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半,平倡市还浸在朦胧的晨光里,吴俊峰已经醒了。他摸黑穿上那件新买的浅灰色衬衫,对着出租屋墙上模糊的镜子理了理衣领,又反复检查了一遍帆布包里的笔记本和钢笔 —— 那是他昨天特意准备的,用来记录工作内容。
出租屋在郊区,离环球中心足足有一个小时的自行车程。他不敢耽搁,推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破自行车走出楼道时,天边才泛起一丝鱼肚白。路上没什么人,只有清洁工扫地的 “唰唰” 声,和早点摊升腾起的袅袅炊烟。吴俊峰蹬着自行车,风从耳边吹过,带着清晨特有的凉意,他心里却热得发烫,连踩踏板的力气都比平时大了几分。
昨天面试成功的喜悦还没褪去,他满脑子都是对新工作的期待:终于能做专业对口的财务工作了,不用再顶着烈日跑社区,不用再看客户的脸色,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稳定,还能让他离 “在平倡市站稳脚跟” 的目标更近一步。
七点五十分,吴俊峰准时停在环球中心楼下。他锁好自行车,拍了拍衬衫上的灰尘,深吸一口气径直、便捷的走进写字楼负一层。电梯里只有他一个人,镜面映出他略带紧张却难掩兴奋的脸。到了一楼销售中心门口,他抬手看了看表 —— 八点整,比胡伟昨天通知的 “九点上班” 整整早了一个小时。
办公室的门紧闭着,玻璃门上贴着 “平倡市永昌有色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中心” 的红色字样,在晨光下格外醒目。吴俊峰站在门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帆布包的带子,心里有些忐忑。他本想早到一会儿,给同事们留个好印象,却没想到自己来得这么早,连开门的人都还没来。
他在门口来回踱步,眼睛时不时瞟向走廊尽头的电梯口。十分钟过去了,走廊里还是空荡荡的,只有他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响。突然,肚子 “咕咕” 叫了起来,他这才想起,早上因为太兴奋,竟然忘了吃早餐。
吴俊峰摸了摸口袋里的零钱,想着 “新工作第一天,可不能饿着肚子干活”,便转身走出写字楼,沿着街边找早餐店。写字楼附近的店铺大多还没开门,只有巷口一家小小的早餐摊支了起来,冒着热气。摊主是个中年阿姨,正麻利地包着包子。
“阿姨,要一份最便宜的早餐。” 吴俊峰走过去,声音有些不好意思。
“最便宜的是豆浆加油条,五块钱。” 阿姨笑着递过来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根金黄的油条和一杯温热的豆浆。
吴俊峰接过早餐,坐在摊位旁的小凳子上狼吞虎咽起来。油条酥脆,豆浆香甜,他吃得飞快,连嘴角沾了油星都没察觉。这是他近半年来,第一次吃得这么踏实 —— 以前在保健品公司跑销售,早上经常来不及吃早餐,只能在路边随便买个馒头对付。
八点四十五分,吴俊峰准时回到销售中心门口。他刚站定,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电梯里走出来 —— 是胡伟。
“小吴,这么早啊?” 胡伟看到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手里还提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
“胡主任好,我想着早点来,看看有没有能帮忙的。” 吴俊峰连忙迎上去,语气恭敬。
胡伟笑着点点头,从公文包里拿出钥匙,打开了办公室的门。“快进来吧,里面还没打扫,我正准备去拿工具。”
吴俊峰跟着胡伟走进办公室,里面的光线有些暗,他下意识地打开了墙上的灯。办公室还是昨天看到的样子,几张办公桌并排摆放,桌上堆着文件和样品,只是经过一夜,桌面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胡伟放下公文包,转身走向公共卫生间:“我去拿拖把和抹布,你先找个位置坐下等会儿。”
“胡主任,我跟您一起去!” 吴俊峰连忙跟上,他心里清楚,新工作第一天,主动做事总没错。
公共卫生间就在走廊尽头,胡伟从清洁间里拿出一把拖把和几块抹布,正要往回走,吴俊峰连忙抢过拖把:“胡主任,您拿抹布,拖地我来就行!”他说着,就把拖把放进水池里冲洗,水 “哗啦啦” 地流着,他仔细地把拖把上的灰尘冲干净,又用力拧干。胡伟看着他麻利的样子,眼里多了几分赞许:“你这小伙子,还挺勤快。”
吴俊峰笑了笑,没说话,拿着拖把快步走回办公室。他从门口开始,一点一点地拖地,动作认真又仔细,连桌子底下、墙角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都没放过。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他弯腰拖地的背影上,扬起的灰尘在光线下飞舞,竟有种说不出的踏实感。
胡伟拿着抹布,一边擦办公桌,一边跟吴俊峰聊天:“我们销售中心人不多,加上你一共才六个,都是年轻人,好相处。一会儿大家到了,我给你介绍介绍。”
“谢谢胡主任。” 吴俊峰一边拖地,一边应着,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九点整,办公室的门被陆续推开,同事们陆陆续续到了。有两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进门就热情地跟胡伟打招呼,看到吴俊峰在拖地,还主动过来帮忙:“兄弟,辛苦了,我们来帮你!”
