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二天,单位的电话打了过来。是人事部的同事,语气公事公办。
“林晚,馆长让你来一趟。”
我没有换衣服,穿着昨天那身有褶皱的家居服就出了门。
还是那间办公室,还是那股烟味。馆长坐在办公桌后,这次,他抬头看了我一眼。
他的眼神里没有愤怒,只有疲惫。
“林晚,坐。”
我没有动。
他也不在意,从抽屉里拿出两份打印好的文件,推到桌子边缘。
一份是《公开道歉信》,另一份是《主动离职申请书》。
“信我已经找人帮你拟好了,态度诚恳,措辞得当,既承认了工作失误,也保全了个人颜面。”
“签了字,再把离职申请也签了。单位会给你一个‘因个人原因主动离职’的结局。”
他看着我。
“这是单位能给你的,最后的机会了。”
我看着那两张白纸黑字的文件。
我笑了。
声音很轻,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很清晰。
馆长的眉头皱了起来。
“你笑什么?”
我抬起头,直视着他。
“我不签。”
馆长的脸色变了。他猛地站起来,手拍在桌子上。
“林晚!你不要不识抬举!”
“你以为你现在还有选择的余地吗?你已经被全网指责!你影响了纪念馆的声誉!单位没有直接开除你,已经是最大的处理余地了!”
我看着他。
“那就开除我。”
他呼吸加重,指着我的鼻子。
“好,好!这是你自找的!我会立刻启动程序,开除你!并且会在你的档案上记录此事!”
我转身,拉开了办公室的门。
回到家,我没有崩溃,也没有哭。
我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主机发出了轻微的嗡鸣。
我在一个社交平台上,注册了一个新的账号。
在昵称那一栏,我敲下四个字:历史的底稿。
然后,我创建了第一篇文档,在标题处打下了一行字。
《除了抽烟,鲁迅还有哪些“不完美”的瞬间?》
我把文章发了出去。
每个字都经过查证,引用的资料全部标明了出处。
我没攻击任何人,只是陈述事实。
我守在电脑前,反复刷新页面。
一小时,两小时。
阅读量停在两位数,评论区空空如也。
直到深夜,第一条评论出现。
“还在洗?脸皮真厚。”
瞬间,第二条,第三条涌了进来。
“长篇大论谁看啊,反正你就是错了。”
“单位都把你停职了,还装什么大尾巴狼。”
“@周铭,快来看你那个拎不清的前女友,还在死鸭子嘴硬呢。”
评论的头像和ID高度一致,是水军。
他们不看内容,只为淹没我,攻击我。
我没有回复,关掉了网页。
靠在椅子上,看着漆黑的屏幕。
第二天,我打开了电脑里的视频剪辑软件。
我找到一张著名的历史照片,斯大林身边,一个曾被他倚重的同志,后来被清洗了。在后来的版本里,那个人的位置,被空气取代。
我把两张照片并排放在一起。
屏幕上打出黑色的字幕。
【1926年,他在。】
【1940年,他消失了。】
【历史被修正了。】
背景音只有节拍器单调的滴答声。视频很短,三十秒。
做完,我将它上传到“历史的底稿”这个账号。
标题是:《他们动手的,不止是鲁迅先生的烟》。
视频发出后,我没有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