事,孩子二叔家没答应帮忙照看,不是!你别走啊,你听我说。”
这话说得,人家只是没答应帮忙照看,但钱杨凤兰他们肯定是许出去了。
杨家大舅越听越来气,蹬上自行车,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穆双喜!”杨凤兰以前看双喜就是看婆家侄女,普通亲戚,没啥好恶,现在是真讨厌这个尖酸刻薄的侄女。
“你都胡说八道了些什么!”
双喜掏掏耳朵,“这么大声干什么,我在这呢,不过说了几句大实话而已,赶紧把你家的东西拿走,放这里碍事。”
穆小萍缩着脖子,不敢相信双喜竟然敢跟大人这样顶嘴。
杨凤兰瞪着她双喜,要是以前,她可能就上手了,但昨天亲眼目睹双喜发疯,她还真有点不敢。
只能骂自己生的,“还傻愣着干什么,赶紧把东西搬回去。”
穆小萍,“可是这么多……”
都她一个人搬吗?
然而杨凤兰已经不管她,气冲冲地回去了,她得回去跟穆庆德商量一下,拿多少钱给她娘家。
她可不像姚秀英,跟娘家断了来往,她可还是要跟娘家走动的。
穆庆德哪里舍得给岳母家钱,当舅舅的,管孩子一口饭都管不起了?当下就跟杨凤兰大吵了一架,吵得双喜家里都听得见。
穆世安不见踪影,只穆小萍委委屈屈地来回往家里搬行李。
“双喜,你能帮我吗?”
“不能。”
双喜做好饭,穆小萍搬完没多久,累出一身汗的穆庆良和姚秀英拉着平板车回来了。
今年粮食收购价是每百公斤五十块四毛九,比去年还涨了九块钱,但就算卖掉家里三亩地的全部粮食,也才一千出头。
这里头还要去掉粮种钱,农药和肥料钱,要交的公粮还没算进去。
辛苦大半年,也就赚个几百块。
“把钱拿给小萍吧。”穆庆良来不及休息,先从口袋里拿出搂得平平整整的钱,数了一百块给双喜。
双喜没接,“爸,这钱得亲自还到大伯娘手里,不然人家不认怎么办。”
穆庆良想了想,也是。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两家都撕破脸了,还是算得清楚明白些为好,当着人面把钱还给大嫂,事后也不至于说不清。
姚秀英怕穆庆良丢面子,“我去吧。”
穆庆良摆了摆手,自己揣着钱出了门,走两步,发现双喜跟在他旁边。
“我跟着,免得大伯欺负你。”双喜冲她爸咧嘴一笑。
穆庆良,“……”
父女俩到穆庆德家的时候,先对上的是穆老头和穆奶奶嫌弃的脸,穆大伯占着穆老头这一房最大的一块宅基地,屋子跟老屋挨着。
“后悔了?你今儿就是跪下求我,我都不会原谅你,老二,你太不是东西了,你惯着这死丫头,你迟早要吞苦果的。”穆奶奶张嘴就数落穆庆良。
穆老头倒是把话得得漂亮,“老二,我们是当爹妈的,哪能跟你计较,你要是想通了,就帮你大哥一年,我做主,你大嫂借你那一百块,我就不用你还了。”
“你要是不想养那么多孩子,老三和庆英那里,我去说,让他们再想想别的办法,但世安你不能不顾,你就这么一个侄子,这是我们老穆家的根……”
“爷爷,我们来还钱的,大伯娘借我们的那一百块。”双喜笑着打断了穆老头的话。
穆老头脸色阴阴的,“……”
穆庆良叹了口气,“爹,我去找我大哥了。”
正好穆庆德家里还有来找他问打工的事的村里人,当着外人的面穆庆良把那一百块还到了杨凤兰的手里,并郑重地道了谢。
穆庆良心里是很感激杨凤兰的,她能愿意借钱,就是情义。
“谢什么谢,真心想谢,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穆庆德在旁边嘲讽,“没事,就当帮了个白眼狼呗,也是我没那个命,这辈子没有兄弟运。”