“不用不用,我快拖完了!” 吴俊峰连忙摆手,加快了手里的动作。
不一会儿,办公室里就热闹起来。胡伟把吴俊峰拉到众人面前,一一介绍:“这是咱们销售中心新来的会计,吴俊峰,鹤南财经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以后大家在财务上有啥问题,都可以找他。”
“吴哥好!”
“欢迎欢迎!”
同事们纷纷跟吴俊峰打招呼,语气都很热情。吴俊峰一一回应,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心里的紧张感又少了几分。他注意到,办公室最后边的角落里,还有一个空位没人坐,心里不禁有些好奇:“难道还有同事没到?”
九点半左右,办公室的门又被推开了。一个穿着米白色连衣裙的女士走了进来,她头发烫成了时髦的大波浪,耳垂上戴着一对亮晶晶的珍珠耳环,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手提包,看起来优雅又大方。她径直走到那个空座位上坐下,动作从容又自然。
胡伟看到她,连忙站起身,快步走过去,又把吴俊峰叫了过来:“小吴,快来认识一下,这是咱们老板娘,刘巧玲。”
吴俊峰心里一紧,连忙走上前,恭敬地说:“刘总好!” 他之前在保健品公司见过不少老板的家属,大多都带着一股盛气凌人的劲儿,所以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没想到刘巧玲却笑着站起来,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声音温柔得像春日里的风:“哎呀,不用叫刘总,叫我刘姐就行。早就听老胡说,李老师推荐了个名牌大学的财务人才过来,今天终于见到了,真是年轻有为啊!咱们销售中心终于有专业的会计了,以后财务上的事儿,可就靠你多费心了。”
她的声音又软又糯,脸上带着亲切的笑意,一点都没有老板娘的架子,反而像个邻家大姐。吴俊峰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连忙说:“刘姐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胡伟在一旁补充道:“小吴,刘姐是咱们销售中心的出纳,以后你们在工作上要多配合。”
吴俊峰点点头,心里暗暗记下 —— 原来老板娘不仅人亲切,还亲自做出纳,看来这家公司的氛围是真的好。等刘巧玲坐下后,胡伟把吴俊峰带到自己的工位旁,从抽屉里拿出一摞厚厚的单据和账本,放在吴俊峰面前:“小吴,这是咱们销售中心成立以来的所有单据和账目,你先看看。咱们销售中心成立才三个月,之前没有专门的会计,都是我代管的。我没学过财务,这账目做得不好,你多担待。”
吴俊峰拿起账本,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的字迹虽然工整,但科目分类混乱,有的收入和支出混在一起,有的明细写得含糊不清,甚至还有几处明显的计算错误。他又拿起单据看了看,幸好单据整理得还算整齐,每一张都分门别类地夹在文件夹里。
“胡主任,您别客气,我先慢慢看,有不清楚的地方,还得向您请教。” 吴俊峰抬起头,语气诚恳。他知道,胡伟能把单据整理好,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他没有财务基础。
接下来的一上午,吴俊峰都坐在工位上,认真地翻看账目和单据。遇到不清楚的地方,他就拿着账本去找胡伟,胡伟也很有耐心,一一给他讲解。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账本上,吴俊峰的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偶尔皱起眉头思索,眼神专注又认真。
快到十一点的时候,胡伟走到吴俊峰身边,递给他一杯温水:“小吴,歇会儿吧。跟你说一下老板的要求,以后咱们财务上要做三件事:第一,要整理出各销售分区、各区域采购户的往来明细,清楚每一笔账;第二,要做销售日报、回款日报,还有月报、季报、年报,不能漏;第三,要跟生产基地实时对账,销售数据和回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一点都不能错。”
吴俊峰接过水杯,喝了一口,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胡主任,我记住了,您放心,我一定做好。”
“那就好。” 胡伟点点头,又指了指自己工位上的笔记本电脑,“咱们销售中心就这一台电脑,主要用来起草公司文件,平时都是我在用。现在电脑还少,大家上班时间基本用不上,你要是需要用电脑做报表,得跟我提前说。”
吴俊峰顺着胡伟指的方向看去,那台笔记本电脑银灰色的外壳,在阳光下泛着光。他在大学里学过会计电算化,知道用电脑做账又快又准确,可现在只有一台电脑,还主要归胡伟使用,他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我知道了,胡主任。” 吴俊峰低下头,看着手里的账本,心里很快有了主意 —— 既然用不了电脑,那就用手工记账。虽然手工记账麻烦一点,慢一点,但只要仔细,一样能把账做准确。
他想起大学时老师说过的话:“做会计,最重要的是细心和耐心,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保证账目清晰、准确。” 现在看来,这句话要用到实处了。
不知不觉,墙上的挂钟指向了十二点。胡伟拍了拍手,对大家说:“下班了,大家过来签个字,领午餐补助。”
