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做太多,买肉就让你爸明天跑县城去买。公社那边一个月才摆两三次,每次去看都没什么好肉,早就被那些有关系的提前定下了。还不如去县城那买。”除了远点,也没什么毛病。
顾定安点头:“那我明早去,还需要啥清欢你就跟我说。”
“我看家里有干菌子,咱们村是不是有人家里有干香菇?要是有的话就换一点,明天买了肉,我做点香菇肉酱。”宋清欢想了想道,系统商城里面也有,但她总觉得满意值要买这里买不到的比较划算,比如朝天椒这些东西。
辣椒酱自己做一点用来当调味料入进去可以,但做多了那就和资本主义享受挂钩了。
顾定安:“这个好找,我知道谁家有,我去掏些鸡蛋去和人家换。我这就去。”
李玉兰:“赶紧的,快去快回。”
“知道了。”顾定安背着手往外走,李玉兰将宋清欢手里的碗筷拿过来,“年年岁岁要睡了,你去弄他们,这我来收拾。”
宋清欢转身一看,果然两小只已经困得不行了。小孩子觉多,吃完就要睡。
李玉兰将碗收进厨房,又端了热水出来和宋清欢先把两个小孩子安顿好她这才返回厨房洗碗。
而宋清欢想着既然要给顾清宴寄一份,只做香菇肉酱她怕家里两个老人不够吃,在家里翻了会儿,看见了黄豆,便和李玉兰将黄豆洗干净泡上,准备明天做油酱豆子。
弄完这些,李玉兰就催她回去休息,宋清欢便回房了。
没过多久顾定安就提着一个篮子回来了,里面装的全是干香菇。
“怎么换了这么多?”李玉兰看着里面的香菇惊了一下。
顾定安将篮子放在桌上,压低了声音:“他家的香菇存得多,现在巴不得多换点别的。”
那家人和顾家一样,也是很久以前搬到刘家沟的,不过人家祖上就是种菇的,他们想要采到香菇比一般人容易。
“咋了这是?”李玉兰在围裙上搓了搓手,将手上的水渍擦干,这才伸手去翻篮子里的香菇。
“怕被人举报。”顾定安努了努嘴,“他听说这东西在外面采了不上交,那是侵占集体财产,咱们这也没听说这事儿啊。”
“咱们这才多少人。”去个县城骑自行车都要三个小时,更别说走路了。李玉兰将干香菇提进去,“没准是外面刚传起来的。”
“也是,我看大队长家里都拿东西和他们家换了点。我就跟着换了。”顾定安瞅着去他家换菇的人挺多的,村里家家户户都存着鸡蛋,这会儿能吃的菜也少,换点香菇打牙祭的人家还是挺多的。
“那就没事了。”村里人情味儿还是挺浓的。
两人说了会儿话,就去洗漱睡觉了。
而这时候宋清欢还没睡着,她在进入系统厨房前,先去看了一眼食客满意值,食客满意值从原本的4点变成了8点。
这说明食客满意值是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反复获取的。
家里一天三顿,每天最高能获得12点满意值,能换好些食材了。
宋清欢又刷了一遍上面的各种食材,不管是蔬菜还是肉类,应有尽有。
在看见下面需要的满意值时,她激动的心这才冷静下来。
现在买什么都要票,宋清欢十分清醒的认识到了这点,就好比顾家手里捏着这么多钱,但没票你什么都买不了。
城里人也这样,手里捏着钱,但购货本上的份额只有这么多,你就算有多的钱都花不出去。
到去年年底还有高价的糕点糖果和高价的饭菜卖,这些不要粮票,家里只要有闲钱的都可以去买,但价格很贵,是平时价格的五倍左右。
这价格一般居民买不起,但家里有稳定工作的,基本都会去买。
但在今年,又重新恢复了计划供应,没票买不到。
她有这个系统就不一样了,她能买到应季的食材,也能买到不应季的食材。而这些食材,不用钱也不用票!
满意值这东西可以慢慢攒,她看得见希望,要是有一个厨师的工作就好了。
感慨一声,怀着美好的心情,宋清欢动力满满地走进了系统厨房。不等系统厨房里的人出声,宋清欢已经走过去切土豆。
厨房里很快响起了菜刀触碰砧板的声音,宋清欢手中的土豆很快被切成了片,然后又变成一根根细丝。
刀工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练。
在宋清欢练刀工的时候,凌晨三点顾定安就从床上爬起来,他穿好衣裳就走出院门和今天要去县城的人汇合。
“顾老哥,今天你去县城啊,我听说昨天顾清宴来信了,恭喜啊。”
去县城的人不多,大部分村里人偶尔想买什么,都会找去县城的人帮忙买。
“是啊,我今天去县城看看。”顾定安背着背篓,他叹了一口气,“我和他妈这两年担心得吃不好也睡不好。当兵是好,就是……唉。”
“哎呀,顾老哥,你家清宴我看有出息得很,你们啊,就享福吧。”
顾定安点了一下头,没再说话。
借着月色看路,一行人如同蚂蚁一样,慢慢朝县城走去。
路上不止他们,还遇见了马家庄的人,每个生产队来些人,走到县城的主路上,看着就是浩浩荡荡的一大队人了。
等到七点半顾定安才到了县城,这时候供销社卖猪肉的铺子已经排起了长队,前面的人拿着票吼着要肥的。
这场景,众人早已经司空见惯。
这年头,大部分人买肉都要肥的,就是想沾些油水。
轮到顾定安,他看着还有五花肉,立马就要了。今天猪肉还是八毛钱,肉票是肯定要的,他买了五斤,把剩下的五花肉都包圆了。
排在他身后的人怨声载道,顾定安就当没听见。
他将肉用背篓里的稻草盖住这才背着上路,免得被别人瞧见了说酸话。
等回去,时间就到了中午。
尽管这会儿天气还有些凉,顾定安走回来还是热得出了一后背的汗。
这会儿宋清欢还在屋子里做饭,村里有人会做豆腐,刚做好婆婆李玉兰就去跟人换了一块回来,正好中午吃。
他们村每人一年有5—10斤的黄豆份额,有时候村里哪家办红白喜事儿要做豆腐的时候,就去找大队长批条子,一般用工分抵了就行。
一斤黄豆能出2-3斤豆腐,足够一家人好好吃一顿了。