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文学
一个专注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徐府

徐青君靠在疏棠院廊下的逍遥椅上,今日天色正好,下午的阳光并不算刺眼,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她也难得享受了一会闲暇时光。

正在她闭目养神的时候,却听到了院门口传来一阵声响,略微睁开眼睛,是母亲过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位白发老者,背着一个硕大的药箱。

一瞧见女儿居然坐在廊下这种吹风的地方,齐观荷顿时皱了皱眉头:“皎皎,廊下风大,你本就体寒,小心喝了风,回头发热。”

徐青君见到有外人来,忙站起身子:“玳瑁准备了披风,母亲不必担心。”

齐观荷赶紧握着女儿微凉的手,进了花厅,这才给她介绍:“这位是郑医师,母亲特意为你寻来调理身子的。

先前你在宝清山吃了那么大的苦头,我实在放心不下。山上那么重的寒气,不说对子嗣有碍,单对你的身子也不好,趁此机会,好好调养一阵子。”

徐青君下意识地摸上自己的小腹,再过几日就该是自己的月信了。

那日被大雨困在山上,路途泥泞,又被淋透了一夜,自己高热了四五天,从那以后,自己每次月信都推迟,有时甚至一月能来十几日,脸色也越来越苍白,气血逐渐失衡。

更别说,每次月信来临时,痛得都像要了自己半条命一般。

也难怪齐观荷着急,徐青君之前可是风姿动人,现如今倒像是弱柳扶风般窈窕,轻减了不少。

陈医师看上去一把年纪,就很可靠的样子,先道一句叨扰了,而后就开始给徐青君把脉起来。

齐观荷有些紧张地盯着陈医师,生怕女儿的情况十分严重。

幸好,说出来的话还在她能接受的范围内。

“观小姐脉象,有些脾胃失和,当初寒气入体,导致气血淤滞,再加忧思过度,神疲乏力,又没有好好调养,所以气血亏虚,肝郁气滞,令体渐羸弱。”

齐观荷在心里又暗骂了荣王妃那个老虔婆几句,忙道:“还要劳烦医师开几副方子。”

郑医师捋着胡子点点头:“草民自会开方,夫人也可以多准备一些当归红枣乌鸡汤,黄芪山药粥等,食补有时比药补还要强三分。”

齐观荷忙将医师的话记下来,打算每日都准备个药膳单子,调着花样给女儿补身体。

接下来的几天内,徐青君每日睁眼就是喝中药,中午就是吃药膳,调理得脸色越发红润,齐观荷也越发满意。

这日,徐青君正在书房作画,画的是一幅雨润青山牧牛图。

刚刚着色完,锦绣忙将她的印玺拿了过来,上面正刻着:疏棠居士。

徐青君接过,在画的右下方盖上印,颇为满意:“今日笔触不错,可惜还缺首题诗。”

一旁的珊瑚正在收拾书案,凑趣说道:“奴婢看不懂别的,只觉得这牧童可爱得紧,虎头虎脑的。小姐画工果然出众,就连这细雨和柳树都特别有意境。”

徐青君笑着睨了她一眼:“你这哪里是看不懂,分明是故意哄我开心呢!”

说笑间,珍珠端着一碗鱼汤小馄饨过来,笑着说:“小姐,厨房刚做好送来的,这鱼还是公子亲自钓的,特意说了要给您炖汤补身体呢!”

徐青君放下手中端详的画,又由珊瑚服侍着净了手,这才接过碗来,果然香气扑鼻,浓香又不油腻。

这馄饨做的也十分精巧,就连徐青君这般的樱桃小口也能一口一个。

这碗鱼汤馄饨吃过了后,徐湛也散了学,朝疏棠院跑了过来。

这几日,他怕姐姐伤怀,每次回府都要过来看望,说说笑笑,开解一二。

一进书房,他眼前一亮,看见书案上散着的这幅画,一边称赞,一边松了口气。

看来姐姐在家里还是过得舒心,已经逐渐有当年还尚未出阁时的气质了,写诗作画,才应该是徐青君所为,而不应该是伺候那荣王府一大家子。

徐湛又问了鱼汤的滋味,珍珠笑意盈盈地又端过来一碗。

看着弟弟吃着馄饨,徐青君道:“你也不必点卯似的,日日到我这里来,眼看着春闱在即,还是应当潜心向学。”

徐湛三两口就吃完了这精致小巧的馄饨,滋味果然不错,下次还要再接着给姐姐钓鱼。

听闻鱼肉滋补,又不油腻,正适合给姐姐用。

徐湛擦了擦嘴,这才回答:“姐姐莫怪,我今日是来送消息的。”

“什么?”徐青君顿了一下。

徐湛:“姐姐不是让李家兄弟去盯着那云娘的动静了吗?我也跟着去看了。那云娘果然去找了安成郡主。”

徐青君下意识看了眼玳瑁,这接受消息的活儿向来都是她做的。

只见玳瑁也点点头:“没错,今日李家兄弟才传来消息,奴婢还没来得及向您禀报。

那云娘一大早就在安成郡主府等着,没多久就被召见了,出来时满面春风的,想来应该是心想事成。”

徐青君略微有些讥讽地笑着:“她倒是耐得住,我还以为当日就会去呢。”

徐湛满脸不忿:“姐姐,这安成郡主之女崔婉凝总是和你过不去,之前就经常在人前诋毁你,这次有能给你添堵的机会,才不会轻易放过。她阴险狡诈,又嫁了范阳卢氏子,若是碰上她,必得当心。”

徐青君对这个崔婉凝也没什么好印象,此女眉清目秀,却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不过就因为春日宴上,自己夺了诗魁,抢了她的风头,从此就视自己为仇敌,处处为难。

自己嫁入荣王府后,她更是撺掇安成郡主和荣王妃一块折磨自己。

“无妨,云娘入府对我而言,只有利。”徐青君半垂眼睑。

玳瑁微微颔首:“小姐,荣王妃私放印子钱的证据已经集齐了,只待小姐令下。”

徐青君轻轻抿了口茶:“不急,等他行纳妾之礼时,再替他们好好宣扬一番,那时再有圣旨下达,腌臜事被掀露,那才热闹呢,也好叫他们臭名昭著。”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