同事们纷纷围了过去,吴俊峰也跟着走过去。他看到胡伟手里拿着一个签到本,上面除了签到栏,还有一栏 “午餐补助 10 元”。他在自己的名字后面签上字,心里一阵惊喜 —— 没想到公司还有午餐补助,在 2005 年的平倡市,一碗面才 3-5 元,10 元足够在写字楼的大食堂吃一顿四菜一汤的午饭,既有营养又管饱,这待遇真是不错。
“小吴,走啊,一起去食堂吃饭?” 一个叫张强的同事拍了拍吴俊峰的肩膀,热情地邀请他。
“不了,张哥,我想在附近逛逛,熟悉一下环境。” 吴俊峰笑着拒绝了。他想一个人走走,好好消化一下第一天上班的心情。
同事们领完午餐补助后,大多都回家了 —— 他们都是平倡市本地人,家离写字楼不远。外地的同事则回了公司在市内买的房子,据说公司给外地员工安排了宿舍,不用自己租房。
吴俊峰拿着 10 元午餐补助,走出写字楼。中午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沿着街边慢慢走着,心里满是欢喜。新工作的环境比他想象中好,同事们热情,领导温和,还有午餐补助,这一切都让他觉得,自己之前吃的苦,都是值得的。
他在街边的一家小餐馆里吃了午饭,点了一份番茄炒蛋和一碗米饭,一共花了 8 元,还剩下 2 元。他把剩下的钱小心翼翼地放进钱包里,想着 “以后要省着点花,多给家里寄点钱”。
下午两点,吴俊峰准时回到办公室。同事们大多还没到,只有胡伟和刘巧玲在。胡伟正在电脑上起草文件,刘巧玲则在整理单据。
“小吴,来了?” 胡伟抬头看到他,笑着说,“对了,我差点忘了跟你说,公司有免费的职工宿舍,你要是在外边租房,就搬过去住吧,一人一间,能省不少房租。”
吴俊峰心里 “咯噔” 一下,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吗?胡主任,那太好了!” 他现在租的房子在郊区,每个月要 200 元房租,对他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每天骑车要一个小时,遇到刮风下雨,更是苦不堪言。要是能住公司的职工宿舍,不仅能省房租,还能节省通勤时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当然是真的。” 胡伟笑着说,“职工宿舍有三室一厅和两室一厅的,你一个人住,随便选一间就行。明天你不用来上班,专心搬家,我一会儿跟门卫说一声,你明天直接去拿钥匙就行。”
吴俊峰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紧紧攥着拳头,眼眶微微泛红:“谢谢胡主任!谢谢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了!”
“不用谢,这是公司的规定,你好好工作就行。” 胡伟摆了摆手,又低头继续起草文件。
刘巧玲在一旁笑着说:“小吴,以后有啥困难就跟我们说,别客气。咱们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大家都是一家人,互相照应是应该的。”
“谢谢刘姐!” 吴俊峰连忙道谢,心里暖暖的。他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能遇到这么好的公司,这么好的领导和同事。
下午的工作依旧是整理账目。吴俊峰拿出纸笔,开始手工记录每一笔收支。他写得很认真,每一个数字都反复核对,生怕出错。偶尔遇到不清楚的地方,他就去请教刘巧玲,刘巧玲也很耐心,一一给他解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下午六点。胡伟宣布下班,同事们收拾好东西,陆续离开了办公室。吴俊峰也收拾好自己的笔记本和账本,正要走,胡伟叫住了他:“小吴,等一下。”
他转身回来,看到胡伟从抽屉里拿出一把钥匙,递给她:“这是办公室的钥匙,给你一把,以后你要是早到或者晚走,也方便。职工宿舍的事,我已经跟门卫说了,你明天直接去就行。”
吴俊峰接过钥匙,钥匙上还挂着一个小小的红色挂绳,在灯光下格外显眼。他紧紧握着钥匙,心里满是感激:“谢谢胡主任,您放心,我明天一定把家搬好,后天准时来上班。”
“好,路上注意安全。” 胡伟笑着说。
吴俊峰走出写字楼,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脸上很舒服。他骑着自行车,沿着街边慢慢走,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他想起自己大学毕业时的狼狈,想起在皮包公司的委屈,想起在保健品公司的辛苦,再看看现在的工作 —— 办公环境好,领导同事好,有午餐补助,还有免费的宿舍,试用期工资 3000 元,在平倡市已经是中等以上水平了。
他抬头看向天边的晚霞,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美得让人移不开眼。吴俊峰深吸一口气,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工作,不辜负李慧老师的推荐,不辜负胡主任和刘姐的照顾,更不辜负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他相信,只要自己踏实肯干,一定能在这家公司做出成绩,一定能让远在老家的父母和弟弟们过上好日子。
自行车在晚霞中前行,吴俊峰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像是在朝着光明的未来,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