穆庆良讪笑着,脸皮都要烧透了,搓着手解释,“大哥,我和秀英实在是管不过来,家里负担大,对不住了。”
说这话的时候,穆庆良紧紧拽着双喜的手,不许她开口。
穆庆德冷哼一声,根本不接穆庆良的话。
双喜看着穆庆良姿态放得很低,心里难受也没有办法,大伯娘去年愿意借这些钱给她家,这情她记。
几句难听话而已,听就听了吧,不往心里去就是了。
不管怎么说,这钱总算是还上了。
至于盖房子的钱,基本都是穆庆良两口子找发小朋友借的,暂时不着急还,但双喜已经在心里下定决心,今年年底,一定要把所有钱都还上。
从穆庆德家里出来,穆庆良长松了口气。
对上双喜担心的目光,穆庆良笑了笑,“爸没事,回家吃饭。”
家里,姚秀英又单独给双喜摊了个荷包蛋,正等着他们回家吃饭呢。
“我趁你们去还钱,去铺子里给东子打了个电话,他说让我们直管去,就算进不了厂,也有的是工地缺人,今年小工的工钱涨了,能到六块钱一天。”姚秀英叹了口气。
“大军老婆看到我们去卖粮,上了趟门,我把欠他们家的五十块钱还上了。”
两口子对视一眼,眼里的彷徨变成坚定。
挣钱,尽快挣钱,早点把债还了,把腰杆子挺起来。
电话里,东子告诉姚秀英怎么坐车去市里,怎么买票,让他们想去就尽快,最他他们那边很多工人回老家农忙,正是缺人的时候。
等大家都返工,工作就不好找了。
“东子说明天晚上十一点就有火车到羊城,我们明上午抓紧把剩下的一点粮交了卖了,然后直接去省城,早点去,别路上耽误了。”姚秀英说着打算。
“家里的菜地就不收了,给三婶,她老人家平时去集上卖菜,能赚点零花,托她帮我们把过年吃的白菜和芫荽菜种了就是,家里的鸡我也托给三婶帮我卖了。”
“家里的房子也托三婶看着,钥匙我已经给她了。”
穆庆良点头,“听你安排。”
双抢结束,秋季稻已经种了下去,粮也卖了,家里没什么好安排的,可以直接走人。
早去一天早赚一天钱。
心里当然也有担忧,但事情已经到这份上,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家里的地,我托了大军媳妇,到时候粮交了,留我们一家三口的口粮就行,咱们要不要背点米去?”
去了也不一定马上能找到工作,带点米,至少吃饭不用花太多钱。
穆庆良想了想,“先挑一担过去。”
双喜就听着他们商量,乖巧地扒着饭,带多少东西都行,别把她丢下就好。
吃过饭,穆庆良洗碗,姚秀英去收拾一家三口的行李。
姚秀英恨不得什么都给带上,生怕去了南边什么都要花钱,可收来收去,家里实在是穷得叮当响,根本没多少东西。
也就双喜的衣服鞋子多一点。
姚秀英从柜子里拿出双崭新的塑料凉鞋,本来这鞋子是买给双喜上学穿的,“你东叔说南边热,明天就穿这双凉鞋过去。”
看到凉鞋,双喜突然想了起来。
暑假去镇上赶集的时候,她看中了人家小摊上的塑料凉鞋,扒在人家摊子上不肯走,哭了好久。
姚秀英攒了半个月的鸡蛋卖了,才凑钱给她买上。
其实这种凉鞋并不好穿,鞋底特别容易卡石头,没有实心底的结实耐穿,但她因为好看,就非要,特别不懂事。
想到这里,双喜老脸一红,还有些愧疚。
小时候她想要什么,爸妈都给她买,但他俩一年到头,连裤头都舍不得添一条,刚刚她妈收拾东西,他爸那裤头早就补丁摞补丁了。
“妈~”
双喜抱住姚秀英,她知道她妈一直絮絮叨叨是因为紧张和害怕,上辈子带她去省城检查住院的时候,她也是这样。
“我们肯定能在南边站住脚,活出个样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